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表现

2016-03-25 00:14黄岩杨威张玲朱姝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幸福感院校高职

黄岩 杨威 张玲 朱姝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为12535172

高等職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中文化基础或者相当于高中文化基础及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上,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开始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身体健康状态欠佳

有很多教师有教师职业病,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也不例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身体健康状态不佳,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职业性疾病比如喉咙痛,咽炎,颈椎痛腰间盘突出等,这些都是教师的职业病。近几年教师的教学条件有所改善,从传统教学幵始转向多媒体教学,粉笔灰吃的相对而言少了一些,但是教师面对电脑的时间骤然多了,对着电脑备课导致一些电脑病开始增多。电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头晕、头痛、疲劳、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在课题组所调查的所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中只有少数教师是很健康的状态,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一些有10年教龄以上的教师,职业病状更加明显。同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进行锻炼或者休闲的时间普遍比较少,在回答“您会常常感觉到身体疲劳或虚弱”这个题目的时候,30岁以下的英语教师35%左右选择的是“几乎不会”这个选项,其他年龄的教师主要选择的是“身体比较疲劳或虚弱”。这些调查结果表明,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身体健康状态不佳,产生一系列的健康危机。身体的亚健康状态会导致教师对于职业幸福感的感受下降,缺乏教学的欲望和创造力。

二、人际关系不和谐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人际关系不和谐主要表现为:(1)有些教师同领导的关系比较冷淡。平时比较少接触领导,偶尔接触也是由于工作需要。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有些英语教师或者因个人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导致与领导有些矛盾。(2)有些教师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失调。在访谈中,很多英语教师谈到自己和同事之间联系除了在办公室碰面外,平时很少联系。有些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时,心理会产生不平衡感,教师一旦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的时候,情绪就会进行迁移,他会发现周围的一切事情都不合自己的意,与周围的同事没法进行有效地协调沟通,对他人的行为容易做出比较不合理的解释,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敌意,产生多疑的心态,容易指责别人,导致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3)有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疏远。很多的政治课教师一个学期下来能够叫得出来名字的学生很少。教师平时和学生交流的平台主要是课堂,下了课以后几乎很少和学生有交集。尤其是一些40岁以上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些隔阂,不知道课间怎样与现在的学生交流。

三、工作动力不足,缺乏积极的内在动机

在问卷中,在“您选择在高职院校当英语教师的原因”这个问题中15位教师选择了“实现理想”,52位教师选择了“工作稳定”,24位教师选择了“社会地位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不是您的理想职业”这个问题中,21位教师选择了“我喜欢英语教学,选择高职我在其中感到了乐趣”,33位教师选择了“不是我最初的理想,但我现在喜欢上了这份工作”,15位教师选择了“无奈的选择,一有机会就会选择跳槽”。问卷调査中选择"十分幸福"的都是当时选择职业是“实现自己的理想”,选择“能够感受到幸福”中67%的是由于自己的兴趣和为了自己的理想。在访谈中,课题组发现当初选择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自己兴趣的教师在工作中更加容易感受到幸福,他们在工作中认为自己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试图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从中收获幸福。这些都说明:内驱动力比较强,工作动机更加明显,也就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有位英语老师说到:“当初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只是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阴错阳差的就成了一名英语教师,我每天的工作就只是在完成任务一样,我觉得很枯燥,更加谈不上幸福了。有什么其他好的工作机会我就会去尝试。”能否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对工作本身是否感兴趣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师这份职业,教育是需要真诚和爱的事业,缺乏对工作本身感兴趣的教师是很难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的。

四、工作内容枯燥,教学创新乏力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创新乏力的主要表现为比较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待工作,觉得工作没有似乎没有一开始有激情了。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进行重复劳动,教学创新乏力,对待自己的工作职业前景没有明确的规划。当然有一些教师还是想参加继续学习,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职称晋升这个目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仅仅是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刚登上讲台的前几年,很有激情,也很有想法。经过三五年发现教学也不过如此,后来就变成重复性的机械工作而已。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工作中感受不到我自身的发展。”

五、成就感缺失,乐教状态不佳

成就感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工作中享受幸福,享受快乐。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层次,它的特征就是享受工作,献身工作,从工作中收获快乐,成就感就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形式。人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更重要的区别于动物性存在的是人的社会性存在,因此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独属于人的特性的精神性存在。人的这种存在方式说明幸福是一种物质性和精祌性存在相统一的结合体。教师幸福感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幸福的精神性,在物质待遇既定的条件下,教师生活有恬静人生、超脱潇洒一或者说有“雅”的一面。作为教师幸福感精神性主要表现为享受教师岗位的工作,把工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富有成就感,工作带来的既有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工作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是教师感受幸福感最重要的舞台。一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的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把握课堂的氛围,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整节课的节奏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有成就感,也更容易享受到幸福。成就感的缺失主要会导致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采取无所谓敷衍的态度,对教学工作无意创新,认为教学工作是一份枯燥的工作,这样无法感受教师工作中的美好,享受不到工作中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幸福感院校高职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幸福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