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事件与十七世纪的世界

2016-03-25 15:34赵一鸣
看历史 2016年2期
关键词:慕容波兰瑞典

赵一鸣

一七九三年,波兰被普鲁士和俄罗斯瓜分。同年,携带礼物的英国使团前来为中国皇帝祝寿。此时此刻,中国的国号是大清。这一年在土伦(法国城市)崭露头角的法国军官拿破仑,视古斯塔夫二世(瑞典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之一)为心中的偶像。

这一年有一件事不被人注意:北京瘟疫流行,一个叫做吴塘的《四库全书》检核者,用温病学说的方法,治好了几十个人。

一切看上去都理所应当,可是仔细思考,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当我们回顾1793年的那个世界的时候,不妨带着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到达天朝的使团来自英国而不是西班牙?

为什么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还带有汉诺威选帝侯的头衔?

为什么此时端坐在中华政治权力中心的皇帝不姓朱,也不姓赵钱孙李等常见汉族姓氏,却冠着来自白山黑水之间的北方民族姓氏?

为什么是普鲁士和俄罗斯瓜分波兰,而不是普鲁士臣服于波兰,或是波兰国王进军莫斯科?

年轻军官拿破仑的偶像为什么是个瑞典君主?

温病学说起源于何时?

这些问题,还要从气候大范围异常的17世纪说起。那个世纪里全球范围的长时间的极端气候,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国际舞台上的舞者们,与其说是完全自由,不如说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各样历史条件的制约,如同提线木偶。其中气候这条线,却往往不被人们注意。

君王死社稷

1640年,决定召开议会的查理一世心情坏得很。

他已经连续11年没有召集议会了。他厌恶贵族,贵族们也讨厌他。

没有贵族的帮助,英格兰的国王难以征收税款,这就是国王需要召集议会的原因。为了不召集议会,查理一世在过去11年里绞尽脑汁。欧洲大陆正打得热火朝天,查理一世严守中立,谁都不干涉,以此避免军费开支,免得到头来再去找议会要钱。即使这样,他还是缺钱,于是他想方设法绕过议会,巧立名目征税,这引起了民众的反感。

查理一世来自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室。他希望将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成一个联合王国。为此他想统一两国教会。1637年,他要求苏格兰启用新的、与英格兰一样的祈祷书。这引发了苏格兰民众的不满,苏格兰人起义了。

这一年偏巧是苏格兰20年里最干旱的一年。苏格兰民众的不满如同干柴,查理一世的倒行逆施点燃了它。查理一世开始动用了自己的私人武装去镇压起义,却被打得一败涂地。万般无奈下,1640年,他重新召集议会,打算筹集军费。

这场干旱在苏格兰持续了十多年,从1636年一直到1649年。饥荒、食物短缺使查理一世在苏格兰的统治崩溃。英格兰的议会也对国王心怀不满,贵族们和查理一世吵了起来。1642年,忍无可忍的国王撂下狠话,“I have set up my rest upon the goodness of my cause, being resolved that no extremity or misfortune shall make me yield; for I will be either a glorious king or a patient martyr.”

这话听起来挺耳熟,翻译成汉语就是“君王死社稷”。

后来这话就实现了。

1649年2月9日,查理一世被执行死刑。此前他在与议会的战争中败下阵来。由于天气很冷,上刑场时他穿了很厚的衣服。

又经过多年斗争,1689年,查理一世的外孙、英国新的国王威廉三世接受了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并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然而,那几年里觉得天冷的人,可不止查理一世一个。

水太冷

1633年(崇祯六年)冬天,中国。

转战陕西、山西、河北的明末起义军,被困在黄河以北。他们没有办法渡河逃跑,之前他们与官军交战,屡战屡败。

起义军向官军请降,监军太监杨进朝相信了他们,替他们上奏。这给他们争取了些时间。

这些起义军原本可能做不了什么,但是老天帮了他们大忙。这一年11月24日,黄河封冻,他们突然从陕西毛家寨策马跨过结冰的黄河。这件事是如此突然,以至于黄河南岸没有官军封锁。渡过黄河的起义军如鱼得水,连续进攻河南、湖北,原本危急的起义形势出现生机。

那些年里,老天一直都站在明王朝对立面。

1628年,陕西大规模饥荒,士兵哗变,盗贼四起,高迎祥自称闯王。崇祯初年,官军或剿或抚,对陕西的起义军一直占有优势,可总是无法根除起义。每当朝廷一方取得胜利,冬天的大雪以及连带的饥荒就能立即把灾民推到起义军的一方。1631年,明朝的镇压刚取得点成效,延安、庆阳冬季的大雪又把大量饥民推向起义军。这一年,李自成投奔了高迎祥,当时他还是个无名小卒。

1638年,李自成被围剿,只剩十八骑突围。第二年他再次起兵的时候,被官军包围在四川巴西、鱼复山中,差点绝望自杀。他突围出去后到了河南,却因此柳暗花明。那时正值河南大旱,“斛谷万钱”,饥民纷纷加入起义军。李自成也逐渐学会收买人心,把掠夺到的财物用来赈济饥民,还喊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

李自成的活动范围在陕西、陕西、河北、河南、甘肃、湖北、四川一带。这些地方在崇祯年间皆遇严重旱灾。

若只有农民起义不可怕,只有干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起义活动区域与干旱区域重合,走投无路的饥民源源不断地加入起义军,被明军镇压后重新反叛,根本无法可解。

更可怕的是,明朝末年不仅干旱,而且还遇上连年的寒冬。寒冷的天气不仅封冻了黄河从而帮助了李自成,还加剧了饥荒,使明末的社会危机雪上加霜。

关于极寒天气,早前的历史上还有个故事,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36年,慕容皝要讨伐他作乱的弟弟慕容仁。慕容皝对司马高诩说:“慕容仁背叛了他的君主和亲人,人民和上天都发怒;之前大海没有封冻过,自从慕容仁造反以来,连续三年封冻。而且慕容仁专防备陆上道路,或许是上天想让我们乘着大海结冰去袭击他。”慕容皝的大臣们还怕走封冻的大海危险,可是慕容皝心意已决。这年2月17日,慕容皝的军队从昌黎(今秦皇岛)通过封冻的冰面,最终打败了慕容仁。之后慕容部发展壮大,终于在350年南下进取中原。

这段历史讲的是,在公元336年2月中旬左右秦皇岛附近海域曾出现过冰封,而且冰面结实,人马走动无碍。说明在慕容鲜卑南下的前夕,中国北方已经相当寒冷。在寒冬的驱使下,辽东的慕容鲜卑南下建立前燕。

明朝末年,在辽东盘踞的是满洲军事贵族。

1644年,满清入关。1645年农历五月,清军进逼南京。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她一同投水殉国,钱谦益回答说:水太凉。这个年份里气温的异常降低也给人以大节有亏的托辞。

饥荒和战争相伴的还有瘟疫。清军甫一入关,北京爆发天花。后来天花一直是清朝皇室的阴影,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便是死于天花(顺治之死也有他说),而他的继承人则指定为出过天花的玄烨。

1641年,江苏爆发瘟疫,吴有性大胆采用不同于伤寒论的治疗方法,取得成功,次年他撰写成《温疫论》一书。当时,这件事也并不为人注意。

欧洲动荡

那段时间里引发北方民族南下的,可不仅仅是明末的“带路党”们。

1630年,在北德意志登陆的古斯塔夫二世只带了4000人的军队。在几年前,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便与古斯塔夫二世协商瑞典南下帮助新教国家对抗哈布斯堡王室。那个时候,古斯塔夫二世还深陷于与波兰国王、他的堂兄齐格蒙特三世的王位继承战争里。后来古斯塔夫二世看到北德意志各新教国家和丹麦节节败退,天主教势力和他们背后的哈布斯堡王室开始反攻倒算,并意识到出兵德意志更加有利可图,便与波兰停战,在法国的支持下投入德国的混战中。

法国与瑞典签下《巴瓦尔德条约》,这使瑞典能够在德意志维持三万步兵,六千骑兵的部队,为此法国每年支付瑞典100万里弗尔。作为回报,协议写明:法国瑞典两方若有任何一方不同意,瑞典都不能与第三方议和。

有“天主教的长女”之称的法国竟然支持新教国家对抗天主教同盟,这是为什么呢?

16世纪刚结束的时候,西班牙虽然在1588年的海战中输给了英格兰,尼德兰也爆发了起义,显示出了衰败的迹象,但其军事实力仍然十分强大——西班牙的海军从无敌舰队的失败中走出,依然是大西洋上的霸主,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附近活跃,为西属尼德兰的西班牙军队提供补给,并支援爱尔兰的叛乱。西班牙大方阵仍然先进,精锐的佛兰德斯军团不容小视。西班牙还掌控大片海外殖民地、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南意大利、西西里岛、撒丁岛、米兰、弗朗什孔泰和西属尼德兰。这意味着法国陆地边境几乎被西班牙领土包围。另外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源出一系并累世通婚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掌握着奥地利、克罗地亚、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等大片中东欧土地,并带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哈布斯堡王室称霸全欧,显然对法国不利。

只是那些养尊处优、为自身政权延续和在欧洲影响力而殚精竭虑的欧洲王室们,不知道是否注意到天气在逐渐变冷。

农业生产方面一定更敏感于气候的异常。更冷的欧洲意味着粮食更大程度上的歉收。根据英国气候学家休伯特·拉姆《气候、历史和现代世界体系》(Climate, history, and the modern world-Routledge)一书中的数据分析:17世纪初,英国、法国、意大利及荷兰的小麦价格飙升。这意味着原本激烈的宗教、政治冲突会因此加剧,原有的裂痕会进一步被撕裂,寒冷的年岁也会是动荡的时日。

德意志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敌视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随后这场战争变成了全欧混战。

在电影《佣兵传奇》里,年轻的士兵对心爱的姑娘说:“我在尼德兰只做两件事,想你,和杀异教徒。”

这甜言蜜语恐怕不像是真的,除非这个士兵不像钱谦益那般怕冷。1640年,在德国的士兵记录了8月冻死人的事件。在此之前过去的6个世纪里,在北半球夏天寒冷程度的榜单上,1641年可以排到第三位,1642年可以排第二十八位,1643年排第十位。

寒冷的德意志见证了瑞典军队的狂飙突进。哈布斯堡王室的精锐步兵和大方阵被瑞典新式的线列战术打垮。虽然哈布斯堡王室一度挽回颓势,可是,法国最后的直接参战终于压垮了天主教同盟与哈布斯堡王室。西班牙的衰落不可避免,神圣罗马帝国也名存实亡。全德意志被战火笼罩三十年,各诸侯国成为最大输家,而最大的赢家当属法国和瑞典。

动荡的不仅仅是德意志。1648年乌克兰爆发反抗波兰统治的起义,导致了俄罗斯的干涉。尽管17世纪初,波兰军队踏入过莫斯科,可近半个世纪后两国形势却发生逆转。俄罗斯日益强大,老牌强国波兰却陷入与瑞典的王位争夺战争中,断断续续打了很多年。1629年,《阿尔特马克休战条约》使得波兰割让利沃尼亚(欧洲北部的历史地区,即现在的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的大部分领土的旧称)给瑞典。1655年,瑞典携三十年战争胜利之余威入侵波兰,华沙和克拉科夫一度沦陷。尽管波兰人民奋起反抗,赶走了瑞典入侵者,但是在俄罗斯的干涉下,波兰失去了左岸乌克兰。

1658年初,瑞典进攻波兰盟友丹麦。那仍然是个寒冷的冬天,丹麦舰队不得不待在港湾里。菲英岛和日德兰半岛间的海峡都封冻了。同年1月30日,瑞典军队踏着封冻的海峡入侵菲英岛,丹麦守军急忙破冰,但是海水又迅速冻结。瑞典军队大胜。

勃兰登堡-普鲁士(1618年与普鲁士与勃兰登堡公国合并)在波兰和瑞典之间反复无常,不断和两边讨价还价,最终从波兰的附属国变成了独立的国家。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对日后的波兰及世界会有怎样的影响。

尾声

17世纪,大约19万人死于英国内战及瘟疫。相比于陷入欧洲混乱的其他国家,英国已经相当幸运了。

议会颁布了《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国王只能是非天主教徒,以避免斯图亚特王室的反攻倒算。王位因此传到了汉诺威的索菲娅一系,索菲娅的儿子后来加冕为乔治一世,1793年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就是乔治一世的曾孙,因此,带有继承自他曾祖父的汉诺威选帝侯头衔。

明末清初,中国人口锐减,有些省份甚至成为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饥荒、瘟疫、战乱轮番蹂躏这片土地上苦难的人民。

明末,北直隶人口损失三分之一,山西人口损失百分之四十,河南人口损失百分之五十,陕西人口损失百分之二十六,江西人口损失百分之十五。最惨重的是四川,人口损失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饱受饥荒、瘟疫、战乱之苦的还有德意志,德意志诸国在三十年战争里损失了三成左右的人口。

西班牙在欧洲大陆和海上都衰落下去。

黎塞留实现了他在《政治遗嘱》里的话:“我的第一个目的是使国王崇高,我的第二个目的是使王国荣耀。”法国专制王权开始加强,并走上了欧洲大陆称霸的道路。可专制王权的加强也为后来的大革命留下了伏笔。

三十年战争的另一个产物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权国家的原则便诞生于此。现代主权国家的外交体系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朝贡体系差异很大,这使得1793年英国使团与清朝为礼节问题争论不休,最终成为导致使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波兰在俄罗斯和瑞典的轮番入侵下,丧失了其三分之一的人口。波兰和丹麦都衰落下去,此后欧洲北方的霸主将在瑞典和俄罗斯之间产生。俄罗斯在大北方战争中击败了瑞典,瑞典由此衰落,瑞典人只能回忆古斯塔夫二世带来的荣光。之后的波兰、普鲁士和俄罗斯历史,便如《盛世的黄昏:普鲁士的1793》《女皇的高潮:俄国的1793》和《民主的悲歌:波兰的1793》所叙述,普鲁士奇迹般地崛起,一天天衰落下去的波兰最终被普鲁士和俄罗斯瓜分。

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后来终结于那个崇拜古斯塔夫二世的法国军官拿破仑之手,那个时候的步兵作战基础仍然是古斯塔夫二世引领的线列战术。

最终,世界变成了了本文开始时的那个样子。不知道乔治三世在被议会所烦的时候,会不会回忆起1649年2月在寒风中走向刑场的查理一世?然而,提醒满人须保留满洲精神与满族文化的乾隆皇帝,倒是一定会想起他关外苦寒中的先祖。拿破仑在土伦枕戈待旦时,恐怕也会梦到自己站在古斯塔夫的位置上,指挥瑞典的虎狼之师,在寒冷的北德意志行军。历尽苦难的波兰人,恐怕也难以忘却曾经伤痛的历史。清朝人吴塘在检核《四库全书》,读到《瘟疫论》中“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的时候,除了狂喜之外,脑中恐怕也会浮现在明末饥荒、战乱与瘟疫交织的日子里,那些仍然尽全力挽救生命的医者的身影。

在17世纪的那段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时间里,人类历史在某些节点上被异常天气不可思议地改变了。自然灾害又加剧了社会动荡,那个世纪的世界充满苦难。

如今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并不低于从前。而17世纪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动荡让人心惊也让人须时时警惕。

(转自十五言)

猜你喜欢
慕容波兰瑞典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进军波兰
瑞典没有“剩宴”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古老的瑞典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