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人品的好坏会影响到画中的思想境界,人格品味修养越高,人品的境界就愈高,就会在绘画作品中折射出的对人生探求境界更高追求,这是人的精神影射在画的精神中的表现。
记得高中入学典礼,听领导在上面讲话,领导说,树立高尚的节操和人品,才能画好画。涉世未深的我不知领导讲话的真意,懵懵懂懂,窃以为这句话最不可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晓得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开始读书来充实自己。书中的世界让我大开眼界。纵观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这个问题是有很大意义的。虽然在西方美术史上关于这个问题的没有过多的探讨与研究,可能与西方人更讲究科学与严谨的态度有关。
首先,画家人品的好坏会影响到画中的思想境界,人格品味修养越高,人品的境界就愈高,就会在绘画作品中折射出的对人生探求境界更高追求,这是人的精神影射在画的精神中的表现。唐朝著名诗人王维主张“诗画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了沙漠中的狼烟和落日。直字和圆字描述了烟和落日的状态。正所谓诗情画意。可见画家的思想境界对画作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对绘画发表过很多意见。其中有一条,强调诗书画的结合:“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强调艺术要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性,而非对客观事物的科学严谨性。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爱竹,他画的竹子“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他一生的三分之二都在为竹传神写画,他爱竹,画竹,为竹写诗。曾有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就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表面现象与脑中想象、现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精神画品境界。曾作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和人生价值观。他画的竹子,也被赋予高尚的节操和精神境界。
然而,也有人认为一个人对诗书画的品不应该与人品挂钩,认为人品影响画品的品评方式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品评体系中难免要受到道德伦理、人生观,价值观的质疑和世俗眼光的审视。甚至会贬低一门艺术的存在价值和高度。观点反对将画品归属于人品之下,人品与画品两者有影响,却不存在决定性关系。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人品与画品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会受政治、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两者之间纯粹的一种关系。然而其对中国美术史风格及美术优劣品评标准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也都有各自的立场和依据,却促使了美术史中的一些细节产生与变化。亡国的八大山人朱耷,由于他特殊的身世和时代背景,不能在画中直抒胸臆,只能通过晦涩的题画诗和奇怪的变形画表现。生活中的鱼和鸟眼睛都是圆的,眼珠子在中间是不会动的,朱耷画的鱼和鸟眼睛都会转,有时候还会翻白眼瞪人呢。
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常见题材。称为四君子。各有特色。梅:凌寒独自开,剪雪裁冰,一身傲骨,为品德高尚,洁身自好的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气清雅,是为世上贤官达人;竹:有节,比喻有气节,有傲骨的人,潇洒一生,淡泊名利,为谦谦君子;菊:百花开尽我花开,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为陶渊明一般的世外隐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品与画品的关系促进一个画家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正如徐悲鸿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会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有所体现,正如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移山精神。
人品画品之关系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对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有一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于人品层次赋予画家一种身份,这种身份让他寻找自己创作的艺术风格或者说给自己的创作风格进行定位。不同文化背景层次出身的画家所关注的绘画题材不尽相同,绘画风格也不尽相同。不论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的画师,还是那些食君之禄的名利双收的宫廷御用画师。郎世宁的马膘肥体壮而华贵,徐悲鸿的奔马悲怆而豪迈。
综上所述,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体系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关系,我们不太好一次性定义这种关系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该关系是让中国的美术史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意义的一条重要因素。它让我们明白了,首先要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才能画好画。再简单一些说,要想画好画,就要多读书,多看书。
我深知自己年纪不大,阅历太少,用自己的绘画作品去干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似乎不太现实,但是,我还是觉得,作为一名学习绘画的学生,当今时代的接班人,理应该继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发挥自身能力,画出更好的,跟的上时代潮流的绘画作品。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
作者简介:张雨佳,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