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世界的中国高铁

2016-03-25 00:16徐建华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李克强印尼高铁

徐建华

拉脱维亚总理斯特劳尤马举着手机,对着窗外频频拍照;斯洛文尼亚总理采拉尔站起身来,把自己的公文包放在行李架上;列车启动时,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对着窗外挥手告别对于这些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的政要们来说,这次体验可谓新鲜又好奇。

“列车的时速能够达到多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300公里以上。”李克强指着车厢内的显示屏回答。此时显示时速达301公里。

这是2015年11月25日11时许,发生在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上列车刚刚开动时的一幕。当天,中国高铁迎来最密集的“高端乘客”:李克强邀请中东欧16国领导人,从苏州共同登上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

前一天下午,中、匈、塞三国总理共同见证了16+1合作“旗舰项目”—匈塞铁路两个合作文件的签署,这意味着这一项目将确保年内开工,两年完成。

匈塞铁路虽不是高铁,但两国总理此次来华体验代表铁路发展方向的高铁,车厢里不时传出他们的赞叹声。上一次16+1会晤的东道主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坐在李克强总理右手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场景,不停地感叹说中国发展速度太快了。

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铁外交”在这列编号为G5901的高铁列车上演。首先是别具一格的外观:车头上印着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主场标志—结合了颐和园十七孔桥和苏州园林的亭子图案,象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的合作之桥;车身上绘有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国旗,后面是“16+1>17”的字样,寓意中国与中东欧16国合作力量远远大于17。

李克强则一路用英语进行“超级推销”。此前一天,他以“高速列车”妙喻16+1合作,并向前来苏州参加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客人们发出邀请:共同乘坐“既舒适又安全”的中国高铁。

当现场一段关于中国高铁的介绍演讲结束时,李克强笑着用英语对大家说:“这可不是宣传,这是事实。”

23分钟后,列车行驶99公里抵达上海虹桥站。“为什么一定要把高铁往外推销呢?”一位记者在站台上问李克强。

“因为它代表着中国装备技术的综合水平。” 李克强这样回答。

中国高铁,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新名片,经历了短短几年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之后,正从古老的东方大国奔向世界,连接着世界。

大国总理亲自当“推销员”

在过去的几年中,无论是去非洲还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李克强总是不遗余力地推介中国高铁。对此,有财经网站甚至以《“高铁侠”李克强》为题来报道这一新闻。日本媒体《朝日新闻》则将这位中国总理称为“顶层推销员”。

“我为中国装备‘站台,希望你们给国家‘撑台。”2015年4月10日,原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装备车间欢声雷动,工人们打出“感谢超级推销员”的字板,争相与正在这里考察的李克强握手问好。李克强说,中国装备去国际市场上竞争,你们一定确保装备质量,让关键技术入脑入心,把每个步骤和程序精确到位。

无独有偶。2014年8月22日,李克强考察铁路总公司并召开座谈会。会后,他特意走到原铁道部老同志中间与他们一一握手。李克强说,我每次出访都推销中国装备,推销中国高铁时心里特别有底气。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能带动装备和劳务出口,更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那么李克强心里的“底气”来自哪里呢?

先看规模,截止到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车的业务量在铁路装备行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已居全球第一名,中国高铁约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

再看速度,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试验段,CRH380AL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第一速。2011年12月,由中国南车研制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又称500公里试验列车,在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落成,设计速度500公里,在高速列车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创造了605公里的最高轮轨试验速度。够快了吧!

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李克强总理才会在全世界不遗余力地推销中国的高铁。

2013年10月,李克强访问泰国,中泰两国签署被称为“大米换高铁”的协议,这是中国“高铁外交”正式发端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高铁由低谷走向复苏的转折事件。10月12日,李克强在陪同泰国前总理英拉参观在曼谷举行的中国高速铁路展上提出了著名的中国“高铁三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成为中国高铁被国际上认可的三条最主要论断。在这次展会上中国还将一列1:10的CRH380A模型送给了泰方。

自此,无论是亚洲、非洲还是欧洲、美洲,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克强每次出访都会当起中国高铁的超级推销员,也帮助中国高铁一路走向世界。甚至在2014年5月5日考察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时,在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陪同下,当看到中埃双方员工正在铺轨作业时,李克强同海尔马里亚姆一起拿起扳手,拧紧螺丝。

如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见证中国高端制造“弯道超车”的一面镜子。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两次乘坐新干线,受到很大震撼。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回国后在国情咨文中承认,中国正在建设比美国更快的铁路,美国应该把中国当作榜样。2010年,时任泰国副首相素贴访华期间体验中国高铁,盛赞“中国高铁非常先进,与我在其他国家乘坐过的高铁相比最为优质”。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要或交通代表团考察了中国高铁,从南美国家、中东欧国家到东南亚诸国,从曾帮助中国建设货运铁路网的俄罗斯到世界“一超”美国,都以不同方式与中方洽谈高铁合作事宜。在一大批潜在合作方中,最让人感慨回味的要数世界铁路建设的“始祖”英国。李克强访英期间,中英双方就合建英国高铁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并将中英致力于高铁合作写进了《中英联合声明》。

中国高铁的“三国杀”

哪一年才是中国高铁的元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在中国也没有标准的答案。有人认为是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8月1日,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正式开通运营;也有认为是2003年,当年10月22日,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专正式开通运营。

争议的背后,既有对高铁标准的统一认定问题,也与中国铁路发展历史密切相关。而回顾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既充满历史成就感,也有着荡气回肠的峰回路转。为此,中国还专门推出了纪念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的书籍《高铁风云录》,深度揭秘不为人知的高铁内幕,记录中国高铁的成长历程。

中国高铁的引进,是一个被写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2004年6月17日,原铁道部委托中技国际招标公司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招标,并在《人民铁道》以及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同时发布了名为《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项目投标邀请书》的公告。这次招标,对投标企业条件的限定,让铁道部处于绝对主动的位置。

公告明确投标企业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的,具备铁路动车组制造能力,并获得拥有成熟的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外合作方技术支持的中国制造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这段话比较绕,通俗解释一下,就是两个意思:

第一,投标企业必须是中国企业,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以及日本高铁制造企业本来想直接参与投标,这一条件将它们挡在了门外;

第二,中国的企业也不能随便投,必须有拥有成熟技术的国外企业的支持,这一下又把“中华之星”、“蓝箭”等国产动车组挡在了门外,因为铁道部的真正目标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次招标还明确规定了三个原则,第一关键技术必须转让,第二价格必须最低,第三必须使用中国品牌。

决定这次技术引进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铁道部只指定了两家企业能够技术引进,一家是原南车集团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原北车的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这被称为“战略买家”。

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日本高铁制造企业都明白,他们要进入中国高铁市场就只能找合作伙伴,对象只有俩,一个南车四方,一个北车长客,二对四,中国的这两家企业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2004年6月17日游戏规则正式发布,到7月28日投标截止,中间共有41天时间。四家公司开始对中国的两家公司展开了围猎。

谈判过程很艰苦也很精彩,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性。以与日方的谈判为例,最初JR东日本公司、日立制作所、日车公司都坚决反对川崎重工向中国转让新干线技术,但是川崎重工经过谈判后,与三菱商事、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伊藤忠商事、丸红五家企业组成“日本企业联合体”,在其他日本企业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情况下,与中方展开了谈判。

2004年10月20日,四方签约活动在北京正式举行,由铁路局、中技国际、南车四方与川崎重工四方签约;铁路局、中技国际、长客与阿尔斯通四方签约;铁路局、中技国际与南车庞巴迪三方签约。整个中国高铁技术引进的过程,正如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的棋牌游戏《三国杀》一样,出招接招、见招拆招,中国高铁自此走进新纪元。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转型升级

2015年10月,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印尼雅万(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终于尘埃落定。中国和印尼相关企业成立合资企业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雅万高铁项目正式落地。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它的设计时速是250至300公里,符合国际高铁定义,将全面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方将参与勘察、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双方签署成立合资企业协议,标志着雅万高铁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计划于2018年建成,2019年开通运营。

“围绕雅万高铁项目的竞争很激烈,过程很曲折,甚至相当戏剧性。”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和回忆道。日本早在2008年就开始跟踪雅万高铁项目,先后做了3次可研报告,但印尼政府始终没有做决定。看来两届印尼政府对日本提出的方案并不十分满意,想寻找更能满足印尼需要的合作模式。

2015年3月和4月,中国和印尼有关部门与企业分别签署了关于就雅万高铁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框架安排。中日竞争趋于白热化。日本先后4次派特使到印尼陈情游说,不断优化可研报告,不遗余力争夺。印尼政府遂作出进行“选美比赛”的决定。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徐绍史主任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专程赴印尼向佐科总统面呈中方可研报告,宣介中方方案的主要内容、突出优势和建设目标,积极回应印尼方重点关切,表达中方与印尼方合作把雅万高铁建设成两国务实合作标志性项目的诚意与信心。

春华秋实。双方从3月开始洽谈,到金秋10月结成硕果,最终,印尼政府经过认真、反复权衡,决定以B-B方式修建高铁。中印尼企业经过密集磋商,就成立合资公司兴建和运营雅万高铁达成一致。

雅万高铁具有明显的经济拉动效应,将带动沿线地区冶炼、制造、基建、电力、电子、服务、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初步估算,高铁建设将为印尼每年创造4万个就业岗位,高铁沿线车站及周边地区将得到进一步开发,一条雅万经济走廊有望形成。比如,规划中的Walini站位于印尼第八种植园区,那是印尼政府下阶段商业开发的重点区域,拟打造成国际旅游新区;Halim站靠近机场并将与未来的轻轨衔接,便于雅加达东南周边民众直接乘车,将成为雅加达的交通枢纽之一。

雅万高铁还将有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到访万隆,试乘、体验印尼乃至东南亚首条真正高铁。据中方企业反映,这条高铁是近年来中国铁路“走出去”最具经济可行性的线路之一。

中国高铁中标印尼项目,有两大标志性意义,其一是此乃中国高铁首次全要素“走出去”,意味着中国高铁“走出去”已经从之前单纯的产品走出去,变为了现如今的技术标准、产品品牌整体输出,实现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转型升级,书写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新篇章。其二是它是中国高铁在与曾经的“老师”日本的竞争中胜出的,说明在完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升级之后,中国高铁未来在与日本、法国等“老师”竞争时,已经完全不落下风。

这就是中国高铁的含金量,它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永不退色的金名片”。

猜你喜欢
李克强印尼高铁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印尼出手
印尼·泗水
印尼·雅加达
李克强:RCEP谈判要踢好“临门一脚”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