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洋人”李敦白的忠诚与“背叛”

2016-03-25 10:51谭洪安
东西南北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先念华莱士王震

谭洪安

李敦白曾说:我能参加中国革命,非常自豪,丝毫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1986年9月,时任中顾委主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电视新闻栏目《60分钟》记者迈克·华莱士的专访。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这次非常有名的采访。但他们未必清楚,从旁牵线搭桥,促成其事的,是一个曾经“红”遍神州大地,后来又从中国老百姓的视野和记忆中淡出的美国人。他的中文名字,叫李敦白。

见到传说中的毛主席

即使是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人,也大都不太清楚李敦白,但只要列举一下与他有过个人接触与交往的部分人物名单,谁都能感受其中的分量:宋庆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李先念、王震、聂荣臻、陆定一、廖承志、朱镕基,等等。

1946年初,经宋庆龄亲自推荐,李敦白担任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视察员。同年4月初,他负责押运一批救济物资,到达武汉以北100多公里的宣化店,那是中共中原解放区李先念、王震部队的驻地,他和王震成了好朋友。

也就是在那儿,李敦白第一次认识了周恩来。当时周恩来恰好与马歇尔将军的代表、北平军调部执行处处长白鲁德将军,以及国民政府代表一起,到宣化店视察。

接下来的故事,有一点“传奇”的意味:李敦白偶遇白鲁德,难得在中共解放区见到一个美国同胞,白鲁德放松了警惕,他无意中透露,美国打算让“国军”消灭此地的“共军”。李敦白闻言非常吃惊,第二天,他把白鲁德的原话转告李先念。

几个月后,已率部从中原突围到了延安的李先念对他说,非常感谢他提供的情况,让中共中原局内部对美国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意图认识更加清醒,在斗争中争取了更多主动权。

而国民党高级将领孙元良事后更认定,正是潜伏的美国“共谍”李敦白,“从军调部美方负责人手中窃取了机密情报,拯救了李先念被国军围困的部队”。

一位美国人能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显然给中共方面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周恩来投桃报李,答应“设法让你去延安,亲自去见毛主席”。很快,李敦白先取道北平,拿到叶剑英开的介绍信,乘火车到了张家口,另一位著名将领聂荣臻驻守在此。正好中共要在张家口开通面对美国的英语口语广播,需要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专家,聂荣臻就把李敦白“扣”下了。

几个月后,朱德总司令发电报点名要李敦白去延安,加入新华社。于是,1946年10月19日,他终于来到延安,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毛主席。

到延安没多久,由李先念、王震为介绍人,经毛、刘、周、朱、任五位中央书记处书记共同批准,李敦白加入中国共产党。

两次入狱两度平反

1949年2月下旬,李敦白接到时任新华社社长廖承志转达的由刘少奇签署的命令,让他与师哲(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兼俄文翻译)一道前往北平执行“特殊任务”。但就在离西柏坡咫尺之遥的一个村子里,他突然成了阶下囚。

多年之后,他才得知,自己被牵涉进苏联方面认定的知名左翼记者兼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所谓“美国特务案”中去,中共迫于斯大林的持续压力,把他也关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六年多。在牢房糊窗户的报纸上,心情糟糕的他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精神为之一振。在狱方提供作为学习材料的《人民日报》旧报纸上,他读到了抗美援朝的报道,以及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也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从前想看而没时间看的《资本论》三大卷等一系列马、恩及列宁的经典著作。

1955年4月他被释放时,他甚至相信自己已是一名经过考验的、真正的、标准的中国共产党人了。然而1968年2月21日,李敦白再次被捕,关进秦城监狱,他又成了“美国特务”。后来他听说,在他的逮捕令上,正式的定性是“卷入王力、关锋、戚本禹反革命集团”。1977年11月19日,李敦白获释出狱。5年后,公安部才发文,正式为其“特务”及“现行反革命活动”冤案平反。

出狱后不到三年,李敦白就举家回美国定居了。

与邓小平的缘分

当初,将满怀国际主义理想的青年李敦白吸引到中国来的,是斯诺笔下和镜头中颇具神奇色彩的毛泽东及其革命战友。而让年近花甲的李敦白下决心又一次人生“大逆转”的,不是别人,却是那个在中共高层群星中不甚抢镜的小个子邓小平。

但李敦白与邓小平之间,并没有什么私人交往,在延安和西柏坡时,他们甚至都没见过面。直到1958年中共八大前后,邓小平发表了一些关于党内民主重要性的谈话,才引起李敦白的注意,他觉得邓小平谈得很好。

李敦白从秦城出来后,因新华社同事的关系,与邓小平长女邓林相识,曾通过她给邓小平写过信,就外国专家应得到更多信任等问题提出建议。1979年初,邓小平成功访美,出色地推动了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为他返美探亲,并最终顺利回归美国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他的评价是:“邓小平是毛泽东之后影响中国历史最大的人。”

至于他与邓小平之间的又一次交汇,其中还有一段故事,这故事与本文开头就出场的CBS王牌记者迈克·华莱士有关。

1981年,华莱士计划来华采访,这是美国电视记者第一次到中国做节目。华莱士请李敦白陪同。此次返美之后,“知恩图报”的华莱士利用他在美国的影响力,为白手起家的李敦白提供了不少新的机会,李敦白一家终于度过了返美初期的艰难岁月。

过了数年,李敦白从旁牵线搭桥,终于让中国最有权威、最富声望的政治家邓小平,坐到了华莱士团队的聚光灯前。那是邓小平头一次接受一家外国电视台的专访。

对革命从未后悔

关于如何撮合1986年9月那次重量级采访的具体细节,李敦白并没有细说,一般相信,他还是通过邓林的关系,转达了华莱士的采访意向。

当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却仍有许多海内外各界都关注的新老难题待解,平时沉默寡言,但懂得在关键时刻发声的邓小平,相信也愿意利用这样的机会,向世界阐明中国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李敦白满腔热情投身中国革命,两次不明不白地入狱,一共坐了16年牢,出狱之后,却无怨无尤,依然深爱这片土地。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悄然离去,回到早已人地生疏的祖国,从头再来。他很快进入新角色,让家人都过上正常的生活。

2012年5月,一部专访李敦白、讲述他的中国经历的纪录片《革命者》,在美国上映。影片最后似乎暗示,主人公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了,这让李敦白不太满意。九十高龄的他常常得赶去现场,向观众解释:我能参加中国革命,非常自豪,丝毫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蔡萌荐自《时代邮刊》)

猜你喜欢
李先念华莱士王震
不存在的杀手
犯罪史上的天才
“要是”的作用
华莱士的豁达
“办”“为”和解
小种子的“挺一挺”
李先念:贪污腐化是侮辱自己的人格
图说李先念
1949年后的李先念
从乡村木匠到国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