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尝试生物“渔场教育”

2016-03-25 01:11俞慧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渔场张三试剂

俞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改进前辈教育工作者“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而是用“授人以渔场”的全新理念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实施,为学生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他们在其中获得“鱼”,学会“渔”,体会捕鱼的艰辛和快乐。

一、对生物“渔场教育”的解读

所谓“渔场教育”是一种让学生在展示生命活力、呈现生活内涵、回归生态和谐的学习场镜中完成“自主构建”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生物“渔场教育”。首先,生物“渔场教育”应区别于以往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仅仅注重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忽视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本身也作为特殊环境的功能。在生物“渔场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境合一”的思想。其次,生物“渔场教育”是多种“场”的综合效应,其中包括情景场、心理场、障碍场、探究场等多种“场”,它们的综合效应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直接决定生物教育的成效。当然生物“渔场教育”还是一种生活化教育。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渔场”中自主探索、自由发展,每个特殊的个体必然会产生许多各式各样理论与生活撞击的智慧火花。比如在学习免疫应用举例时,一百个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有一百个生活实例:有的想到的是挂青霉素点滴前要做皮试;有的想到的是被疯狗咬后该注射狂犬疫苗,甚至还有人想到了几天前新闻里报道的几千里航运蛇毒血清的感动事例……这样,学生在自由和宽松的空间里有了更多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的机会。

二、生物“渔场”的创建

1.创建心理场。我们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称为“心理场”,它主要体现在学生间、师生间交往的心理空间和融洽程度。生物“渔场教育”的内核是学生间、师生间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这个“心理场”应该充斥民主安全、情趣共济、互动互生的交往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抛弃高高在上的姿态,“蹲下来”融入学生中,充当知识的组织者、学法的引导者和学生的服务者。

2.创造情境场。如在开始学习伴性遗传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包拯利用色盲破案的故事:一名县衙的仵作杀了一个驼背,后嫁祸给驼背有矛盾的张三。公堂上,识字的张三居然在“我交代,驼背不是别人所杀,正是我张三所杀”的供状上签字画押而被砍头。后来包拯路过此地,张三的父亲为儿子鸣冤叫屈,包拯明察秋毫,最后让真凶难逃法网。说到这里,学生个个心里直嘀咕:为何张三在看懂供状后还签字画押呢?我继续讲道:原来那个仵作早就知道张三是个红绿色盲,他预先准备好的供状是上绿下白,然后用朱砂笔写字,将“我交代,别人所杀,正是”几个字写在绿色部分,红绿色盲的张三只是看到在白纸的下方写着“驼背不是我张三所杀”而自愿画押。当学生似乎恍然大悟时,我便抛出电视剧里包拯的推断:张三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是他把色盲传给了儿子。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死去的张三患红绿色盲必然是其父亲传给他的吗?学生面面相觑,带着极浓厚的兴趣进入到伴性遗传的学习中。在构建生物“渔场教育”时尤为重视生物情境场的创造,好的情境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还会激起他们发现的欲望和探索的动机。

3.创设障碍场。在传统意识里,顺畅式的生物教学令人神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常会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前注射“错误预防针”,扫清学习障碍。然而,在这种看似“顺畅”的背后,不解、肤浅仍然充斥学生头脑。如果我们不是时时走在学生前面,甚至有时还制造一些适度障碍,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验课教学“鉴定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时,我故意在每张实验桌的三个试剂瓶上贴上不尽相同的标签:有的是斐林试剂甲、斐林试剂乙、双缩脲试剂B;有的是斐林试剂乙、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有学生问我是不是漏了试剂,我笑着说:“没错!”满腹狐疑的学生只能查找书本,寻求解答。“噢!原来斐林试剂甲和双缩脲试剂A是一样的,都是0.1g/ml的NaOH溶液。”有了这一经历,下次学生想忘了也难。正是这些并不太棘手的障碍,让学生用心思考、奋力拼搏,引发其积极思维的火花,锻炼其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4.创立探究场。《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物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生命运动及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注重探究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探究场”,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中,要求用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和30%的蔗糖溶液。有些学生问我:洋葱的白色内表皮和5%的蔗糖溶液为什么不行呢?我鼓励他们自己探究解决,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在实验报告中写道:用洋葱白色内表皮作材料,原生质层轮廓不明显,质壁分离过程不易被观察;用5%的蔗糖溶液做实验,质壁分离过程很缓慢,不仅不能完全分离,反而原来已发生分离的细胞又会慢慢复原。通过这些探究,学生知道了比书上更多的知识:植物质壁分离的速度取决于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实验的成败与实验材料、试剂的选择都是十分密切相关的。

三、关于生物“渔场教育”的几点思考

1.生物“渔场教育”中“场”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化。为了让学生捕到更多“鱼”,教师精心创设“渔场”,然而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场”的设计,为“场”而“场”,而忽略创设“场”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导致“场”的创设流于形式化。课堂上讲故事、放视频,教学情景轰轰烈烈,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是教学内容敷衍了事,教学目标丢在一边,学生被稀里糊涂赶下水,胡乱折腾了一番又两手空空地爬上岸,“场”的创设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要不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还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2.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生物“渔场教育”中的课堂生成。生物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学生带着知识、经验和思考参与活动,必然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生物“渔场教育”的课堂生成更是具备这些特性。教师应肯定学生在活动中做出的努力,保护其生成的结果和成功的心态,使其能保持更佳的态势投入“渔场”中。例如,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偏差甚至是冲突时,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不能一味否定,要让学生正视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让其围绕实践问题重新选择合适的理论,借助理论的正确运用改变不合理的实践尝试。

3.生物“渔场教育”的有效开展期待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生物“渔场教育”同样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这种智慧是伴随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厚积薄发的。好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找到内容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修炼,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中生命价值的提升。

猜你喜欢
渔场张三试剂
《关于加强远洋鱿钓渔船作业管理的通知》公布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蕲春赤东湖渔场突破蛇鮈繁殖技术
下车就跑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寻找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