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国钢 张玉瑜 云霞
基于价值挖掘构建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文/陈国钢 张玉瑜 云霞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其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积累下来与文化活动相关的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增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正不断遭到破坏,我们需要研究出一种更好地保护现存文化遗产资源的方法。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遗产的长久保护和保存提供了技术手段,文物数字化兼具记录、保存、阅览、检索、共享、复原、仿真、再现等多项特点,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化,采用一种有机的、科学的理念来贯穿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显得十分重要。以杭州六和塔为例,六和塔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通过实践,挖掘六和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来指导六和塔文献搜集、数据库建设和发掘后续研究开发热点,从而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
六和塔位于杭州西湖之南,钱塘江北岸月轮峰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是吴越国国王钱弘俶为镇钱塘江潮而建。后历经毁修,现存塔身为南宋遗物,外部木构檐廊系清代修建。六和塔再现了中国古建筑形制和建造技巧,是我国古代楼阁式塔的杰出代表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重要标志。
图1 六和塔资源库价值挖掘层次
六和塔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超的建筑工艺,历来被文人贤士赞咏不绝,留下大量诗文,仅明确描写、咏叹六和塔文化景观的诗文超过 70 篇;六和塔屡毁屡建,在历次修葺中累积了大量的文献档案,为研究六和塔结构和工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这些历史文献大多散记于古地理学著作、地方史志或文学作品中,资料范围较大、年代跨度长且种类驳杂,缺乏详尽和系统的著述。另外,六和塔在千年的传承中,累积了大量的图画、老照片、视频材料以及相关衍生品,也没有进行系统整理。
因此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用一种系统的理念对通过对现存的六和塔资源进行梳理和汇集,建设一个分类科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的数字资源库,全方位的呈现六和塔发展的历史文化时空,是对六和塔科学、艺术、历史价值的深度解读,也是对于六和塔这一文化遗产,其文化空间的传承和保护。
我们通过全方面的对历史文献中关于六和塔历史记载(包括诗词歌赋记文)的搜集,力求形成较完善地对六和塔整个历史记载的整理统计。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对保存与相关管理机构的四有档案以及对散佚于民间的各类资源进行征集整理,分析其蕴含的科学、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并按这些价值分解其价值承载元素。阐述六和塔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六和塔认识的发展,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六和塔文化景观的研究全貌,并对后续的应用开发提供支撑。
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是对文化遗产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科学规范,就其内容而言,它们之间是相通的,不可孤立地去理解文化遗产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承载体,因此其首要价值是反映历史、证实历史、补全历史、传承历史的历史价值。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也叫审美价值,有着多方面的体现,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可以体现为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或是前人运用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创造的成果,或是科学认识和技术经验(包括手工技艺)的世代传承,因而有着科技价值。具体说来,文化遗产的科技价值包括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两个方面。文化遗产的核心是文化,从大的范围讲,它涵盖了前面的三大价值,从小的范围讲,它是在三大价值之外延伸出来的一种无形的精神价值。
所以通过分析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等价值,能全面地归纳文化遗产的相关属性,有效地展示文化遗产的内容面貌。对于六和塔的价值挖掘层次,如图1。
六和塔价值挖掘分为三个层次,以凝练六和塔核心价值为基点,区分价值类型,分解承载价值要素,对各价值要素贴上资源标签后分类入库,以便后续利用。
六和塔作为西湖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其核心价值的凝练既要考虑西湖文化景观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也要顾及六和塔其自身特有的遗产价值,发掘出六和塔的核心价值点。
六和塔的价值类型依据其核心价值点进行分类细项挖掘,重点从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类型进行针对性挖掘整理。
价值要素是在价值类型的基础上以“天”、“地”、“人”、“时”、“事”、“物”等六个固有维度属性进行挖掘,形成14个一级价值要素,45个二级价值要素。
最后对所有细分的价值要素打上资源标签,依据相关的元数据标准,整理成六和塔资源库价值分解框架。六和塔资源库价值分解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六和塔资源库价值分解框架
那么,如何构建资源库呢?基于价值挖掘的资源库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资源揭示和知识再组织的过程。资源揭示是对文化遗产相关资源的序化过程,根据文化遗产价值类型和价值承载要素来揭示和组织资源,最终为用户提供相关资源的线索集合。项目组在前期文化遗产相关元数据著录规则基础上,制定了六和塔资源著录规范。
知识组织则以知识单元为加工本位,它不仅注重揭示资源的学科、主题等综合内容, 更注重揭示资源所承载的个性化元素。如在一篇文献中往往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知识单元。资源的知识单元是指表达资源某一属性内容的特征及其联系,它是资源揭示的延续和深化。项目组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文化遗产三大核心价值并由此延伸出的文化价值,整理了六和塔价值分解框架,将各类资源重新进行拆分、整理,归类到各价值挖掘点下,并最终形成六和塔资源库。
六和塔资源库建设主要围绕“确定目标→数据收集→资源加工→组织整理”展开,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目标。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多次论证,确定数据库的建库目标,即尽可能多地将六和塔相关的资源搜集齐全,建设成由史料、图书、论文、报刊、工程图样、照片、相关器物资料等多种类型组成的资源数据库,使其成为六和塔资源集散地。并使之成为既面向公众用户,又针对专家学者的多层次示范平台。
第二,数据收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依据以下原则:资源类型齐全,资源收集涵盖了六和塔相关史料、图书、论文、图纸、照片、视频、门票、邮票、纪念币等各种类型;搜集渠道广泛,为了获取足够的可用信息源,形成以浙江大学图书馆资源为基础、园文局等相关管理机构为支撑、民间征集为补充的搜集原则,最大努力保证六和塔资源信息完整性;数据标准专业,收录数据与资源库的专题定位一致,保证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杜绝因追求数量造成冗余和繁杂信息;数据时间宽广,六和塔具有悠久的历史,越是古籍对六和塔的记载越为重要,文献信息的收录范围越早越好,越全越好。
第三,数据加工。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核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应注重对文献资源的深加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通过文字识别软件对采集到的各类型文献(pdf、caj、djvu、jpeg)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将之转换成文字格式(txt、doc),并对文献的的版式重新整理排版,对古籍文献进行校点,繁简转化,方便普通用户阅读。逐步深入地对数据进行组织、加工、整理、规范,通过相关元数据标准对文献资源作深层次揭示,方便下一步的知识组织。
第四,组织整理。通过文史专家对六和塔资源进行解读,依照价值分解表细分,打上不同的资源标签,归入不同的知识点,同时保留内容的来源,方便使用者查找出处。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可见,对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从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但可以用来指导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内容挖掘、数据库构建,同样也可以用来发掘文化遗产的研究热点,指导开展相关的应用开发。
依据六和塔价值分解表体现的价值,通过时空语义关联,梳理相关热点,为管理机构和学者提供管理发展方向以及研究思路。在时间维度,以历史事件、人物、作品为线索对文献、图片、视频等元素进行关联;在空间维度,以在游览过程中六和塔等景观以及周边遗址或景致为线索,对文献、图片、视频等元素进行关联,共筛选了4处重点文化热点和8处普通文化热点。为进一步开发研究六和塔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根据通过对六和塔不同热点概念的重新组织,形成了六和塔百科资源库,为六和塔研究提供了基于关联性的资源链接,大大方便了六和塔资源的检索和利用,见表1。
表1
六和塔数字资源库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共整理图片资源1000余张, 文本50余万字,涉及古籍70余种,专著3册,相关专业论文50余篇,整理诗歌70余首,同时对六和塔的3维点云数据进行采集。它的建设对全方面呈现六和塔历史文化时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了基于价值挖掘的保护理念,从资源收集、资源建设乃至后续开发,秉持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方针,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单位为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