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
我校维汉哈三民族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对比研究
张馨
为了了解我校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以及维、汉、哈民族之间体质差异状况采用实验法,以我校180名维、汉、哈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形态方面和柔韧素质没有明显差异,在心肺功能方面哈萨克族女大学生要高于其它两个民族女大学生。
维;汉;哈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对比研究
我国对国民体质的研究非常重视,从政府颁布的法规和政策以及领导人的讲话到国民体质测评工作的要求、规模等都能充分体现出来。大学生体质是体现国民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和首要目标。新疆为少数民族地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占60%,学生以维、汉、哈为主要民族。本文通过对三民族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心肺功能,柔韧素质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我校各族女大学生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调查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2014级随机抽取180名女大学生,维、汉、哈各6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我校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多次通过面访,电话访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质健康研究和少数民族体质研究等领域的专家。
1.2.3 体质测试
依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进行180名学生的体质测试。测试指标:形态指标包括身高(cm)、体重(Kg)、腰围、臀围;心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mL);柔韧素质包括坐位体前屈(cm)。
1.2.4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通过Excel2003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体质测试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不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总体均数t检验法。
表1 三民族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2.1 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它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外在结构比例特征的指标。身高是测量人体骨骼发育的重要标志,它受到遗传、年龄、环境、生活水平和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体质量是反映人体长、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它反映成年人营养和肌肉发育程度本研究根据实验目的的需要,选择了身高、体重、BMI和腰围、臀围标作为实验比较数据,表1的数据显示,经过一维方差比较分析,各组的身体形态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体现人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检验健身效果的有力指标之一。肺活量是重要的生理机能指标,反映胸廓的发育程度、肺的功能、呼吸肌的强弱和全身的体育锻
炼水平,肺活量指数的判断与评定对临床医学、体质状况和体育健身效果等均有实际意义。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经过一维方差比较分析,各小组的心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哈萨克族女大学生肺活量高于其它两个民族女大学生。
表2 三民族女大学生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柔韧素质
身体柔韧性是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即关节的肌肉、肌腱和人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是体现身体素质很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女性,本测试选取了坐位体前屈为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髋关节和腰椎的灵活性及有关肌肉、韧带的伸展性。由表3的数据显示经过一维方差比较分析,各小组的身体柔韧性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三民族女大学生柔韧素质指标比较
3.1 结论
维、汉、哈民族女大学生常用的身体形态、柔韧素质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其显著差异表现在:哈萨克族女大学生的肺活量比汉族和维吾尔族女大学生高。
3.2 建议
3.2.1 建议我校更加完善学生体质测试机构,体质测试设备的更新以及加强体质测试人员的专业培训,为动态研究我校各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建立数据库。
3.2.2 根据我校各民族大学生的体质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为我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切实提高我校各族大学生的体质。
[1]曲宗湖.顾渊颜.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2]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3]武杰.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七个民族成年人体质与健康调研[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4:245.
[4]赵秋蓉,黄海,袁尽州.体育测量与评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22.
[5]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总课题组.2000年浙江省国民体质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1(10):1-4.
10.16730 /j.cnki.61-1019/g8.2016.10.097
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XYSK17)。
张馨(1976.7-),女,副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公共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