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永一++李伟
摘要:从植物配置的地域文化、历史与象征文化、风水文化以及宗教寺庙文化几个方面,介绍了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文化性原则。
关键词:植物配置;文化;风水;寺庙
1 植物配置的地域文化
1.1 地理地域文化
植物的生长有地带性的分布,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生长着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植物。在植物配置中,选择当地环境下典型的树种能直观突显出当地的地域范围,晕染出当地的自然地域文化。如杨树、榆树表现了北方的独特地域风情;椰子、棕榈则呈现了典型的南国风光。
1.2 城市文化
市树市花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和文化的象征,城市文化在植物配置中主要体现为树种的选择。提及紫荆,便联想到香港,谈及芙蓉,便想到蓉城——成都。乡土树种的普遍使用也是增添城市文化特色的方法。乡土树种是当地天然分布的树种,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极其适应,无需太多的养护管理,就能自然良好的生长。
1.3 民族区域文化
民族地区植物配置的文化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相关,同时民族风俗信仰也影响着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是信仰崇拜比较集中的地方,信仰在人们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民族都有其敬奉的神树,称为寨心树或寨神树。如傣族和白族崇拜大青树;德昂族以茶叶为祖先;彝族、傈僳族视竹子为祖先。还有一些在节庆中使用较多的植物,彝族传统节日“插花节”会用到马缨花,白族每年都举行梨花会。这类民族节庆中常用的植物在新建的民族新村,较现代的新城街区景观植物配置中也有体现。
2 植物配置的历史与象征文化
现代园林中的花木选择不仅要吸收前人关于植物形象的认识,还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寻求最佳的位置和搭配的效果。如松柏类植物,象征坚贞不屈、永垂不朽等精神,可孤植、丛植作为景区点缀,同时栽植于烈士陵园中,寓意革命烈士精神永存。竹清雅幽静、空心有节,植于道路两侧,可烘托出曲径通幽的意境;或丛植、片植于山地、谷间,远离门庭车马之喧;或植于书斋、茶室,以体现居室之雅。
3 植物配置的风水文化
3.1 植物的阴阳和谐统一
在植物学中,根据植物的喜光程度,分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风水学中阴生植物属于阴性,阳生植物属于阳性,需要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将其置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将无法正常生长;如万年青、龟背竹、发财树是阴生植物,需要生长在阳光微弱的阴暗环境下,若将其置于阳光较强的环境下,也将无法正常生长。风水学倡导阴与阳的和谐统一。在植物配置中,应充分掌握植物的阴阳属性,发挥其生长优势,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植物群落,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空间。垂直方向上,根据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对光照需求的不同,明确乔木、灌木、地被的层次空间,遵循阴阳均衡的原则,做到在垂直层次上乔、灌、草数量和布局的和谐统一。水平方向上,可参考风水学的一些理论和案例。例如,“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槐榆,北栽杏李”,“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进财”等,其实质是结合植物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根据植物的阴阳属性进行规划布局,以期达到植物的阴阳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的。
3.2 园林植物的五行学说
风水学认为,天地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与种基本要素构成。在五行学说中,不同的五行元素对应着不同的颜色。例如,“金”元素对应白色、杏色、金色;“木”元素对应青色、绿色;“水”元素对应黑色、蓝色;“火”元素对应红色、紫色;“土”元素对应黄色、棕色。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根据观赏植物的观赏部位,如花瓣、果实和叶片等的颜色来划分植物的五行属性。同时,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风水学认为,不仅植物与人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植物和植物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植物学将这种关系称为化感作用,即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含微生物及其自身)生长发育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4 植物配置的宗教寺庙文化
许多地方及少数民族地区都崇敬佛教文化,而菩提树、贝叶棕、大青树等是佛教的象征,在佛事场所的植物配置中有较多的使用。佛寺四周须栽植特定的植物是印度小乘佛教的特殊传统,“五花六树”是其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们崇敬宗教,将栽种宗教植物作为善举以求庇护。除此之外,寺庙常配置荷花、梅花、竹、松柏类来体现清净、高洁、心无、正义等寺庙精神文化中永恒的审美寓意。寺庙植物配置采取整齐严谨的布局方式,在宅门山门前或大殿前段栽植2株或4株植物,如苍劲古朴的百年柏树以及古雅的银杏,要求株距相等、排列整齐、错落有致。除此之外,铁树常以盆栽的形式布置于庙宇山门两侧。
现代园艺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