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指导分析

2016-03-24 01:32连惠芗廖宇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

连惠芗 廖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中共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逐步建设完善农村各项制度的重要契机,也为大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作用。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我国农业建设人才的主要培育摇篮,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农业人才,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高等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的实现。以“农业”为首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国民素质、经济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逐步建设完善农村各项制度的重要契机。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是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的生力军[1],其积极投身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个人价值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农业科学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高等农业院校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支持,培养出优秀的农业人才,是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农业院校在引导大学生下基层的独特作用

当前,面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立足于“以农为本”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不断优化农业类专业结构与教学内容[2],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水平,发挥其在为农村输送高质量人才上具有特殊优势。

1.以农为主,学科设置与农业科学密切相关

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对农业科学研究基础扎实、系统全面,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丰富,其核心专业是农科类专业,其余也多为涉农经济、农业工程、涉农管理等相关专业,对农业科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农业高等院校也吸引和聚集了一批高水平、高层次农业教学科研人才与团队,对传播、推动、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到基层农村就业创业,有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推广,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2.校企合作紧密,学生实践经验丰富

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紧紧依托专业优势、地缘优势,紧密联系学科相关的农村地区及农业企业,为在校学生创造与农村和农业企业实习与实训的机会,提供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许多院系还与农业企业签定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社会实践基地,双向培养农业院校学生,有效缩短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学用过渡期。

3.生源来自农村,熟悉基层环境

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熟悉、了解农村资源及社会环境状况,对农村有着朴素的情感,相对其他院校及其他地区的大学生,农业院校毕业生对农村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力。

二、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现状

1.大学生主观意愿不强,基层就业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学农无用”脱农思想,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主观意愿不强,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严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人流失人才匮乏的矛盾并存的现状。据我校一项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高达88.09%的学生首选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

2.政府主导,就业途径与岗位单一

目前我国大学生农村就业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就业岗位较少。我国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有村官、“三支一扶”(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这些渠道均是单向的由政府主导,并非大学生的内在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农业人才,但目前针对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岗位设置仍较单一,岗位数量有限,远不足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大学生人数的需求[3]。

3.自身经验不足,基层岗位供给存在偏差

目前农村基层所提供岗位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所多数从事文职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并且与大学生个人所学专业交集不多,大学生优势不突出,甚至无法与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相比,在工作中难以得到认可并体现;另一方面,在基层工作中,部分大学生与村民沟通困难,处理问题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无法迅速转变角色,“水土不服”现象严重,难以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环境。

4.认同感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许多大学生到岗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生活落差很大,难以产生认同感,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后,认为基层工作十分琐碎,颇有屈才的自怜心态;一些乡镇的领导认为大学生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主观上并不重视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导致大学生被闲置或被边缘化,从而使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不断萌生挫败感与强烈的疏离感。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相比,农村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层,在工作环境、收入水平、社会福利,就业机会、发展空间等各种软硬设施差距都很大,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到农村基层工作,首先面临环境上的适应与融合问题,许多毕业生到基层后由于短期内无法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同时又缺乏抗压能力与理性调适能力,从而产生放弃离开的念头;其次,我国现行的户籍、社保、人事等配套措施均不完善,不利于人才的流动,这也给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与障碍;第三,对毕业生个人而言,毕业就业后也面临着恋爱结婚、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因此大学生对工作地点的选择也更加慎重。总而言之,现实生活的压力,农村生活的融入适应障碍,是大学生基层就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2.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错位与不足

高等农业院校受传统办学思想与办学模式的影响,也存在着许多固疾与顽症,在人才培养存在许多不足,例如:一些高等农业学校盲目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设置及农业学科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科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脱节;学生专业思想与社会责任感教育严重缺失,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无法匹配等;学校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水平有限,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层次不高;心理咨询工作重视不足,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变化等[1],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错位与不足,造成其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

3.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成熟,脱农思想严重

受社会环境和传统的择业观的影响,部分高校毕业生认为,在城市就业发展空间更大,不少大学生择业存在虚荣与攀比心理,就业动机功利务实,漠视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还有部分大学生学农不爱农,对农业有抵触情绪,有偏见,狭隘的择业观与不成熟的择业心理严重影响了毕业生职业选择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到基层就业也无法做出客观认识与判断。

四、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对策

1.面向基层、准确定位、明确思路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明确面向基层的办学理念,牢记农业院校的“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办学宗旨,明确自身所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只有明确面向基层的办学理念,高等农业院校才能根据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要及自身所处的学科特点,牢牢把握自身特点与优势,准确定位,在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方面区别于非农业院校,形成有利于面向基层的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专门人才。

2.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坚定专业信念

当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领域需要大量的农业人才,高等农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的需要,为农业发展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3]。高等农业教育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认识到农业领域前景广阔,可为农业院校毕业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同时树立爱农思想和服务农业意识,坚定专业信念,学农知农、爱农兴农。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将党课与团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选树宣传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知荣辱、讲奉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

其次,高等农业院校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推行劳动教育。长期以来,家庭、学校劳动教育严重缺失,部分大学生长期脱离实际、脱离劳动、脱离群众[4],劳动观念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高等农业院校要注意重拾并大力推行劳动教育,积极开设劳动实践课,组织学生经常性下乡下田实践锻炼,通过劳动实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其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热爱劳动等优良品质,促进大学生到艰苦的基层建功立业。

第三,高等农业院校要及时宣传解读国家相关方针政策。高等农业院校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网络媒体、宣讲、案例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介绍解读农业发展政策,阐述“三农”问题的实质,介绍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政策和观点,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把握政策,了解农村基层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投身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3.发挥优势,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应以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风向标,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结构、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首先,在专业结构与设置方面,农业高等院校应根据农业现代化要求及时调整更新,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其次,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农业院校应充分吸收农业科学前沿成果,授课过程中注重专业创新教育。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程内容要紧跟农业科技前沿发展,融入最新的农村适用的科技成果,致力于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在能力提升方面,农业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着力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等农业院校要将专业课程实践与校内、校外实践有机结合,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训练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5]

4.加强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指导,构建就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必须以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加强与本校专业相关基层企业的联系,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导师”机制,及时发布基层单位用人信息,为相关企业推荐人才,为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搭桥铺路,消除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陌生感,缩短学用差距。

其次,着力构建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重视毕业生心理服务。在职业指导课授课内容方面,不仅要教授学生应聘技巧等技能性的知识,更要注重传授将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注意关注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避免毕业生盲目攀比、好高骛远等心理,引导毕业生结合农业专业特长,学以致用,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及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6]。

参考文献:

[1]杨海波,左永强.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6):16-19.

[2]常大治.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91-92.

[3]王蕊.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业人才的着力点[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9-12.

[4]余振辉,黄志坚,薛秋华,等.高等农业院校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挑战与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15-120.

[5]刘在洲.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面向基层办学的困惑与出路[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5283-5289.

[6]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21-24.

作者简介:连惠芗,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秘书,讲师,从事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廖 宇,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党委秘书,讲师,从事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项目:

1.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2015年立项课题《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参与构建创业促进协同育人体系研究》,列入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研究项目进行管理。

2.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等农业院校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提升”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CG14-166。

3.2014年度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辅导员专项)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基层创业精神培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XJF10B。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