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砚慧
[摘 要]青海省具有发展中藏药产业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植物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中藏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藏药种植业也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进一步促进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平稳健康发展、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中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海;中藏药种植;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216
1 青海省发展中藏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冷凉的气候条件,使得药用植物资源具备生物活性强、有效成分多、低毒、无污染等特点,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和更高的药用价值和疗效。一些青海特产药材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中外驰名的:大黄、冬虫夏草、藏茵陈、锁阳、红景天等。
根据资源普查表明:青海省野生、引种及人工种植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461种,种类繁多,野生药材大多生长在 2700 米以上的荒山荒坡上。现有人工栽培的中藏药资源物种中,约有1/3的物种可在青海进行引种栽培,省内所有耕地及浅山地区、部分牧业区均可种植不同各类的中藏药。目前,全省种植中藏药材品种达30多个,中藏药种植科研、技术人员已对唐古特大黄、膜荚黄茂、小叶黑柴胡、甘草、麻花艽、川西璋牙菜等多种中藏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等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2 青海省藏药产业对中藏药种植业发展的依赖
中藏药产品因其原料的功效独特、天然绿色,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绿色健康产品原料的要求。近几年来,青海省藏药企业的产量、产值、规模等增长迅猛,蓬勃发展。对中藏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大,药材资源供给与中藏药产业化发展矛盾显现。据统计,青海省中藏药材年需求量在 2500 吨左右,而市场供应量却不足1000 吨。因此,保证持续、稳定、优质、足量的药材供应,对中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 大力发展中藏药种植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目前,青海省中藏药资源以开发野生资源为主,引进和培育优良高产品种的规模很小。由于市场对青藏高原中藏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大,药材价格上涨,受利益驱使,滥采乱挖野植物药材现象日益严重,掠夺式采挖天然药材,使部分地区药材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草场破坏、植被退化、生态失调,造成个别药材资源已濒临枯竭。由于高原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植物生长缓慢,野生藏药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差,许多藏药资源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恢复,其中很多名贵的藏药资源则很难恢复而面临濒危的境地。因此,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和开发利用中藏药材,是减少滥采乱挖、保护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4 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开展了特色生物资源普查,基本掌握了资源的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储量。在适宜的种植区域,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已形成适宜于青藏高原气候条件的种植技术规范,并开展了生物资源的人工种养及推广示范工作。目前已成功栽培了川贝母、藏茵陈、唐古特大黄、红景天、沙棘、枸杞等30余种,种植范围已从最初的东部农业区扩大到全省6个自治州,种植和野生抚育面积近300万亩,其中大黄和红黄芪的种植面积超过万亩,中藏药材生产基地初步建立。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逐渐发展起来,广大农牧民种植中藏药材有所收益,但青海省的中藏药种植业远未形成产业规模,从种植面积看,2002年我省中藏药材的种植面积15万亩,2012年33万亩,增幅较小,且年际间波动较大,显示出农牧民种植药材的收益不理想、积极性不高,中藏药种植业发展不稳。
4.2 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面临问题分析
(1)中藏药种植成本较高:中藏药种子价格高于一般农作物水平,而且在后期田间管理中人工投入较多。
(2)缺乏系统的科学技术指导:绝大多数农牧民基本不掌握中藏药材栽培管理、生长发育规律、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青海省的有关藏药资源的人工种植、培育及相关技术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在缺乏系统的科学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农牧民不愿意冒险投资种植。
(3)收购价格不稳定:因中药材种植采收周期、加工生产、产销贮存、市场流通过程、终端配方、用药消费等各个环节相互脱节及时空的阻隔或不同步,造成中药材市场价格忽高忽低,供货量时多时少,产销及市场极不稳定。
(4)药材生长周期较长,影响种植户当年收益:药材是一种特殊作物,大部分药材不是一年生,生长周期较长,不能像其他农作物那样当年播种,当年收获见效益。
(5)产销衔接不畅:中藏药种植业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种植区域不集中,种植户不掌握需求信息;缺乏统一的品种、栽培、管理、储藏规范;没有定时定点的收购场所,造成产销衔接不畅,很难保障广大种植户的根本收益。
5 促进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中藏药种植基地建设
建立种植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在柴达木盆地建立枸杞生产基地;东部地区以种植大黄、黄芪为主;环湖地区以种植麻黄草为主;柴达木地区在保护好麻黄草、锁阳的基础上,扩大红景天种植面积;青南地区在保护好贝母、知母、虫草等野生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藏茵陈、大黄、红景天和花锚等的种植。
5.2 重点加强中藏药材的研究和中藏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
对中藏药材的生物特性、栽培管理、生长发育规律、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区域分布等进行研究,繁育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良种。改进药材栽培技术,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利用青海独特的冷凉气候资源,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种植开发和利用中藏药药材,实现青海主流中藏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
5.3 鼓励生产企业参与中藏药材种植
形成种植、开发生产的产业链,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以藏药企业+科研+基地+农户模式,与中藏药材种植户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了最低保护价,避免种植中藏药材的市场风险,消除广大农民种植药材的后顾之忧。进行GAP基地的建设,标准化生产药材,以保障藏药企业生产所需药材的品种、数量与质量。将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建立在中藏药材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产业带动种植,以种植发展产业。同时,鼓励企业建立藏药材收购主渠道,设立专业采收的机构或成立专门的市场,在种植繁育基地,定点、定时收购,保证非基地区域内的零散种植户的积极性。
5.4 政策扶持与推动
一方面,应该加快推进中藏药药材储备机制建设,以有效防范恶意炒作和天气等因素带来的中药材供应量减少的风险;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中藏药药材交易的电子信息平台建设,向广大种植户和经销商发布种植面积、市场价格等信息,使种植户和经销商及时了解市场行情,避免跟风操作。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药农的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种植的新型药农;通过引导和鼓励种植户组成专业合作社,提高个体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能力,让更多的农牧民通过种植中藏药材走上致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亚玲.青海省中藏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8(3).
[2]陈雪梅.青海中藏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探析[J].攀登,2009(5).
[3]李丽.试析青海藏医药产业开发模式及其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4]谢热桑沫.青海省藏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西北民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