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红++韩雪
[摘 要]语言不平等现象一直是社会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前人主要从语言不平等的分类这一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致分为主观不平等、纯语言不平等及交际不平等。但少有深入分析主观不平等视角下的师生语言偏见现象。教师偏见和学生偏见是较为实际的教育问题。通过研究,教育者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偏见”的角色,以至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针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有效改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主观不平等;教师语言偏见;学生语言偏见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065
1 语言不平等
1.1 定义
所谓语言不平等,就是说人们在将涉及语言结构基本核心的“语言平等”视为理所当然之后,观察到的词汇(尤其是学术词汇)和专门领域之内更加外围方面表现出的不平等[1]。正如爱德华·萨皮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指出:“没有一个民族没有充分发展的语言。最落后的南非布须曼人用丰富的符号系统的形式来说话,实质上完全可以和有教养的法国人的语言相比。”所以,语言本质上是平等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
1.2 分类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郝德森对语言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和借鉴。郝德森将语言不平等分为三类:纯语言不平等(Strictly Linguistic Inequality);交际不平等(Communicative Inequality);主观不平等(Subjective Inequality)。纯语言不平等与语项有关,即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联系密切,而这种由于反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不平等就是纯语言不平等。交际不平等关乎的是怎样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成功的沟通。它强调的是沟通,而非简单地掌握语言知识。正如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所说,交际不平等关注如何能够更加恰当地使用语言。海姆斯(1971)指出,一个语言使用者应该具备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和谁在什么样的时间和地点,用什么样的态度说话的能力。主观不平等主要跟主观性有关,主要是对于他人语言进行主观的评价,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2]。例如,当我们过多依赖说话方式去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会造成“以声取人”的错误。本文主要选取主观不平等视角下的师生语言偏见角度进行论述。
2 语言偏见
2.1 定义
现代英语中的偏见性语言通常指对社会群体的一部人,如妇女、少数民族的成员、残疾人和病人,带有偏见的词汇或者表达法。在运用英语时,有意或无意地使用含有偏见的语言可能引起他人的不悦,甚至是伤害和冒犯他人[3]。在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也存在语言偏见现象。教学中的语言偏见现象不同于教学偏见现象。教学偏见就是指与教学相关的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不同的对待方式,即倾向某些人、冷漠另一些人的思想或行为[4]。而语言偏见则更强调语言对判断的影响。
2.2 教师语言偏见
教师语言偏见是老师通过学生的语言进行主观评价,产生主观偏见。一些实验表明,实习教师往往会把第一印象基于学生们的言语而不是其他方面。美国语言学家Giles 和Powesland在1975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些实习老师被要求在学生中选出9个学生。每个学生被认识的方式有三种:照片、言语录制样本、作业样本。这项实验的问题是:如果学生们被认识的三种方式有冲突的时候,老师对于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取决于哪个方式?最后结果表明,老师们往往会选择语言作为第一印象的评判标准。
伴随语言偏见产生的另外一个偏见就是“自我验证理论”。当老师对学生有了较高的评价,就会过多地关注学生,提高对他的期待值。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Rosenthal等人所做的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的看法,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反之成绩就会下滑。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偏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2.3 学生语言偏见
学生语言偏见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主观评价,产生主观偏见。根据Rosenthal(1974)针对儿童对不同说话形式的态度做的一项实验表明,儿童6岁前就有了语言偏见意识;Giles 和 Braded(1994)得出的结论是儿童9岁左右就已经有了偏见。但基本的观点都是儿童在上小学前就已经有了语言偏见意识。那么这种意识会对他们后续的学习产生影响吗?Edward Cairns和Barbara Duriez(1976)比较了30名天主教学校的学生和30名新教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范围大多在10~11岁。受试者要听一段故事,但这段故事用三种口音讲述:RP(在英国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发音),贝尔法斯特(属北爱尔兰),都柏林(属爱尔兰)。最后测验一下受试者更能记住哪个版本的故事。实验结果表明,天主教儿童听到RP口音所记住的故事内容远少于新教儿童所记住的内容;天主教儿童听到RP口音所记住的故事内容少于新教儿童听到贝尔法斯特口音所记住的内容。以上结果表明,儿童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能引起他们组群忠诚的口音上。因为北爱尔兰人和英国人一样,多信奉新教,而爱尔兰人多信奉天主教,所以他们会记得倾向于自己口音说出的知识。另外一个相关的研究是由Giles在南威尔士和马萨诸塞州进行的。实验结果同上:孩子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和他们“口音”相似的信息上,并倾向于相信那些听起来像他们口音的人的意见。
3 师生产生语言偏见原因
通过以上实验,首先,我们可以确定语言偏见在教师和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那么产生语言偏见的原因有哪些呢?
3.1 教师产生语言偏见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讲,环境因素会导致教师产生语言偏见。例如来自山村和城市的同学,他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不同。从而说话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差距,由此引起老师的偏见;从主观方面讲,一方面,学生会使老师产生语言偏见。例如,有的学生跟老师说话语气比较恰当,这就会使老师产生好感;反之,有些学生讲话不注意分寸,从某种程度上就会使老师产生偏见。另一方面,老师自身也会促使语言偏见的产生,即老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表明人们总倾向于以第一印象来评价和对待交往者并占据了评价一个人40%的比例。总而言之,不可避免的主观或者客观因素都会导致语言偏见的产生。
3.2 学生产生语言偏见的原因
通过以上实验,首先,我们会发现学生会更信任那些跟他们口音相似的语言,并且更会采纳这些人的意见。例如,有些学生是和老师来自同一个地方,口音自然听起来也就更加亲切,无形中便会拉近其与老师的距离,认真听讲(暂忽略其他因素)。其次,心理效应也会导致语言偏见的产生。一项研究表明,学生更倾向于年轻老师授课。当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时,语言偏见发生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
4 师生语言偏见现象对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或者学生的语言偏见都会对教学任务产生一些影响。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让这种偏见完全消失,但是作为老师,学生又该采取什么措施把其危害性降到最低呢?
4.1 认识到语言偏见现象的存在
老师应该对语言偏见的本质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且对自身或者学生的语言偏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只有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才会采取对策回应。例如,教师在上课时,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等。
4.2 尽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把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因为客观或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学生存在不同的学习基础。作为老师不仅不能仅凭语言去评论一个学生,更应该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思维、情绪和行为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造成其敏感脆弱,易喜易怒的消极心理。与此同时,他们又十分渴求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作为老师要鼓励爱护每一名学生。
4.3 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当代教师理论已经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基本结论: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交往过程。这种交往不是单向或单维的,而应该是纵横交错的。倘若这种交往是不充分的,了解是不全面的,作出的判断也是片面性居多。要想促进师生多面交流,倾听学生心声的同时也让学生倾听你的心声,沟通情感,了解彼此行为的目的,不乱生猜忌怀疑。通过不同的方式,例如谈心、集体活动、师生聚餐等让老师与学生对彼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及时化解语言偏见的现象。
5 结 论
正如人们所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人海茫茫,寻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叶片。对于桃李满天下的教师,自然也找不到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不可否认,语言偏见会伴随这样或者那样的主客观因素产生,但是身为园丁,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由语言所带来的偏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而对于学生,要多给自己时间去了解任课教师,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从而在发现老师语言魅力的同时更能发现老师的人格魅力。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理解,共同的信任,共同的努力下,语言偏见现象才会慢慢消除。目前对于师生语言偏见现象的研究有限,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关注这个领域,促进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庄红梅.语言偏见和语言平等——从爱德华·萨皮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看语言的优劣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539-542.
[2]R.A.Hudson.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袁亦宁.英语偏见性语言——问题与策略[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5(1):59-63.
[4]张家鸣.克服主观偏见 尊重个性差异[J].基础教育论坛,2010(9): 25.
[5]何起滨.语言不平等[J].科教文化,2010(19): 161.
[6]李杰.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不平等[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2):55-57.
[7]任惠荣.语言的不平等[J].语言研究,2011(3): 151.
[8]徐延芬.学生对老师存有“偏见”心理的探析与化解[J].新课程学习,2010(1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