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温经汤治疗阴寒型雷诺氏病28例临床观察

2016-03-24 21:37严庆玲艾发元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温经汤舌质患者

严庆玲,艾发元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养血温经汤治疗阴寒型雷诺氏病28例临床观察

严庆玲,艾发元△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阴寒型;雷诺氏病;养血温经汤

养血温经汤是艾发元教授治疗雷诺氏病总结出的经验方,根据《内经》“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气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自拟温通方-养血温经汤,并在临床中运用本方治疗阴寒型雷诺氏病,疗效显著。搜集艾发元教授经诊相关病例,并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艾发元教授诊治28例患者资料,均来源于唐山市协和医院周围血管病科2014年1月-2015年5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并确诊为阴寒型雷诺氏病。28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0例,年龄20-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1]。⑴多见于女性,年龄20-40岁;⑵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容易诱发雷诺现象发作;⑶两侧对称性发作;⑷无任何系统性疾病、周围血管解剖异常等,或观察2年以上未发现其它疾病者。

1.2.2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2]:证见畏寒喜暖,肢端发凉,轻者伴有麻木,重则疼痛,遇冷则皮色迅速苍白、青紫,继而潮红,得温则上述症状缓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还可见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部分患者在劳累后发作频繁,患指(趾)苍白迟迟不能转红,刺痛明显,且置于热水中而不能减轻。

1.3纳入标准 ⑴患者年龄20-65周岁;⑵患者符合

1.2.2的诊断标准;⑶非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⑷排除合并有各类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疾病;⑸排除精神异常者;⑹未按协议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者;⑺排除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4疗效判定标准 ⑴显效:主要症状及雷诺氏现象消失,对肢端发凉有较好的耐受力,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⑵有效:主要症状及雷诺氏现象减轻,手指耐低温的能力有所提高,但遇冷后或情绪激动时,仍有肤色变化,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⑶无效:治疗前后对比,各方面均无变化甚者恶化。

2 方法与结果

2.1治疗方法 运用艾发元教授的自拟方养血温经汤:当归12g,地龙12g,炙黄芪20g,制附子5g,干姜10g,炙麻黄6g,鹿角胶10g,红花12g,鸡血藤15g,细辛3g。表虚畏风甚者,加炒白术、防风等以固表祛风;若肢端痛甚,可加乌药、香附、三七粉等以理气止痛。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饮酒及食辛辣肥甘。

2.2结果 治疗患者共28例,总有效率达89.3%(25/28),其中显效10例,占35.7%(10/28);有效15例,占53.6%(15/28);无效3例,占10.7%(3/28)。

3 典型病例

张某,女,35岁,工人。初诊(2014年1月2日):患者3年前冬季开始发病,双手疼痛、麻木、局部变色、遇暖减轻,病情反复,近3个月加重。就诊时左手第3指握手时痛,遇冷后该手指肤色苍白、青紫,继而出现右手第3指肿痛,皮肤色红,无肿胀;患者自述平时发作重时伴个别指甲脱落。排除冻疮综合征、手足发绀症,诊断为阴寒型雷诺氏病。查体: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边齿痕,脉沉弦缓。治以温阳散寒。拟用处方,养血温经汤加减:当归12g,地龙12g,炙黄芪20g,制附子5g,干姜10g,炙麻黄6g,鹿角胶10g,红花12g,鸡血藤15g,细辛3g,桂枝10g,白芍10g。日1剂,用文火水煎2次,每次药水沸腾后再煎30分钟,共取汁400ml,早、晚饭后1.5小时口服,共14剂。二诊(2014年1月16日):服药14剂后,患者双手指遇冷变色次数减少,麻木胀痛减轻,怕凉减轻。舌质淡,苔薄白,效不更方,继服上方21剂。三诊(2014年2月8日):双手麻木感消失,颜色转红,怕冷,皮温略高。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拟用养血温经汤14剂治疗,配合参苓白术散合养血活血之当归、鸡血藤、红花外洗。四诊(2014年2月22):患者双手红肿,疼痛基本消失,脱落指甲开始长出。对患者自服药后随访1年,手部症状未再复发,怕冷等症状基本消失。

4 体会

雷诺氏病是一组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阵发性末梢动脉痉挛性疾病,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医学中的“血痹”、“厥证”及“螺疮”、“痹证”,晚期属于“脱疽”等范畴[3]。祖国医学从内经开始就有对痹症的描述,如《内经·博义》将痹症描述为:“痹,……,痛者寒气多也,其不痛不仁者,痛久入深,营卫行涩,经络时疏,则血气衰少,而滞逆亦少,故不痛,不荣,血气不至,故不仁”。在中医经典基础之上,艾发元教授通过30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西医观点,认为雷诺氏病可以归纳称为“脉痹阻”,雷诺氏病肢端一系列的现象与脉痹阻有密切关系。如《素问·举痛论篇》中提及:“寒气客于厥阴之脉...”,艾发元教授指出,本病上述症状的重复出现,正是“脉痹阻”引发和缓解过程的表现。外邪侵犯,邪正交错,进退交加,阳气时郁时通,厥热胜复;邪胜正,入里,阳气被厄,致肢端凉又发白;如正胜,邪弱,阳气达于四肢,病缓,故而肢末转温潮红。通过温阳益气,养血活血,可改善雷诺氏病患者的微循环,缓解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进而缓解动脉痉挛引起的疼痛,乃至诸症消失。

[1]李乃卿.实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368.

[2]陈淑长.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2-337.

[3]刘影,李西中,吕福全.温灸改善系统硬化症雷诺现象1例举隅[J].吉林中医药,2011,31(2):40.

R289.5

B

1004-6879(2016)01-037-02

2015-07-14)

(中医中药栏目编辑:张 健)

猜你喜欢
温经汤舌质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响及其意义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温经汤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