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萍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卫生院全科诊室,北京 101300)
农村卫生院535例老年糖尿病临床分析
陈淑萍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卫生院全科诊室,北京 101300)
目的:探讨农村卫生院管理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管理和治疗的5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满意445例(83.2%)、血糖控制不满意87例(16.3%)、死亡3例(0.6%),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75例(14.0%)、乳酸性酸中毒5例(0.9%)。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适合老年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寿命。
糖尿病;老年人;临床分析;农村卫生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1]。糖尿病在我院全科门诊亦是常见疾病,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随着医疗制度的深入改革,患者诊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慢病的管理治疗逐渐回归到社区健康中心,因此探讨对糖尿病的控制管理,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趋势[2]。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管理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535例,全部建立健康档案,给每个患者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管理治疗5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西太平洋地区(1999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男300例(56.1%),女235例(43.9%);年龄60-95岁,平均69.5岁;老年期发病355例(66.4%),青壮年期开始发病180例(33.6%);2型糖尿病510例(95.3%),1型糖尿病25例(4.7%)。
1.2 初次就诊情况 初诊时无明显糖尿病临床症状265例(49.5%),以心前区不适就诊70例(13.1%),以高血压病头晕不适就诊50例(9.3%),以脑梗塞就诊30例(5.6%),以肺部感染就诊45例(8.4%),以皮肤病就诊25例(4.7%),以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就诊10例(1.9%),农村例行体检发现40例(7.5%)。
1.3 并发症 535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355例(66.4%),大多数患有多种并发症,其中合并高血压215例、冠心病187例、脑梗塞和脑溢血60例、肾病135例、视网膜病变150例、周围神经疾病148例、糖尿病足35例,合并感染100例、高脂血症152例、乳酸性酸中毒5例、低血糖反应55例。
1.4 治疗方法 首先指导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提倡科学合理膳食,注意配合适度身体活动锻炼,如徒步行走、太极拳等。在非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535例糖尿病患者仅口服一种药物的260例(48.6%),选用药物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00例、磺脲类75例、噻唑烷二酮类50例、双胍类35例;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的有155例(29.0%),其中包括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20例,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5例;胰岛素加口服药物治疗65例(12.1%),其中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40例,胰岛素+双胍类25例;单纯注射胰岛素55例(10.3%)。
535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满意,达到空腹血糖控制(<7mmol/L)445例(83.2%);临床治疗不满意,血糖波动不稳定且波动幅度较大的87例(16.3%),其中血糖波动于7-15mmol/L 55例(10.3%)、7-20mmol/L 32例(6.0%);死亡3例(0.5%),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肾功衰竭。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75例(14.0%),乳酸性酸中毒5例(0.9%)。
3.1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障碍或者是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等,从而造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一系列代谢紊乱状态。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在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的同时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明显降低,导致对糖的耐受性降低,因此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在门诊,老年患者往往以糖尿病并发症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患有糖尿病,并且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同时伴有多个并发症。老年糖尿病大多是2型糖尿病,一定要做好科学的膳食管理和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并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争取让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治疗,最终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3]。农村老年患者文化程度大多较低,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采取多种通俗易懂的宣教方法,因此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饮食+运动不能达到满意控制血糖的目的,必须服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首选一种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不能满意地控制血糖,再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时,应根据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必强求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可以略高于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可以更准确地反应过去1-2个月内的治疗效果,是长期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4]。因此,在定期检测老年患者血糖的同时,也应同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3.2 老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①老年患者因为多脏器功能衰退,在选择口服药物时一定要选择半衰期短、对肝肾功能影响小、降糖作用比较缓慢、副作用少、较少发生低血糖的药物,服用时可以从正常剂量的半量开始使用,观察没有副作用后,再逐渐增加剂量。同时,应注意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系统疾病,选择使用多种药物时,还要衡量这些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全面分析考虑,谨慎选择。选择多个药物联合使用时,一般同类药物只能选择一个。②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迟钝,当发生轻度低血糖时,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当使用新的药物时,一定要严密观察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加以纠正。③磺脲类药物适用于β细胞具有一定功能者,禁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原因是该药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可增加患者体重;另外,注意不可同时选择两种磺脲类药物。年龄较大并且有低血糖倾向的患者,不应选择长效磺脲类药物,以防止低血糖现象。④糖适平主要从肝脏系统排出,因此可作为有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⑤双胍类药物比较适合肥胖的患者,但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因该类药物可能导致乳酸性酸中毒,服药过程中一定要严密观察。⑥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或合并多个严重并发症或合并难以治愈的感染时,应放弃使用口服降糖药物,选择胰岛素注射治疗。应选择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药物,使用时注意掌握好剂量,剂量不可过大、次数不可过多,从而减少或避免发生低血糖。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一定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方案。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终大多死于心、脑、下肢血管病变,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控制好血糖,其次是注意心、脑、下肢血管方面病情的控制和发展,严格防止严重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寿命。
[1]Yang WY, Lu JM, Weng JP, et a1.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kl J Med, 2010, 362(12): 1090-1101.
[2]张永建,季建隆,谢成渝,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效果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32-134.
[3]李玲,段春梅,张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2):30-31.
[4]汪贵姣,杨柳,王达莉.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27.
R587.1
A
1004-6879(2016)04-0300-02
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