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凡
(湘潭大学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长沙郡起源初探
张超凡
(湘潭大学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里耶秦简出土以后,长沙郡作为秦朝初年三十六郡之一的传统观点被否定。多种资料显示,长沙郡极有可能是由长沙王吴芮设置。长沙郡出现的前提是该地区在政区划分上发生重大变化,即由洞庭、苍梧二郡演变为长沙一郡;吴芮在楚汉战争之际占领了该地区,有条件进行这一政区变更;长沙之名来源于古越语,而吴芮的势力集团正是越人集团。
关键词:长沙郡;吴芮;里耶秦简;古越语
里耶秦简J1(16)5简正面的文字如下:
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假卒史、属尉: 令曰:“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债。急事不可留, 乃兴徭。”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当传者多[1]。
材料中涉及洞庭、内史、巴、南郡、苍梧五个地名。内史、巴郡、南郡都是郡名,那么相对应的,我们有理由认为洞庭和苍梧也是郡名。正是由于秦代湖南地区有洞庭、苍梧二郡这一说法被学术界接受,所以长沙郡是由秦朝所设置这一观点才会被推翻。
关于长沙郡的设置者,笔者认为应该是西汉初年第一任长沙王吴芮。其原因有三:一是秦汉之际湖南地区行政区划发生过很大变化,这为长沙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二是汉初吴芮实际控制了长沙郡,他有条件进行这一政区变更;三是长沙之名来源于古越语,而吴芮本人属于越人集团。
一洞庭、苍梧二郡演变为长沙一郡
由前可知,秦代在湖南地区设有洞庭、苍梧二郡。汉高祖在册封吴芮为长沙王之时,虽然封了长沙、豫章、桂林、南海、象郡五郡给吴芮,但是桂林、南海、象郡均是南越国的统治区域。至于豫章郡,辛德勇先生《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汉高祖在册封吴芮为长沙王的诏书之中是有豫章郡的,只是册封没多久就又把豫章郡转予淮南王英布,辛先生进而作出推想,认为高帝只云长沙而不云黔中,是因为在此之前政区已经有过调整,即原来的苍梧与洞庭二郡已经合并成了长沙郡。
秦代的洞庭、苍梧二郡到汉初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长沙一郡。而洞庭、苍梧周边的南郡、九江郡、巴郡在秦汉两代均有。秦郡的名称大部分都保留到了汉代,虽然有些郡域会有所变动,但名称大多数都没有变。汉郡是在秦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而长沙、武陵这种完全毫无关联的郡名更替,只能是在秦汉之际,该地区在政区划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洞庭、苍梧二郡名均已经名不副实,从而才改用长沙、武陵作为郡名。
二长沙郡是吴芮的实际控制区域
要论证长沙郡是吴芮的实际控制区域,就要证明以下几点:一,吴芮本人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否则刘邦不可能承认这股势力,并且分封为异姓王;二,吴芮在汉五年时已控制长沙郡,否则长沙郡不可能是由吴芮所置。
《汉书·高帝纪》记载,汉五年春诸侯上书劝刘邦称帝时开头是:“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2]吴芮能够与六位有实力的诸侯王一起劝刘邦称帝,这说明吴芮本人是掌握了一定军事力量的,否则不可能和其余六位异姓王平起平坐。
《汉书·吴芮传》载:“项籍死,上以(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芮,徙为长沙王。”[3]如果汉高祖真是因为梅鋗的功劳大而封吴芮为长沙王,那说明梅鋗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却根本没记载梅鋗的封号,梅鋗本人连侯都没有封到,所以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王勇认为“刘邦在楚汉战争后,违背其分封原则,将军功并不显著的吴芮封在长沙为王,并遥夺南越三郡以予之,实欲利用其在越人中的威望和手下军队习于水战及南方气候的特点,阻挡南越北犯和平定南越。”[4]由此可见,吴芮是有一支军队的。
《史记》、《汉书》在记述项羽封十八诸侯时,都提到了吴芮被封为衡山王,但是《汉书·高帝纪》记载封吴芮为长沙王的诏书中指出:“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5]这就说明,吴芮是被项羽给废掉了的,那么衡山郡也就不会再归吴芮所有。那么吴芮迁往何方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笔者认为吴芮是往湖南地区发展,理由有三点:
第一,若是西汉政府徙封,必定不会建都长沙。
建都临湘并不利于汉政府对于长沙国的管控。因为从长安到临湘的交通十分不便,要先从南郡入沅澧流域,然后经洞庭湖转道湘江,最后到达临湘。定都长沙对西汉政府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麻烦:
其一,中央传命令给长沙国的过程会很慢,影响行政效率。《唐六典》记载:“水行之程:舟之重者,溯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余水四十五里,空舟溯河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沿流之舟则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6]由于唐一里=300步,一步=五尺,一尺≈30厘米,也就是说唐代空船在沅澧流域和湘江流域顺水而行时,每天只能行31.5公里,而汉寿至长沙的直线距离大约有110公里,则水路距离更远。如果按160公里计算,则中央下达的政令从索县传到临湘需要五天,这也就意味着中央的政令在沅澧流域得到执行至少要浪费十天,这样的设置绝对是不符合中央政府的要求的。
其二,孔艳《明清时期湘江长沙段历史地理问题探讨》认为“长沙濒大江,风涛之险难以避之。湘江长沙段属顺直型河段,缺少舟楫湾入之所。如遇水患,导致渡口码头很难泊舟,使得沿岸港口建设成为必要举措。”[7]可见长沙的水运条件并不理想,甚至都没有一个理想的港口。这样的条件虽不利于物资运往临湘,却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临湘城的军事安全,任何敌军想要从水路进攻临湘城其实都很困难。如果吴芮等人有造反之心,拒城而守对中央政府势必会制造极大的麻烦。
综上所述,其实建都临湘城是十分有利于长沙国而不利于中央政府的,所以建都临湘必定是吴芮本人的主意,那么自然也就表明吴芮当时其实已经实际掌控了这一地区。
第二,秦汉之际的临江国并没有苍梧郡。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言汉五年一月分临江国为长沙国,周振鹤据此认为“临江国相当于汉五年时的南郡和长沙国之和。”[8]但笔者认为这是有争议的。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9]既然把义帝迁徙到郴县,那么义帝作为名义上的共主,他的王畿之地还是存在的。从迁徙义帝到义帝被杀之间,义帝的都城在郴县,那么他的王畿之地势必也在郴县附近。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的时候,只是把洞庭郡封给了临江国,而苍梧郡则是义帝的王畿之地。当英布杀掉义帝之后,苍梧郡自然也就成了英布的统治区域,只是没过多久英布背叛项羽,并且被项羽打败,只身逃入了刘邦的大本营。吴芮很可能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趁乱占领了苍梧郡。
那么,《史记·秦楚之际月表》里的分临江国为长沙国又该怎么解释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指分临江国的洞庭郡给长沙国,也就是正式承认吴芮占领洞庭郡这一事实。
第三,临湘城乃吴芮所筑。
按《水经·湘水注》记载:“湘水左迳麓山东,上有故城……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湘水滨临川侧,故即名焉……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临湘城)即芮筑也。”[10]临湘城其实是吴芮受封为长沙王之前所筑。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吴芮本人死于汉五年七月,距其受封为长沙王不过五个月,如果吴芮是在徙封为长沙王之后才筑此城,以当日湖南之地广人稀的情况(《汉书·贾谊传》载《治安策》曰:“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11]汉初长沙国地贫人稀,只有二万五千户,吴芮很难集中大量人力来修筑临湘城),要在五个月的时间内建好一座都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笔者认为吴芮重建长沙城是在受封为长沙王之前,这也就表明,吴芮在此之前肯定就已经控制了这一区域。
三长沙郡之名与古越语有关
关于长沙这个名字的起源,皇甫一弘《谈长沙地名的成因》提出了五种说法:一说得名于长沙星;二说得名于万里沙祠;三说得名于沙土之地;四说得名于长形沙洲;五说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其中,“长之意为祭坛,沙之意为女神”[12]。其中,得名于长沙星和万里沙祠这两说都已经被学术界所否定。
再看得名于沙土之地,《谈长沙地名的成因》记载:“唐大历年间,长沙太守张谓著《长沙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13]历史时期的长沙地区的确是沙土之地,但是这只能解释一个“沙”字,却不能说明 “长”字,所以此说是很牵强的。
再说得名于长形之洲,《水经·湘水注》记载:“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字,为南津洲尾。”[14]除此之外,湘江长沙段再无其他洲记载,由此看来,这个得名于长形之洲的洲只可能是南津洲或橘洲,根据《水经注》记载,这二洲在湘江水位较低时,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如此一来,这延绵数公里的沙洲的确是长形之洲,因此而命名为长沙是有可能的。
但是,长沙作为地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王会篇》记载了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后,周成王大会诸侯、方国的盛况。当时“长沙鳖”是作为方物贡献给周王室的,而这也是“长沙”之名第一次在古籍文献里出现。楚人南下远在这之后,当时长沙在越人的势力范围之内,即便越人也按照“长形之洲”而命名为“长沙”,那读音也会与汉人的不一样。
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指出“楚人自从受封在南蛮地区之后,为了要团结周围的蛮夷,所以很注意学蛮话。”[15]“关于楚国对境内及其周围蛮夷的策略,以及对待他们的基本情况,略如上述。”[16]楚国对境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尊重的,并且保存各族文化。所以楚国南下之后,不会随意更改地名,应该会沿用越人所使用的地名,其所作的改变很可能只是根据古越人的发音将“长沙”音译成了后世的长沙。而长沙之名又恰巧契合了“长形之洲”这一说法,所以后世便以为长沙之名得名于“长形之洲”。周宏伟《释“洞庭”及其相关问题》指出“doengh nding组合起来作为壮语地名词汇,就是红色的平地、坝子之意。”[17]由此可见,洞庭在壮语里其实是红色土地的意思。以此类推,楚国在新征服地区的命名上很可能沿用之前的名字。
《长沙地名的由来》指出“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18]由此可见,“长沙”作为古越语词汇,是有具体的含义的,“长沙”一名来源于古越语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吴铭生《湖南古越人葬俗》指出“古越人的墓葬,大都葬于丘陵地带,且有自身的墓地。”[19]一般民众的墓地都离自己居住的部落不远,所以古越人的聚居地应该也在附近。而且,吴铭生《从考古发现谈湖南古越族的概貌》指出“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这个历史阶段,湖南境内湘东的浏阳、湘北的岳阳、湘中的湘分(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是湘乡,湘分应是作者笔误)、湘南的衡阳、安仁、零陵等地,都有越文化的遗存,证实了这个纵深地带都是古越族活动的区域。”[20]综上所述,古越人的活动区域似乎以丘陵地带为主,岳阳虽然位于平原,但是发现越文化遗存的黄秀桥临近洞庭湖,而洞庭湖在先秦时期面积很小,这说明现在临近湖边的黄秀桥在先秦时期是一个海拔相对较高的地方,否则早已沉入湖底。
所以,笔者认为完全可以作如下假设:古越人住在丘陵地带,而在地势低的地方进行祭祀活动,而湘江两岸地势平坦,古越人完全可能在此进行祭祀活动,甚至古越人有可能就是在橘洲之上进行祭祀活动。
《汉书·高帝纪》中高祖册封吴芮的诏书有这样一句话:“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21]而《汉书·吴芮传》也说:“吴芮,秦时番阳令也,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22]那番君应为何意呢?
番县是吴芮起家的地方,所以最开始的番君可能指番县之君。吴芮被废之后,他有可能被赶回番县,但番县在当时属于九江王英布的辖区。如果是在英布的九江国被项羽灭掉之前,则英布不可能让吴芮到番县。如果是在九江国被项羽灭掉之后,那么吴芮是有可能在番县站稳脚跟,但如此一来,汉高祖封英布为淮南王时就难以将已经封给吴芮的长沙郡转交到英布手中。《史记·灌婴传》记载:“(灌婴)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23]番县属豫章郡,这说明番县不是吴芮所控制的。
从统率的军队来看,吴芮是越人的首领,《汉书·吴芮传》记载:“因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24]如果吴芮跟越人没有一点关系的话,怎么领导越人呢?即使吴芮是汉人,在他领导越人军队之后,也就成为越人集团的军事首领,其所作所为符合百越人的习惯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史记·黥布列传》载:“长沙哀王使人绐布,伪与亡,诱走越。”[25]吴臣欺骗英布,说要一起逃到越地去,这恰恰说明了吴氏父子在越人心目中的地位!否则英布不会相信。当他们统率越人之后,他们就已经是实质上的越人,所以番君之意应是少数民族首领之君,用越语来命名一个新设郡对他们而言可以被更多越人认同!
综言之,秦汉之际,湖南地区行政区划发生过重大变化,吴芮在受封为长沙王之前,实际控制了长沙郡所辖的地区,在调整所辖区域的行政区划时,用了古越语的词语来命名这个新郡——长沙郡。
参考文献:
[1]王焕林.里耶秦简释地[J].社会科学战线,2004,(3).
[2][3][5][11][21][22][2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王勇.汉初长沙国独传五世原因新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李吉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孔艳.明清时期湘江长沙段历史地理问题探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23][2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14]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13]皇甫一弘.谈长沙地名的成因[J].中国地名,2012,(7).
[15][16]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17]周宏伟.释“洞庭”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3).
[18]佚名.长沙地名的由来[J].中国地名,2006,(2).
[19]吴铭生.湖南古越人葬俗[J].南方文物,1995,(2).
[20]吴铭生.从考古发现谈湖南古越族的概貌[J].江汉考古,1983,(4).
(责任编校:余中华)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Changsha County
ZHANG Chaofan
(Department of History,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Changsha county was one of thirty-six counties in Qin Dynasty was denied after Liye bamboo unearthed. Several documents show that Changsha county was very likely set up by WU Rui who was the king of Changsha.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appearance of Changsha county is the major changes in it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that is, two counties, Dongting and Cangwu evolved into Changsha county. WU Rui occupied the area during the war between Chu and Han, who had the power to alter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name of Changsha originated from ancient Yue language,and WU Rui’s forces group was just the Yue group.
Key Words:Changsha county; WU Rui; Liye bamboo slips; ancient Yue language
作者简介:张超凡(1991— ),男,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历史系硕士生。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收稿日期:2015-09-16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6)01-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