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辉
(重庆工商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想改造学生身体的实践*
杨辉
(重庆工商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近代中国在受到外国列强的欺凌中开始寻求救国之路, 身体意识的觉醒成为救国的一种思想指引,军国民教育就是当时身体救国的主要体现,也是当时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途径;为了培养具备战争身体和具有军人气质的人,近代学校采取多种不同的实践途径协同教育来改造学生的身体;在实施军国民教育改造学生身体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实践尝试和实践落实两段历程,这两段历程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军国民教育;身体;爱国;兵式体操
在我国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军国民教育思想一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思想。从清朝末期提倡的国民尚武精神培育开始,军国民教育思想开始在中国发端。任何社会思潮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常有其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法联军、甲午战役、八国联军等接踵而至,中国在军事上屡战屡败的结果,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的条款,使当时的中国被迫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面临国家的分割,激发了中华民族危机意识的觉醒,于是在洋务派以及进步人士的推动下开始求变图强和提倡尚武精神,诚如梁启超所说:“使国民皆具军人之本领,皆具军人之精神”[1]。同时,受到邻国日本教育的启发,在20世纪初,军国民教育正式在中国学校教育中开始实践。所谓军国民,就是培养具有军人素质的国民。军人是具有爱国热忱、优良身体、严明纪律素质的人,身体是军人行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身体成为军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1902年至“五四”运动期间是军国民教育思想在学校实践的初步尝试阶段,也是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想学校实践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军国民教育在学校教育思想贯穿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教育中。不管是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行为方式,而最能体现军国民教育思想在学校实践的教育课程莫不过于体育教育的实践。
1.1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
国家、民族破落激起了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成为近代中国典型的民族精神形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军国民教育虽然是一种具有军事化教育的思想,但其背后的意蕴所彰显的实则却是一种爱国精神。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的观念,让爱国成为各项教育政策的行动纲领,是军国民教育的首要目标。为达成这一任务, 教育当局对各学科的教学要旨均有规定。
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的教育宗旨为“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历史科的教学要义为“在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深知中国文化之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地理科的教学要义为“使知今日中国疆域之大略,五洲之简图,以养成其爱国之心,兼破其乡曲僻陋之见”。《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强调师范生将来有教育国民的重任,“当激发其爱国志气,使知学成以后必当勤学诲人,以尽报效国家之义务”[2]。1912 年11月《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小学校的历史教学宗旨为“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地理教学宗旨为“在使儿童略知地球表面及人类生活之状态,本国国势之大要,以养成爱国之精神。”[2]1915年1月1日,袁世凯颁布《教育要旨》,将民国元年确立的教育宗旨改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3],并将“爱国”列为首项,而且不容有任何的破坏心存在。在读经的教学要旨中亦指出“使儿童熏陶于圣贤之正理,兼以振发人民爱国之精神。”
从近代所制定的教育教学文件、政策可以看出,从清末《奏定初等小堂章程》的教育宗旨、培养师资教育的《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对师范生的要求以及历史、地理的教学规定,一直到民国成立后的小学校历史、地理科的教学,袁世凯颁定的教育要旨中特别强调“爱国”以及规定国民学校在教授各科时宜启发儿童的爱国自觉心可以看出,培养国民的爱国观念已成为近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1.2重视对学生的纪律训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军国民教育的目的在造就军国民,而军国民除了具有爱国的挂念及民族意识外,还必须有团结、严守纪律、勇敢、负责以及刻苦耐劳等精神。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以学校体育政策和规定学生服装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来进行实施。
为了使学生具备军人的气质以及军人的纪律意识,在颁布的教育文件中对于学生的纪律性行为做了明文要求。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凡学生行动坐立、饮食、语言,教习必教以一定之程式方位,毋得哗噪失礼。凡学生出入学堂,教习必教以排习步法,不得纷乱。学生衣履必求洁净,并不得携带玩物食物等入学[4]。”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中规定:“凡教体操者,务使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运动灵活”。1907年《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在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 动作机敏, 举止严肃,使知尚协同、守规律之有益”。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在使儿童身体各部平均发育、强健体质,活泼精神,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5]”。随后1916 年《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中也规定:“在使儿童身体各部平均发育、强健体质,活泼精神,兼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2]总之,清未民初的学校教育对于体操的教授要旨,均是在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动作机敏,举止严肃,以养成尚协同守纪律的习惯,达到服从与纪律的训练,这实则是将学校变为军校,学生改造为军队的目的。
在校园中整齐划一的制服,除了方便校园管理外,尚可达到抖擞精神,达到整齐严肃的效果。《奏定学堂章程》中虽有学生冠服宜由学堂制备发给,以归画一而昭整肃。1912 年7月10日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其中对学生制服也有规定:“寒季穿黑色,帽为黑色, 暑季加白布套,各校可特制帽章,女生着常服,色别与男生同,寒季外罩黑色衫褂,暑季变为白色,十五岁以上着黑裙,各校可特制襟章。”[6]1916年9月又下令:“高等小学以上各校学生均应遵照规程,一律穿用制服,以收整齐划一之效”。可见,这个时期是用严厉的学规来约束学生外在的行为,而且希望通过过统一学生制服来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这与军队统一制服何其相似。
1.3兵式体操设置于学校教育课程
军国民教育注重严格的锻炼以及军事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实施军国民教育最为显著的一件事莫过于在学校体操课程中增设兵式体操。当时体操课程中,兵式体操非但与普通体操并驾齐驱,且有凌驾普通体操之势。在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中规定,小学堂体育课程内容为柔软操和器械操,到了中学堂年满18岁的学生以及师范馆、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每周均设置有2节兵式体操课。但随着随后学制的改变,教授学生兵式体操的年龄逐步降低,直至《壬子学制》的11岁。在1903年以前我国并无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直到1904年时,一些地区才开办了培训体育师资的短期训练班,如湖南的体操研究所[7]。由于近代体育课程进入学校较急,导致体育课程师资培养的无准备性,导致师资来源混杂而且供不应求。由于体育师资的缺乏,几乎各校体操教师多为武备人员(军人)担任。
在近代中国学校体育课程中主要为体操内容,虽然后来体育教材中也加入了游戏、器械等体操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活泼的精神,但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增强军国民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以更好地提高军国民教育的质量。清末民初的体操内容偏重兵式体操,而清末学校多以木枪实施兵式体操,民国以后始拨得少数废枪,在当时所谓“兵式体操”与军队的基本训练无异。以现代体育教育思维来观察,当时的体育教育已经不是一种体育文化的教授,只是为了服务国家而设置一门改造学生身体的课程。再看今天全国中等以上学校所接受的军训课程教育,又何尝不是源自于此。
1.4提倡举办运动会
学校运动会活动,从清末新式教育开始,也是现代体育运动传入中国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从开始单一的学校运动会逐渐扩展到学校与学校之间,再到区域性的运动会,此时运动会可谓热火朝天。如在官立学堂中实施运动会者计有1898 年天津北洋大学堂主办的校际邀请赛,1902 年天津各学校联合运动会,1903 年山东的“烟台闔滩运动会”,1905 年两广学务处在广州举行的校际运动会等[8]。当时学堂中举办运动会的内容根据学堂的层次,内容有所区别,但主要包括团体操、团体舞蹈、兵式体操、团体竞赛、田径比赛和球类比赛几大类组成。因为教育宗旨及体操课程内容均受军国民教育思想的影响,兵式体操遂成为运动会不可或缺的项目,主要包括中队教练和武装竞走两项。
国民政府如此提倡各类学校举办运动会,是基于对运动会的功能与价值认识的结果。此时期举办运动会的宗旨,认为是可以诱起国民养成尚武精神,增进国家军事上的观念并起其竞争之心,所以学校运动会应注重兵操及特殊种类(如拳术、刀棍类) 的运动。而在联合运动会时,各校应注意国技及兵式训练,并主张各校应严守步兵操典的一致性,因为学生练习兵操,可为军人的预备,可助军队少数的不足,群起而捍卫国家,运动会成为实行军国民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之一。
1.5卫生教育在学校课程地位的确立
在学校实施军国民教育过程中,军国民教育固然受到为国家国防服务的目的影响,但服务的基础是学生身体的健康。军国民教育的目的在强身强国,除了实施有形的训练以强健体魄外,凡是可能伤害身体者,亦应竭力地避免,于是开始注重学校卫生。在对于学生健康的学校教育探索中,与健康直接相关的卫生教育成为军国民教育实施背景下促进学生健康的又一途径。
1902年现代柔道的创始人,人称“柔道之父”的嘉纳治五郎在由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支那教育问题》一文,其中对中国的学校教育提出:“中国除了实行全国皆兵之制,使全国学校尽习体操外,并宜多立医学校,考求防御灾疾之道,以保国民身体健康”[9]的建议。1904 年《奏定中学堂章程》中针对学堂建地,特别强调要选择“无碍于品行及无妨于卫生之地,学堂及学生宿舍的管理也应注意卫生,而且要设有[学堂医师视察簿]”[10],即应该有专门的医生值班检查学校的卫生制度。1918年7月教育部举行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会议议决的《高等师范学校规定体育试验案》,特别规定:“注重招生时的身体之检查。”
由此可见,注重学校卫生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以达到保种强国的目的。固然,这种目的似乎并不符合教育的人文精神,但学校卫生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却得以确立。事实上,卫生与个体的身体健康却有直接的关系,卫生教育时至今天在学校教育中仍然不可或缺,是学校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军国民教育思想在清末国势颓危时,经由知识份子的大力鼓吹,舆论的相继呼应后,成为清廷最终采纳的改造身体的政策。“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受欧美等国对军国民教育声讨和谴责的影响,军国民教育一时消沉下去。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更激起了“体育救国”的热潮,而“七七事变”起,为了准备对日长期抗战,学校体育课程始还是被列为培养自卫卫国的良方。
2.1由兵式体操开始改造的过程
中国的学校体育体制始于《壬寅学制》,将学校体育教材内容规定为兵式体操,当时兵式体操的授课对象为18 岁以上的男生。后来颁布的《奏定学堂奏章》、《高等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等不同年龄段的学堂章程中均有兵式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规定,兵式体操训练学生的年龄从起初的18岁降至12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提出中国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奏折中写道:“今中国振兴学务,故宜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尤以明定宗旨宣示天下,为扼要之图。…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拒异说者有二:曰忠君,曰尊孔。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11]奏折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其中将“尚武”作为五大教育目标之一,而且进一步指出:东西各国,全国皆兵……;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而尤时时辅以守秩序、养威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由此可以看出,军国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尚武精神的培养,而尚武精神的培养又主要落实在体操一科。自此,刚刚进入中国学校教育课程的学校体育就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
1912年蔡元培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时提出了当时对学校教育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包括几个方面: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其中,他将军国民教育置于其教育思想的首要内容,并且指出军国民教育就是体育,而体育教授的就是体操一科,这实际上与清朝末期提出的“尚武”的宗旨是相同的。这也是蔡元培主导制定的《壬子学制》的基本构架。如果用今天的教育视野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也即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直到1922年兵式体操的废除,军国民教育之兵式体操在中国近代整整持续了20年,是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源起,对近代中国教育尤其是学校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五四”爱国运动引发国家观念改造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了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会议,实则就是以美、英、法大国操纵的分赃大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没有在协议上签字,原因是将德国所占领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所有。巴黎和会的外交失利,激发了爱国学生的民族热忱,遂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学生在街道上以身体作为武器,在各个大街小巷进行游行,用吶喊、饥饿、跪泣等方式的身体行动,以此来扩大社会影响,从而达到唤醒民众的国家观念、爱国意识,实现救国的目的。自此,身体就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19年5月4日火烧赵家楼事件使学生认识到野蛮的倡议不是一种文化运动,更是一种失去文明的行为。学生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要使五四运动成为一次文明而非野蛮与暴力的文化运动。于是,学生开始对作息时间进行了严格的规制。比如,上海南洋公学每日作息时间规定:六时起身,六时半至七时二十分全体兵式体操及柔软体操, 七时半早餐,八时至九时自修,九时至十一时大礼堂开会,报告总会情形及同学自由发表意见……。然并不是仅只有南洋公学是如此,兵式体操和柔术几乎成为各校共同的自我训练项目。这种规定具有浓厚的军事生活气息,是军国民教育思想的体现。爱国精神形成的学生自律,是学生对于身体认知对于国家观念认识进一步增强的体现,国家的存亡,变成身体存在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此时的身体已不是个体化的身体,因为国家观念意识的强烈变成了政治化的身体。
学生为了达到救国、护国的目的,他们站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来思考学校教育如何救国,他们没有兵器,但他们认识到身体的强大是救国的重要基础。于是,他们要求总统下令全国学校,除了正课外,加授军事训练项目,以达到全民皆兵的目的。这种企图以军国民教育来锻炼学生的身体,从而造就一个机动有力的后援学生部队。以此来看,军国民教育思想并没有因为新文化运动鼓吹的民主与科学而变得散落无痕,而是在中国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继续在学校体制里推动与发展。“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特质将民众的身体与国家存亡的关系做了一次伟大的尝试,使人们认识身体到虽然是自己的,但更是国家的,有国才有家。学生在身体与国家的认识中履行了自己角色的使命与责任,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造身体的过程。
2.3从兵式体操到体育课程形式蜕变改造的过程
“五四”前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仅有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以兵式体操为主,其它的体育项目尚未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当时的体育目的极其明确,就是培养具有战争身体的人,达到抵御外侮救国的目的。但1918年第1次世界大战结束,施行军国民教育的德国战败,使许多中国人感到军国民主义没有前途。在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中,军国民教育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谴责。所以,“五四”后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发生了大的改变,首先是取消了兵式体操课程,也即是对军国民教育体育课程的废除。在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以后,1923年6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同时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更加丰富,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都在其中,具有现代体育运动文化特征的体育课程体系开始确立。在这些设置的体育课程内容中尤以中国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的目的极为注目。武术教材内容包含有拳术、角力、摔角、武术、刀、枪、棍、攻守法等类别,这些运动项目均被视为具有自卫卫国的功能,担负着“体育救国”的使命,表面上军国民教育思想已日渐式微,而在潜意识里并未完全消除,因为中国武术含有尚武精神以及肩负救国使命的特质。
1929年4月16日,国民政府颁布了《国民体育法》,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公布的第一个体育法,也是中国最早、层次最高的体育法令。该法确立了国家体育政策,同时也阐明了学校体育和军训课程在学校体育目标的地位。此法中将军事训练与学校体育课程同等对待,并写如法律体系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与军事训练目的与目标的一致性,也表明学校体育的政治化、军事化功能,军国民教育思想还在政府教育宗旨下衍生,并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尤其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了配合战争的需要,学校体育改造学生身体、增强体魄、军事训练来培养有力的后援部队的目的尤为突出。1941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修正体育法》,对体育教育目标设定为:国民体育之实施,依据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锻炼国民强健体格,培养民族正气,达到全国国民具有自卫卫国之能力为目的。由于适逢对日抗战,体育教育目标重点在于“锻炼体格”和“民族正气”, 以达到“自卫卫国”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为任务,而最终确是为了达到保家卫国目的。1945年抗战结束后,1947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在教育文化专节中的规定,确立了“健全体格”是为我国以后体育教育的核心概念。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开始逐渐从显性的政治属性得到剥离,基本脱离了军事化的色彩,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方向发展。
从1922年新学制中兵式体操的废止到体育课程名称的确立,但同时又加入了军事课程一项,并与体育课程同时在场,看似兵式体操已经废除,但军事课程的设置已经难掩其目的性,成为了“兵式体操”的化身,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变换了一种形式而已,同样履行着军国民教育思想的任务。战时体育政策设定了体育的政治功能,使学校体育价值单一并违背了体育文化与人的关系的一般规律,但它对学校体育地位、体育教育体制确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五四”前后学校体育课程的蜕变以不同的课程内容来改造学生的身体,均是在受到军国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完成的。
2.4以举办全国运动会和参加国际国际运动会引导改造的过程
近代学校体育工作中,除了教授体育课程来改造学生的身体以及培育尚武精神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军国民教育课程就是举办运动会。从最初的校内运动会到校际运动会、区域运动会到全国运动会,甚至以国家代表队形式参加国际性运动会,其中表达的无不是借助运动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
从1910年近代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始,一直持续到1948年期间,民国时期断断续续举办过共7届全国运动会。民国时期的全国运动会主要是照搬欧美的模式,设置有田径、篮球、排球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早期的全国运动会是由基督教青年教会组织为主,由于受到“五四”运动后反教运动兴起的影响,在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及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之后,中后期才逐步由中国人自己组织举办。国民政府于1928 年北伐统一全国后,1929年公布《国民体育法》,并随即于1930年举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这是首度由政府主办的全国运动会,而政府透过举办全国运动会的过程,引导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其欲改造学生身体成为政治化身体的过程。
如果当代的全国运动会是为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服务为目的的话,那近代的全国运动会举办的目的则体现为以强身报国为目的,全国运动会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军国民教育的阵地。戴季陶于第四届 (1930年) 全国运动会开幕训词中指出:“有健全之体魄才有健全之精神、健全之国民,始成就健全之民族,亦唯有健全的民族而后创造健全之文化,纵览古今未有国民疲弱委靡而其文化能发扬昌大,其国族能独立自存者”。同时,蒋介石在开幕训词也指出:“国人体质不够坚强,体育不受重视,并影响至智育及德育的发展,因此呼吁国人要培养健全民族体格,进而达成民族独立,国民革命的目的”。而在第六届 (1935 年) 全国运动会上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开幕致词中指出:“自古以来国家之盛衰关乎人心之振靡,人心之振靡,视乎体格之强弱。吾人如欲体魄健全、精神焕发,则非平时锻炼身心,发展体育不为功。国民体育应以大众普遍为目的,政府举办全国运动会,原为提倡之一道,使全国国民体育平均发展,庶几蔚成风尚,人心为之一振,挽救国难,复兴民族,实基于此”。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不仅在于强身健体,更担负着强国强种、拯救民族的重任。除了举办全国运动会以外,国民政府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声誉,振奋民族精神,也开始参与国际性运动会。
中国首次参加规模较大的国际性比赛是1913年2月1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正式参加奥运会是在1932年的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当时仅有刘长春一人参加了100米和200米的比赛,虽然未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确是中国进入奥运会赛场的开端之行。国民政府参与这些国际性的运动会是以政治化的目的为前提的,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第三届1917年在日本东京举行,旅日侨生数百人群集到车站欢迎国家选手,欢声雷动,异国遇同胞,其一种观爱之情状,实不可言喻。每当开幕典礼选手绕场时,国旗飘扬于空中,场内国人 (华侨) 无不鼓掌欢迎,可见其恋爱祖国的心情。但随着赛程结束,锦标落入他国之手,国人视此为国家之辱。1927年第八届因田径及游泳两项竞赛未能得分,更被认为是国家民族名誉的损失[11]。连续的国际赛事失利,使国民感到非常不满意,导致国民对于民族的失落以及民族危机感增强,也使“体育救国”的期望落空。而同时中、日两国之间对峙的情况下,令原本处于国际地位不佳的中国人,更加感到危机四伏而不安。因此,当时中国参加国际性运动会的锦标主义强烈,夺得锦标被视为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耀,未能夺得锦标则视为是国家民族的失败,可见当时体育救国社会心理何等突出。
奥运会作为世界各国竞技体育文化展现的平台,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国民政府参与奥运会的目的是希望运动会能荣耀国家,提升国际地位,以体育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向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以获得锦标来提升国际地位。即使未能获得锦标,也能凝聚全世界中国人的爱国心,促进民族团结以保卫国家完整、民族独立的目的。
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想虽然在轰轰烈烈的学校实践中实施了20年,而其后又在学校蜕变了形式实施了20几年,虽然,它的夭折代表了军国民教育的失败,但军国民教育却对当时中国社会、学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学校体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军国民教育强化了国民的爱国观念。军国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出发点是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华民族遭到列强欺凌、面临民族灭亡边缘时中华民族寻求救国道路的选择。军国民教育在清末明初的主要体现为尚武精神,提倡武术强体乃至强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民国时期,将国外兵士体操引进学校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军人气质和准军人素质,以随时奔赴战场,抗击外敌。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只有具有爱国的人才能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其次,军国民教育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身体意识。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身体文化,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就是华夏民族对身体的关注,也是一种身体改造的过程。但中华民族的身体意识几千年来讲究的是自我的协调与统一,我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中国传统身体文化的写照。但近代军国民教育同样是以改造人的身体为出发点,但此时的身体改造已经超越了自我,它与民族生存紧紧相联,身体不但是自己的,也是国家的。此时,中华民族身体的功能不只是个体生命的延续,而是民族救存的“武器”。
再次,军国民教育促使了中国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想是近代中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战时中国危机意识觉醒的重要社会思潮。尽管军国民教育在学校的实践存在诸多弊端,但一系列围绕军国民思想所建立起来的教育体制对后来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学校体育方面。比如体育课程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变革、体育教育目标确立、体育课程体系完善、学生运动会举办与发展等,都为今天的学校体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历史的车轮一直在滚滚向前,历史的发展注定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弊端。但历史是不能绕过的,只有正视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才能使今天的中国学校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军国民教育下的学校体育改造学生身体成为政治化的身体,用纯粹的军事教育方式,而忽略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教育途径的教育价值。但今天的学校体育仍然在继续改造着学生的身体,但这种改造不是仅建立在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上,而是建立在人文观的基础上,是建立在生命本体需要以及体育具有的教育价值立场上进行的,这或许就是近代军国民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实践带给今天中国学校体育的重要启示与反思。
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想在早期(主要指“五四”运动前)进入学校时,当时学校采取了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而这种爱国意识的培养是以身体的改造作为主要的实践方式。比如当时建立起来的纪律训练制度、卫生教育制度、兵士体操课程训练等教育措施。但在“五四”运动后,军国民教育思想开始走向没落,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开始慢慢丰富起来,学校体育课程成为改造学生身体的主要途径。但研究后发现,虽然形式蜕变,但军国民教育思想其实一直都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兵士体操、武术、运动会一直切合军国民教育目的的教育途径依然沿袭,并没有因为形式的蜕变而变得散落无痕。
[1] 吕继光,陈英.武术竞技化过程中的观念变化[J].体育学刊,2002,9(2):47-52
LU J G,CHEN Y,CHAO S H.Changes on the Conception of Wushu in the Process of Emulation[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2002,9(2):47-52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SHU X C.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History Data[M].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1981
[3] 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ZHU Y X.Chinese Modern Schooling System History Data(the Third Episod)[M].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83
[5]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QU X G,TANG L Y.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History Data[M].Shanghai:Shanghai People Education Press,1991
[6] 临时教育会议日记.教育杂志-特别记事[J].1912,4(6):6
Temporary Education Conference Diary.Journal of Edu-cation Special Note[J].1912,4(6):6
[7] 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Editing Group.Sports History[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6
[8] 俞宏.中国近代早期的一次大型运动会-两广学务处校际运动会[J].体育文史,1993(3):35-36
YU H.A Large Games in the Early China Modern-School Game between Guangdong and Guangxi[J].Sports history,1993(3):35-36
[9] 嘉纳治五郎.支那教育问题[N].新民丛报,1902-12-1(23)
JIA N Z W L.China Education[N].Xin Min Cong Bao,1902-12-1(23)
[10] 孙艳魁.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下卷)[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SUN Y K.Study o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Past Dynasties[M].Hubei:Hubei Education Press,1994
[11] 三联书店编辑部编.东方杂志总目[M].北京:三联书店,1957
Sanlian Book Store Edit.Eastern Miscellany“Zong Mu”[M].Beijing:Sanlian Book Store,1957
责任编辑:田静
Practice in Improving Students’ Health in Modern Military Ideological Education
YANG Hu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In modern times, under humiliation of foreign powers, Chinese began to seek salvation of China, Chinese started to focus health consciousness, which became a guidance ideology of saving China, and military education was a kind of embodiment of healthy salvation of China and was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saving China at that tim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people with physical and military quality, modern schools took different practical ways to transform th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litary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in such two stages as practical healthy test and healthy practice, the two stages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in China.
military national education; health; patriotic; military style gymnastics
10.16055/j.issn.1672-058X.2016.0005.024
2016-02-05;
2016-04-01.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2014-GX-008).
杨辉(1976-),男,四川邻水人,副教授,从事学校体育与体育社会学研究.
G812.9
A
1672-058X(2016)05-0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