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的颠覆性技术成长过程研究

2016-03-24 01:27许泽浩,张光宇,廖建聪
中国科技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演化过程



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的颠覆性技术成长过程研究

许泽浩,张光宇,廖建聪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从颠覆性创新概念出发,总结了颠覆性创新市场化过程中的特点,探讨了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SNM)视角的颠覆性技术的成长过程,论述了颠覆性技术由技术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市场的建立、市场的扩大和范式的形成五个阶段,实现产业化的过程。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战略生态位管理;演化过程

1颠覆性创新的意义

哈佛大学Christensen教授研究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展竞争时,将创新分为维持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1]。总体上说,维持性创新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寻求主流技术的改善,提升产品的功能以便能以更高的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而颠覆性创新并未将目光集中在产品现有主流属性上,而是通过缩减产品的功能或通过新技术强化产品的其他性能,以体积更小、操作使用更简单、成本更低廉但起初在主流技术上功能较低端的产品,吸引当前市场上的低端顾客或新顾客,继而通过更快的加速度改进技术,逐步替代原产品,最终占领主流市场。

颠覆性创新出现后,众多学者对其特征做了大量研究[2]。根据众多学者的总结并结合案例,笔者认为颠覆性创新随着市场化的过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性,这也正是本文基于讨论和研究的颠覆性创新的基本概念:①创新性。颠覆性创新在市场原先需求的主流属性方面一开始无法与市场的主流技术相媲美,但与市场的主流技术相比却拥有明显的创新特性,包括成本低、体积小、携带方便、易操作或安全等特性。本文认为这是颠覆性创新最主要的属性。②低端性。颠覆性创新一开始发端于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其进入市场时在技术的主流属性及使用客户群上均体现出低端性。低端市场的产生与市场的主流技术性能过剩有关,新市场的产生与主流技术无法满足市场的某些辅助属性或个性需求等有关。③加速成长性。颠覆性创新进入市场后,在市场和技术的驱动下,呈现出更快的更新与完善的成长特性,这也是颠覆性创新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特性。④侵蚀性。颠覆性创新立足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后,将逐步显现出其蚕食方式的侵蚀性,随着技术创新加速进步,不断由低端市场向主流市场进行拓展。⑤颠覆性。随着颠覆性创新的侵蚀,不可避免地将与维持性创新产生正面竞争,此时颠覆性创新将呈现明显的颠覆性,抢占主流市场并将维持性创新逼退至高端市场,甚至彻底退出市场,最终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并发展形成产业化。

2基于SNM视角的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

颠覆性创新的演化过程,其实就是新技术应用推广的过程。然而许多时候看起来很有前景的新技术,在其迈向市场的过程中,却频频夭折,这是因为新技术在商品化和产业化时需要面对许多问题。因此,对颠覆性创新的研究迫切需要打开演化过程的“黑匣子”,打通技术创新向市场化、产业化各个环节间的障碍,跨越R&D到市场的“死亡之谷”。

战略生态位管理(SNM)主要是指构建一个受保护的空间(创新系统),通过生产者、研究者、用户、政府和其他组织执行者渐进的实验和学习,对新技术进行选择、培育、孵化,并顺利地将它推向市场,进而在全社会推广,从而实现新技术产业化、社会化的一个管理过程[3]。 SNM从生态位的角度研究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过程,认为新技术在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两次跨越“死亡之谷”,第一次是跨越技术生态位向市场生态位之间的“死亡之谷”,实现“一次跃迁”;第二次是跨越市场生态位向范式生态位之间的“死亡之谷”,实现“二次跃迁”。第一次跃迁新技术成长为成熟技术,在市场生态位上形成新的技术体制;第二次跃迁由技术体制扩展为社会技术愿景,形成产业化,推进社会进步[3]。

Weber等[4]、Kemp等[5]提出SNM包括五个步骤:①技术的选择;②实验的选择;③实验的建立和执行;④实验的扩大;⑤保护的撤离。Hommels等[6]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五个步骤的理论:①技术的选择——选择具有成长前景的新技术;②实验的选择——设计实验并介入相关人员和政策支持;③实验的建立——解决技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技术、资金、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问题;④实验的扩大——将新技术从技术生态位推向市场生态位;⑤根据新技术的需要逐步撤销保护。

3基于SNM视角的颠覆性创新演化过程

根据SNM实施的五个步骤过程以及颠覆性创新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颠覆性创新的演化过程可相应分为五个步骤:①技术选择。选择一项简单便捷、有创意、低成本的新技术,新技术具备适应现有的体制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与变化中具备快速创新与改进的特性。②市场选择。寻找主流技术未能满足或过度满足的市场区域,进入该技术市场领域的边缘市场或低端市场。③市场建立。尽早解决颠覆性创新进入市场后的经济、社会和网络的相关问题,并在当前市场需求的主流性能上以较低的成本和超越主流技术发展的速度迅速接近甚至超越当前市场的主流技术,逐步使颠覆性创新的原有创新特性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需求。④市场扩大。颠覆性创新立足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后,逐步进行技术的扩散,并与维持性创新展开正面竞争,实现市场的不断扩大并最终侵蚀原主流技术的市场。市场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位从技术生态向市场生态位的转变。⑤范式形成。颠覆性创新最终将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并发展形成产业化,维持性创新最终被逼向高端市场或退出该市场。范式的形成实现了颠覆性创新技术从市场生态位向范式生态位的转变。

3.1 技术的选择阶段

(1)新技术的研发者。在颠覆性创新中,虽然新兴企业最终会颠覆领导企业,但从技术的起源看,颠覆性创新技术可能是由新兴企业研发出来,也有可能是由领导企业研发出来。而且在现实的许多案例中,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发明者往往更多是领导企业。例如当14英寸的磁盘驱动器占据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时,领先企业CnotorlData公司和Mmeorxe公司的工程师们率先在公司内部设计了8英寸磁盘驱动器,而8英寸产品出现在市场则是两年后的事情了[7]。

(2)新技术的性能。产品的性能由众多方面构成,主流顾客需要的主流性能往往是产品总性能的二三方面,而产品性能的其他方面在主流市场上可能不受重视。颠覆性技术一早进入市场时,其满足主流市场的主流性能方面往往不如原产品。

新技术承载的产品普遍拥有简单等创新属性,如体积小、成本低、携带方便等。MP3的成功,正是利用了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特点与较低的价格颠覆了以高音质占领市场的CD技术[9]。

(3)领导企业往往放弃新技术。当颠覆性创新技术产生之后,并非一眼就能将其识别出来,相反在许多情况,即使在大型成熟企业,颠覆性创新技术依然被束之高阁。许多案例表明,在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研发上,领导企业并不落后于新企业,但最后颠覆性创新技术在市场上形成颠覆时,往往领先企业处于落后地位。这其实与领先企业按照传统持续性创新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新技术是有关的。例如,在希捷公司销售部向市场的主流顾客个人计算机分部和制造商那里测试新出现的3.5英寸磁盘驱动器时,IBM公司却对3.5英寸驱动器不感兴趣,原因是虽然体积小但只有20兆容量,这与他们正在寻找容量能够达到40~60兆的驱动器相差甚远[8]。实际上领先企业在颠覆性创新技术出现时,按其常规的程序向市场做了相应的测试,最终得到难以预料的错误结果,于是放弃了该项目。

(4)新技术选择者往往是新兴企业。相对于领先企业要充分考虑利润和主流客户,新兴企业更多是为了生存,他们在极高的风险下,更容易选择一开始利润较低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因为这使他们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小。而此时他们所处的地位是市场的低端或者很小的新的利基市场,他们需要向任何有潜在兴趣的客户进行销售。例如,1985年前期,Seagate公司作为IBM磁盘驱动器的主要供应商,5.25英寸的磁盘驱动器是当时市场的主要产品。当该公司的工程师制造出3.5英寸的磁盘驱动器时,销售部门经过测试得出市场值不足5000万美元,于是放弃了该项目。 但Seagate公司前雇员工程师联合其他5.25英寸驱动器生产商成立了新公司,积极投身3.5英寸磁盘驱动器的开发,产品的存储容量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结果在1994 年新公司和另一家3.5英寸磁盘驱动器厂家Quantum 公司的年度总收入超过了50亿美元[10]。

3.2 市场的选择阶段

(1)出现新技术系统的首批推动者。首先出现的新技术系统的推动者是新技术的发明者,他们通常是目前市场领导企业的工程师们,如14英寸的磁盘驱动器在被8英寸的驱动器颠覆时,8英寸驱动器的主要制造商Micropllis公司的缔造者,就是来自14英寸驱动器制造商Pertec公司,这些工程既是技术的发明者,同时也是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推动者,但往往他们却是目前主流市场上不受重用的工程师。例如:3.5英寸驱动器的主要制造商康纳公司的创始人是来自最大的两家驱动器制造商希捷公司和MiniScribe公司不受重用的雇员[7]。这批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推动者对于颠覆性创新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他们是发明者、推动者以及首批坚决的拥护者,他们具有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坚定信念,而这正是颠覆性创新推动者所必需的。

(2)寻找狭小生存空间和应用价值。颠覆性技术一开始并不是就得到市场的青睐,特别是早期在得不到主流市场接受时,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动者们不得不为其产品寻找任何愿意购买该项技术产品的用户,在摸索的过程他们只能寻找边缘市场或新的利基市场。在不断试探市场的过程中,寻找到新技术赖以生存的狭小空间。然而也正是在此时,颠覆性创新产品逐步找到了未来能在市场产生的相应应用,使其在边缘市场或新市场得以立足。8英寸磁盘驱动器直到体积小的PC机占据市场后才受到广泛欢迎,而体积更小的磁盘驱动器后来找到了笔记本电脑厂商[7-8]。

3.3 市场建立的阶段

(1)学习并解决组织上的障碍。作为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推动者,在技术刚立足市场时将面临诸多困难。处于低端市场中的新技术所获得的利润空间较低,新兴企业处于这样一种竞争环境下,公司必须集中组织必要的资源和能力以克服颠覆性创新在技术和组织上的障碍,形成与其运行环境相匹配的能力、组织结构和成本结构。因此新兴公司必须努力调整公司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即实施有效的组织学习。一般而言,需要建立全面的创新管理模式,既要用组织愿景和价值体系凝聚员工,又要发挥每个员工的主人翁作用;同时,企业要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在原有组织中建立具有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组织[8]。还有就是当前的技术体制适用于主流技术,颠覆性创新要解决适应现有技术体制的障碍。例如:液压挖掘机最先出现在市场时,由于面对与主流市场不同的顾客,他们采用了和传统销售方式(原有缆绳挖掘机采用厂家订购与专业代理)完全不同的渠道,通过拖拉机和工具商店等推销[9]。

(2)技术加速进步。这是颠覆性创新技术得以颠覆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颠覆性创新演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李善友在其《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中提出,“技术的加速进步”是颠覆性创新的本质原因[10]。

(3)技术进步动力来源于市场拉动和研发推动。颠覆性创新在此阶段加速进步的动力来源于市场拉动与技术研发推动。在低端市场之上有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市场,而进入这一市场他们只需要将技术提高一点点。此外,在主流市场被垄断竞争后,进入该领域的成本高、风险大,因此将有大量的新兴企业渗入低端市场,大量企业的竞争将使得颠覆性创新得到更快的改良,进而吸引更多顾客[11]。

(4)构建网络。构建网络是颠覆性技术跨越市场生态位的重要手段,颠覆性创新必须通过上下游的纵向网络与同行竞争的平行网络,迅速成长并取得优势。当颠覆性创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外部环境将成为企业不可忽略的因素,企业将通过价值网络、销售网络等组成庞大的、网络状的系统,同时又要面对互补性的上下游企业,以及无数平行的同行竞争对手,他们彼此之间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关系[10]。同时,外部环境包括政策和文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有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中国,相对手机来说,作为低端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小灵通经历了初期占领低端市场的成功之后,却在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存在原有的技术缺陷,另一方面与中国的政策有相当大的关系[9]。

3.4 市场的扩大阶段

(1)颠覆性创新技术显现核心竞争力。当颠覆性创新技术在以比主流技术更快的速度得以改善后,产品的主流性能(进入市场初期比主流产品低)接近或达到主流市场所要求的性能时,颠覆性产品的其他性能(或者说是当初借以立足边缘市场的属性)立即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甚至一跃成为市场同类产品的主流性能。这样,主流市场的用户最终将选择原来拒绝过的颠覆性产品,进而颠覆性创新技术也逐渐走向主流市场,侵占领先企业原来占领的市场。

(2)市场的颠覆性侵蚀。颠覆性技术产品发展到此时,很难避免要与主流技术产品进行直面竞争。倘若在一开始认为颠覆性创新的边缘市场或新市场的规模和利润都不足以令领先企业重视,那么在此时,颠覆性创新技术对市场占有率已然接近甚至达到主流技术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例如,1968年液压挖掘机的铲斗容量达到了管道承包商的性能要求,1972年达到建筑承包商的性能要求,1980年达到大型挖掘工程的性能要求,在每个时段都在相应的领域与缆绳挖掘机展开竞争,并以其独特的颠覆性创新属性击败了缆绳挖掘机[9]。

3.5 范式生态位的形成

(1)产业化的形成。随着颠覆性技术的成长和快速适应新环境,颠覆性创新技术将会在某一时刻开始与主流技术的核心市场的正面竞争,并开始取代现有的技术产品。此时在位企业一般选择两种策略。一是留在现有市场上与新兴企业展开竞争;二是利用技术研发向更高端的市场退让[10]。无论哪种情况,新兴企业此时已成长为足以领导企业竞争的实力,并且其在颠覆性技术上的研发和销售取得先机,在制造成本和商业模式上形成了不可超越的优势。因此,最终的结果是领先企业在原先占有的市场越来越小。颠覆性技术在某一时刻一定会超越某个限制,从满足最初的利基市场转移到更广阔的市场,随着功能的发展或是成本的降低、技术的持续创新,颠覆性技术就将扩散到更大的、更多的主流市场中,最终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取得市场的主导地位。

(2)社会愿景的形成。随着颠覆性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新技术最终取代旧技术占领主流市场,社会技术体制在经历了系列的变革和颠覆之后,最终形成新的社会技术体制,并在一段时间内维系着技术与社会的协同演化,推动着新技术社会愿景的发展。

4小结

颠覆性创新技术在经过技术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市场的建立、市场的扩大、范式的形成几个阶段后,进入产业化。其在微观路径上完成“技术→产品→企业→产业”,在技术体制的中观路径上完成“技术体系→企业群体→产业集群→区域发展”,在产业创新的宏观路径上完成“生态位→社会技术体制→社会发展愿景”,完成了颠覆性创新成长的路程。加强对颠覆性技术成长过程的认识,有利于新兴企业在开展颠覆性创新顺利跨越由技术进入市场,由市场进入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政府根据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过程适时开展政策扶持、适度实施保护,对促进颠覆性技术市场化、产业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CLAYTON M.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Boston,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2]THOMOND P,HERZBERG T,LETTICE F.Disruptive innovation:removing the innovators,dilemma[C].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2003.

[3]张光宇,谢卫红,刘艳,等.战略生态位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WEBER M,TRUFFER B.Experimenting with sustainable transport innovations:a workbook for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M].Enschede:Universiteit Twente,1999.

[5]KEMP R,RIP A,SCHOT J.Constructing transition paths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niches[J].Path dependence and creation,2001(8):269-299.

[6]HOMMELS A,PETERS P,BIJKER W E.Techno therapy or nurtured niches? Technology studi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radical innovations[J].Research policy,36(7):1088-1099.

[7]宋建元.成熟型大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途径[D].杭州:浙江大学,2005:66.

[8]孙启贵,汪滢.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4-7.

[9]陈继祥,戴芳,王家宝.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60.

[10]李善友.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6.

[11]郭政.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机理与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66-68.

(责任编辑沈蓉)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SNM Perspective

Xu Zehao,Zhang Guangyu,Liao Jiancong

(Management School,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From the concept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marketization process,discussed disruptive innovation evolution mechanism based on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And it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choice of technology,choice of market and establishment of market,expansion of market,enlargement of market and 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which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Disruptive innovation;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Evolu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许泽浩(1981-),男,广东饶平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5-04-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SNM理论的颠覆性创新路径与机理的研究”(71173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SNM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及其绩效研究”(13YJC630101)。

猜你喜欢
演化过程
模因论视角下韩语“먹다”表“喝”动作演化过程研究
时间非齐次二态量子游荡的演化过程分析
煤层群重复采动卸压瓦斯储运区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降雨循环条件下高切坡稳定性演化过程及预测方法
知识建构社区中生成性角色的演变过程分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化过程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
基于耗散结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演化分析
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的网络舆情分析
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及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