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兴中医文献学治学方法举隅*

2016-03-24 08:57杨向真刘佳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医籍文献学医书

杨向真,刘佳玉,万 芳△

(1.辽宁省辽阳中医药学校,辽宁辽阳 111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马继兴中医文献学治学方法举隅*

杨向真1,刘佳玉2,万 芳2△

(1.辽宁省辽阳中医药学校,辽宁辽阳 111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现代中医文献学科的奠基人马继兴教授在其长期的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这些方法精当实用,足兹借鉴。故总结归纳其中的广集甄用、溯本求源、梳理脉络、比较分析、图表示意、旁征博引6种具有代表性者,并举例简要说明。

中医文献学;治学方法;马继兴

现代中医文献学科的奠基人马继兴教授,在其长期的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过程当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模式。在研读马继兴的学术著作时,深感其许多治学方法精当实用,足兹借鉴,今列举几点,略窥管豹。

1 广集甄用

马继兴精于搜集、利用资料,“广集甄用”是其治学的基础。所谓“广集”,是指他搜集资料的范围非常广泛。研究课题不仅要查阅大量的医学文献,还要检索医学文献之外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从中搜剔有价值的信息。“甄用”是说他善于甄别、利用资料,即从搜集来的资料中发现有用者,并恰当利用之,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1956年7月在《新中医药》杂志上发表的“汉代及汉以前非医学文献中有关预防医学的记载”[1]一文,就征引了《书经》《淮南子》《韩非子》《春秋左传》《吕氏春秋》等10多篇古代文献中的涉医内容。还在文中引用了《书经》中的“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意为:若赤足走路而不看地面,足部就不免于受伤)一句,来举证古人的预防医学思想。能在这样看似平常、近似生活常识的文字中发现其医学内涵,将其甄别出来,并阐发出医学意义,需要工作的细致和专业的素养。

2 溯本求源

溯本求源是马继兴文献研究的前提。无论从事哪项课题的研究,他都要首先考察该研究对象最早的历史记载并追溯到其源头,做到正本清源。如对于“神农”的研究,他在《神农药学文化研究》一书中首先追溯先秦文献对于神农炎帝的记载,像传世的先秦文献如《周易》《礼记》《国语》《管子》,辑佚的先秦文献如《世本》《文子》《尸子》,出土的先秦文献如《竹书纪年》等[2],都要仔细考察,综合分析。

又如对于“药膳学”的研究,他在《中医药膳学》一书中,亦是首先列举《周礼·天官》中的医官制度与“食医”的职责,继而考察先秦、两汉时期古医书中的药膳食疗内容,包括《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出土医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方论》等传世医书,以及《神农食禁》《扁鹊食禁》《养生论》等亡佚医书及保存于其他古籍中的佚文等[3]。

3 梳理脉络

中医古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加之流传久远,代有翻刻,致使现存古籍版本错杂,优劣难辨。有鉴于此,上世纪70年代,马继兴开始对一些重点古医籍版本的流传、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梳理,1987年出版了《经典医籍版本考》一书。其中系统梳理考证了《素问》《灵枢》《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藏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共11种重点古代医籍从古至今版本的流传与演变情况[4],并分别制成图表,加以展现。梳清理顺这些古典医籍的传承脉络,可以全面了解其发展演变过程,这不仅有助于鉴别比较版本的优劣得失,也有益于分析研究中医学术的传承发展情况。

马继兴对重点医籍版本的梳理为中医文献学科的后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梳理脉络的方法也成为其文献学研究的窍门。

4 比较分析

将研究材料进行比对分析可以提示差别,展现异同,突出特点,区分优劣,有助于发现问题,以利于深入研究。比较分析是马继兴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他在《中医文献学》一书中列出的“《本草纲目》初刊本与三类刊本系统对照表”[5],是将《本草纲目》的初刊本“金陵本”,与“江西本”“武林本”“南京味古斋本”3种版本,分别就“版行时代”“主要序跋”“文字内容”“药图”“附刊医书”等项进行比对,而使各版特征跃然纸上,一目了然。

又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考察清代北京“乐家药铺”自铸针灸铜人的情况,曾先后访查了“乐家老铺”名下的北京同仁堂、上海达仁堂、济南宏仁堂、天津达仁堂等多地老药店收藏的针灸铜人,并在《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一书中,对这些铜人的质地、规格、形态、穴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比较记述[6]。这些细致入微的比较研究,充分体现了马继兴辛勤不倦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

5 图表示意

在马继兴的文章和著作中,经常能够见到各式各样的图表,用于说明不同的问题。运用图表示意,简明直观,易于理解,是其学术著作中的一大特色,其运用图表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不便用文字表述的古籍版本特征。如以图示来展现各种古籍书口的形态;二是针对繁杂的版本传承系统,如以图示来展现《伤寒论》三大刊本系统的传承情况;三是针对复杂的文献形成过程,如以图示说明《证类本草》文字组成中的层层叠加情况;四是针对需要列表说明的文字内容,如以图表说明《一草亭眼科全集》各卷的组成情况。

灵活地运用图表,可以将难于用文字描述清楚的内容直观明了地展现出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乃以简驭繁之法。

(本图截取自《中医文献学》第349页)

6 旁征博引

马继兴撰文著书常常引经据典,运用大量翔实的证据来论证观点,说明情况。如上世纪80年代,他在所撰“宋代的药商”一文中,为介绍宋代民营药商、药铺的发展情况,就引用了《岁时广记》《梦梁录》《入蜀记》《四川记》《益州记》《武林旧事》《铁围山丛谈》《老学庵笔记》《东京梦华录》等20余种古代文献[1]。

(本图截取自《中医文献学》第124页)

又如在《马王堆古医书考释》一书中,在训释“五十二病方·诸伤”原文“一方,以男子洎傅之,皆不瘢”时,认为“洎”应为“人精”,即男子精液。并转引了《证类本草》卷十五“人精”条引《肘后方》佚文“又,速愈瑕痕。以人精和鹰矢白,日傅上,痕自落”和引陶弘景佚文“人精,和鹰矢,亦灭瘢”,以及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六下“瘢痕无问新旧必除方。以人精和鹰矢白傅之”[7]等多种文献记载,来佐证精液入药治疗瘢痕的可能性。

以上所列举的6种治学方法,在马继兴的中医文献研究中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常常被交叉运用。笔者认为这些方法都是他多年来在科研实践当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他在学术上取得卓著成就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认真体会。

(本图截取自《中医文献学》第447页)

(本图截取自《中医文献学》第419页)

[1]马继兴.马继兴医学文集[M].万芳,编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3-7.

[2]马继兴.神农药学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4.

[3]马继兴.中医药膳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24.

[4]马继兴.经典医籍版本考[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自序.

[5]马继兴.中医文献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87.

[6]马继兴.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8-51.

[7]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38-340.

MA Ji-xing's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YANG Xiang-zhen1,LIU Jia-yu2,WAN Fang2△
(1.Liaoyang Chinese Medical School of Liaoning province,Liaoyang 111000,China; 2.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Professor MA Ji-xing,the founder of modern TCM literature science,summarized a series of methods in his TCM literature research.This paper introduced six of his methods with some examples.

TCM literature science;Research method;MA Ji-xing

R222.19

:A

:1006-3250(2016)08-1019-03

2015-04-07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110808017)-古佚方书马继兴基础文本手稿整理研究

杨向真(1981-),男(回族),辽宁鞍山人,讲师,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

△通讯作者:万 芳(1961-),女,江西进贤人,研究员,医学硕士,从事中医文献学研究,Tel:13683110793,E-mail: 2038632360@qq.com。

猜你喜欢
医籍文献学医书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神医的秘方
民国中医医籍特色探析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论湖湘医籍及其研究现状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
医史教材“万全撰成《万密斋医书十种》”说法欠妥
北宋校正医书官高保衡考述
《伤科汇纂》文献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