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士的田园情怀

2016-03-23 14:11常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周文王姜子牙道家

常强

关于“春天里”的孔门对话

孔子作为历代儒士的鼻祖,教导世代弟子立志于修齐治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一番有意义的事业,这样对自己是一种锻炼与提升,对社会也是一种恩惠与推动。孔子一生经历过许多波折,他落魄过,悲伤过,孤独过,却始终对自己的政治抱负矢志不渝。孔子的执著与乐观,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懂得放松。在一次与弟子的互动中,他就表达了对悠闲的钟情。

那天,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环坐在孔子的身边,孔子与弟子们谈论起个人追求问题。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三人的表述都涉及到了服务于公众的内容。当轮到曾点的时候,他说:“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曾点的理想就是在春天里,几个大人和几个孩子一起外出郊游,其间可以沐浴,可以吹风,可以放声吟唱。曾点希望在风和日丽、万物复苏之际感受自然之美妙,享受生活之惬意。对此,孔子的态度是“吾与点也”。

这段对话在后世被视作孔子的旅游观,显然孔子也钟爱悠闲自在的生活。但我们不应忘记,儒家的理想在于修齐治平,其人生观、政治观、自然观等所有的思想,都在于激励世人积极有为、自强不息,进而在社会中博得功名,实现人生价值。倘若孔子醉心乡野,与其整套理论学说岂不自相矛盾。如此又何以信服众人?注意,在曾点的表达中,最后一个字是不容忽略的,那便是——“归”。“归”向何处?当然是归向庙堂,归向足以圆梦的地方。真儒不醉田园美。

一个“归”字,就将儒家与道家区分开来,不归者为道家,思归者为儒家。孔子的学生及再传,凡为纯粹儒家者,必不以田园为终极归宿,因为他们的人生追求,绝不仅限于个人的自我安顿。历史的车轮是一直前行的,但只有方向正确了,才称得上为发展。传统中国,推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主要依靠以儒家为底色的精神旗帜。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儒家主义的实践史和落地史。

但史上也不乏自我锁闭的隐逸高人。《二十四史》中,竟然有十部正史专载如此之隐逸高人:《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元史》《明史》皆辟有“隐逸传”,而《后汉书》辟有“逸民传”,《南齐书》辟有“高逸传”,《梁书》辟有“处士传”,《清史稿》辟有“遗逸传”。历代史学家之所以为埋身于山水田园的隐逸者单独列传,正是因为隐逸行为显得不那么儒家,而正史的主人翁多数为儒家。但有的也专门开辟了“儒林传”,其中多载为学者,其范围显然狭窄了。

总之,隐逸单传而现,明显说明儒家不以出世为标榜。

“三顾茅庐”所成全的儒士之志

有一种儒士,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是在田园山水间做了充分准备的。中国古代两位彪炳史册的贤相,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他们便是姜子牙、诸葛亮。

几乎在所有古代人物画像中,千古名相姜子牙都以一副仙风道骨模样展现于人前,然而这却是表象带给人的错觉。关于发迹前的姜子牙之出身来历,就连伟大的史家司马迁都未能考证清楚,故而他在《史记》的记述模糊。其中一种说法是,穷困了大半生的姜子牙在老年垂钓于西伯之地。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圣君周文王。

一日,周文王外出打猎。临行前,先卜了一卦,以测凶吉。上面说:“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也就是说,这次狩猎,周文王获取的猎物将不再是什么奇珍猛兽,而是帮助他成就一番霸业的辅臣。

周文王不满商纣的统治已经很久了,现在他最缺乏的,或许就是一位可以翊赞他一统天下的左膀右臂。带着这样的愿望,周文王外出狩猎并遇到了姜子牙。二人相见恨晚,携手走上了灭商兴周之霸王路。

遇到伯乐周文王之前,姜子牙悠居河畔,静观世变以待时来运转,或许将以此种状态终老一生。然与周文王的短暂接触,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说明,姜子牙之才干绝对出类拔萃、独冠群贤,此其一;其二,老而入世,为建功立业奔波操持,也显示了姜子牙自强不息之儒士精神。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的情况与姜子牙相差无几,除了年龄差别外,都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东汉建安二年(197),一直随叔父诸葛玄生活的诸葛亮,在叔父去世后,开始了躬耕于南阳的隐居生活。此时的诸葛亮,十足为一隐士,在汉末乱世之际过着农夫、山泉、有点儿田的悠哉日子。

但毕竟,诸葛亮是以儒士之躯而“大名垂宇宙”的,因此,田园生活对于他而言,意义就在于蓄势待发。诸葛亮从来没有降低过对纷杂外界的关注,不然他又怎能让明主刘备心甘情愿地三顾茅庐,谦卑地请他赐策并出山相助。

诸葛亮一鸣惊人,从此开启他的“平天下”之路。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儒士隐居,必以涵养自我、韬光养晦为其“志”,其肩负的是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这一角度来看,姜子牙、诸葛亮与道家所认同的隐居高人是不同的。

道家的隐士,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逍遥游”。早期隐士善卷在拒绝大舜的让天下美意之时,曾明确说出了道家的隐逸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大舜又打算改让天下于石户之农,石户之农竟带着全家来了个人间蒸发,“终身不反(返)”。当大舜又向北人无择表达禅让之意时,北人无择更极端,竟“自投清泠之渊”,自杀了。看来,道家高人一旦迷醉田园,看透红尘,是不会为世俗名利所折服的。这显然不是儒士之为。

休假制度让儒士得以适性田园

儒宗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与儒家的仁者、智者联系在一起没什么不妥,但在儒士那里,休闲是带有功利色彩的,山水的清透、豁达、包容,恰可涵养儒士之志,挣脱思想之锢,进而为奋进有为人生积蓄势能。智者可以水之明澈灵动来启发心智,仁者则可以山之敦厚稳重来涵养修德。

古代受孔夫子教化的仕途中人,以圣贤言论为起家之根本,登堂入室后亦以此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古人更懂得《周易·系辞下》讲的“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报答浩荡圣恩也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故而古代也有休假制度,尽管不可能完全纵情于山水之间,却也不失为一人生享受。

在古代,其实官员的假期是非常多的,那时候放假被称作“休沐”。根据《汉书》的说法,“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那个时候,官吏五天休息一次,赋闲在家的时候,就得以洗浴。所以休假即“休沐”。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时候,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时令变化对人的生产、生活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影响政治生活。在那时,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都会放假。另外,皇帝的生日(千秋节)等一些重大纪念性日期,也会放假休沐。

得以休假,个人生活自然丰富起来。有的人外出游玩,有的选择聚众置办宴会,在非工作日享受一番悠游自任的快活,岂不美哉!宋神宗时,有一臣工名曰李端愿,他“每休沐,必置酒高会”,邀请学士们参加宴会,玩得不亦乐乎。独乐不如众乐,李端愿的田园哲学,看来是深受大儒孟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思想的影响。

或许这便是林语堂先生所崇尚的“半玩世者”。他认为:“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还说:“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游刃有余,灵活把持,自然可以享受自在人生。将一颗积极进取之心放飞在无限美好的田园之中,在自然中享受有限性陶醉,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风雅、君子风度。

田园:心灵的缓冲地带

每个时代都会有人失意,有人得势。在失意者的眼中,周遭就是悲惨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游戏规则。想不开的,或许会自行踏上黄泉路;心存期待或心智达观者,或许便会做一折衷选择——归隐。隐至何处呢?

从悲惨世界到坟墓,如果会有缓冲地带,那么这就是田园。笼统来看,道家倡行无为,儒家力主积极。儒者对人生、对未来抱有积极进取的心态,纵然不曾或不再为官入仕,骨子里也流着儒家的血液。回归田园,从此过上一种与世隔绝或半隔绝的生活,但作为真儒士,其对时局的关注度不会因际遇落魄而减退,对天下苍生疾苦的关切也不会因自我孤寂而消亡。

明后期思想家顾宪成被罢官后,并未消沉遁世,他复修宋代东林书院,于此聚众讲学,后东林书院终成著名的学人聚集地和时局研究中心。有一副对联极为有名,上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即出自顾宪成之东林书院。顾氏作此对联,值得玩味探究。上联描述实景,犹如一幅动态画面,主人公甚是逍遥自在,坐卧听风雨,扑鼻泥土香,简直一道家隐士。但下联才是这幅画面之主人公的身份定位——心怀家国,情系天下,乃典型儒家风范!

明清鼎革,明朝遗臣不事清者,最著名的是三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正如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面对“无道”满清,他们归隐田园了。《清史稿·遗逸传》上说:“天命既定,遗臣逸士犹不惜九死一生以图再造,及事不成,虽浮海入山而回天之志终不少衰。”三位大儒身遭国殁,却始终抱有“回天之志”。

黄宗羲被称作是“中国启蒙思想之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清廷始终希望他可以出山辅弼新朝,他始终不改初志。顺治康熙年间,他著书讲学,其学术名著《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皆为此时所撰。清廷邀请他修《明史》,他本人也拒绝直接参与,但派遣儿子黄百家与子弟万斯同从事《明史》修撰工作,也算是以积极而识时务的态度面对现实。

被誉为清代“开国儒师”的顾炎武,曾以死来回绝清朝大臣熊赐履的出山邀请,他坚决地说道:“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亡世外。”也就是说,熊大人的盛情邀请他黄某人心领了,可以用自己的性命来报答,但为清王朝服务,做“蛮夷”的奴才之事,他是万万做不得的。自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游走各地,“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仍然不断做学问,由此一步步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渊博通才。

王夫之同样是隐居山林,最后还“得完发以殁身”。满清入关前后,强制推行“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以此加强自身统治地位,进而统一民众思想。但有些人的脖子是硬而不可拧的,王夫之便是,他身退田园,以明朝发式终老,显示出真儒士的铮铮风骨。在他的后半生,著述丰富,清末被汇集成三百余卷的《船山遗书》。

纵然抱负难遂、心愿难了,也要自强不息,也要“隐居以求其志”。看来,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其内心是真正强大的,对他们而言,田园承载的是期待,田园便是庙堂,便是沙场……

(选自《国学》)

猜你喜欢
周文王姜子牙道家
《姜子牙》中的历史
姜子牙(动漫电影《姜子牙》主题曲)
DEITY DEFYING
成都龍泉驛北周文王碑及宇文泰治蜀之道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漫画道家思想
奴隶倒戈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漫画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