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命题透视
2015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沿袭了该地区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命题风格,即诗意的题面与雅致的题风有机结合,既能确保每一位考生都有材可选、有情可抒,又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和区分度,写作容易,写好不易。
“一次相逢一份暖”,其中的“相逢”二字既是对本次作文选材范围的基本要求,也是考生扣题行文的坐标路牌。可以入文的素材甚多:与亲朋好友相逢,与师长故人相逢,与陌生人相逢,与自然景观、动物植物相逢,与书籍美文、荧屏形象相逢,甚至与历史人物、先贤远哲相逢等皆可。可以说,所有的考生都有相应的生活积累。题目虽是“一次相逢一份暖”,但细细揣摩,命题人其实并没有对考生到底是写“一次相逢”还是“数次相逢”做出明确的限制,换言之,考生只要围绕“相逢”二字选取材料,中心明确,主旨清楚,且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就不会出现偏题现象。
但是,中考作文毕竟是一种甄别和选拔工具,必须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因此,本次作文如果仅仅写出“相逢”的过程,还远远不够。“一次相逢一份暖”中的“暖”字,既是本次作文的立意要求,也是考查考生构思行文基本功的重点所在,更是优秀考生展露写作才华、凸显创新精神的有效平台。
对于十五六岁的初中生而言,写“相逢”不是难事,但要通过对相逢过程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精细描摹,写出其中所蕴含的浓浓暖意,则相对不易。为此,命题者精心设计了一段精美隽永、暖意融融的提示语,旨在帮助考生准确地审题:“人生何处不相逢”,首先从大方向上框定了本次作文的选材范围;“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是从不同的维度启发考生打开记忆的阀门,选择材料,明确立意;“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则是更进一步的点拨,帮助考生把握写作要领。由此可见,中考作文命题不设审题障碍并不等于没有审题要求,更不意味着什么材料都可以放进文章中。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每一句提示语,准确理解其命题指向,这是确保获得高分的重要前提。
评卷扫描
考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 题材趋同。
尽管命题者对考生的写作进行了发散提示,但仍有大量考生将“相逢”的对象集中在亲友、师生等之间,其中,以“亲情”立意的文章就占了约三分之一。就字面含义分析,“相逢”多指事先没有约定的彼此遇见,是一种新鲜而意外的“遇见”,且这种“遇见”的频度不是太高。而以上对象之间的所谓“相逢”,除个别特例外,大多充其量仅仅是一种普通平常、司空见惯的“相遇”甚至“相见”而已,“相逢”所带来的心动和影响要么没有,要么牵强。因此,如果不是写得特别精妙悦目,想要获得理想的分数是相当困难的。
2. 有叙无描。
“一次相逢一份暖”,其中的“相逢”是对文章选材的指定要求,而“暖”则是对文章主题、立意及行文落脚点等方面的发展性要求。在交代清楚“相逢”的有关背景及初始过程后,对“相逢”时刻人物的言行细节、心理律动及其所带来的浓浓暖意进行必要的描写刻画,是使文章突破基本分进入发展创新等级的重要手段。但是,从阅卷现场反馈的情况看,能够对“相逢”时刻的情景做精细描摹、烘托渲染的考生为数甚少,大多数考生的文章情节发展波澜不惊、有叙无描,缺少让读者心动的意蕴。
3. 铺垫冗长。
考场作文考查的是考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以及语言运用、详略安排的能力。本次作文中,有的考生在构思行文时也明白要对文章进行整体建构,在叙事过程中要对“相逢”的背景及初始过程进行必要的铺垫与蓄势,但是,由于文笔功底较弱,把握不好必要的“度”,导致铺垫的内容冗长平淡,等到了“相逢”时刻,行文已经过半,真正需要详细渲染刻画的内容反而只能轻轻带过,失分在所难免。
迷津指点
1. 精准领会命题要求。
要想写好这道作文题,同学们首先要仔细研读题目及相关的提示语和写作要求,准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相逢”“暖”,揣摩“相逢”与常见的“相遇”“相见”“见面”等词语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有什么细微差别,认真思考“暖”字对文章的选材有什么限制。同时,还要注意加点的语句“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明确“我”在文中的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再去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从诸多的生活现象与细节中,选取那些触动过自己的心灵,温暖过自己的人生的“相逢”经历,写出暖暖的心动感觉及其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2. 学会必要的描写技巧。
所谓描写,就是在叙述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鲜明的语言对环境或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精细的描绘、摹写和刻画。对于这道作文题而言,“相逢”的背景及其过程固然离不开叙述,但是“相逢”时怦然而出的融融暖意则必须借助细腻灵动、形象感人的描写方可实现。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做个有心人,要根据老师的指点,并结合阅读名家大师的经典之作,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实践。
3. 实现自我的专题突破。
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将自己以往写的考场作文找出来,重新阅读,自我反思,客观地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逐一进行专题训练与达标过关。在此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悟性非常重要,这是实现自我突破的前提。只有这方面的功课做足了,做到位了,在考场上方能得心应手、下笔有神。写作“一次相逢一份暖”离不开这样的前置功夫,写作其他文章亦是如此,概莫能外。
例文点评
一类文:
一次相逢一份暖
那次相逢,润泽了荒芜,使我遇见了凡尘中盛放的温暖之花。(开篇点题,创设情境,为下文奠定感情基础)
“F区,F区……”我嗫嚅着考场号,飞快地奔跑在陌生的大学里,心里感到拔凉拔凉的。还有十几分钟面试就要开始了,我却不知道考场在哪!(“心里感到拔凉拔凉的”,表现出自己的焦急与无助,为下文写温暖做了铺垫)
慌张中,我竟在转角处撞上了一个人,手中的书瞬间甩脱。我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书本,可心中又火烧火燎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眼眶。那位姐姐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连忙说:“同学同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别哭啊。”茫然无措的我已经忘记了这声“对不起”其实应该由我来说。(慌慌然,惨惨然,进一步铺陈,为下文蓄势,以凸显“相逢”之“暖”)
蓦地,我看到了她胸前挂着的蓝色的工作证,于是向她指了指我手里攥着的准考证上的区号。她轻声问了句:“你是要面试吗?”温柔的语调如春风般拂过我慌张的脸庞,又如江南细雨般润泽了我焦躁的心田。我连忙点了点头,她旋即拉着我跑了起来,青萝色的裙摆在风中扬起,高束着的秀发上下轻快地摆动着。她紧紧抓着我的手,柔嫩的皮肤释放出的温暖从我的指尖缓缓流向四肢,流向心脏。我感到心里不再那么寒冷了,甚至能听到血液在沸腾。(暖意渐浓,如沐春风的感觉真好)
终于到了。她看了看考场的牌子,又检查了我的准考证,才缓缓地放下我的手。(细节描写具体翔实,大姐姐的细心周到和热情可见一斑)她白皙的脸蛋因快速奔跑而变得嫣红,口中不断地喘着气,瘦小的身躯微微地颤抖着。“加油啊!”她冲我笑着,一脸明媚。(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表现手法,凸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那一刻,天光大亮,温暖如花。
后来我才知道,那位姐姐只是负责场外巡视的大学生。(简要交代对方的身份,看似闲笔,其实作用很大。“只是”更显出了其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可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润泽了荒芜,温暖了世界。一次相逢一份暖,一次平平常常的相助与慰勉,传递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情愫与美好。这一切,无疑将温暖并照亮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寻寻常常的日子。(篇末点题,与开头遥相呼应,同时通过议论、抒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总评:本文最大的优点在于真,事例真;在于纯,感情纯;在于美,意境美。稚子般纯真的感激之情浓浓郁郁,洋溢始终。谁说平淡的故事没有隽永的味道?生活本来就是由无数平淡的事、平凡的人组成的。小作者用纯真的笔记录了一次温暖的相逢,用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全文铺垫自然,叙事清晰,略写处惜墨如金,详描处泼墨如水,感受温暖,品味温暖,传递温暖,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如此真切感人、暖意融融的考场作文,可见小作者的写作功底十分了得。
二类文:
一次相逢一份暖
没有星光的夏夜,虫鸣啁啾。尽管有些疲惫,我却没有丝毫睡意。(开门见山,交代背景并创设情境,语言干净利落,小作者的语言功底不错)
有人说,长大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父母的辛劳,看到周围成年人的生活压力,我越来越感到迷惘:脚下的路到底在哪里?人生该去向何方?一想到这些,心便会莫名地冷到冰点。
于是,我悄然起身,轻推房门,在熟悉的庭院内,驻足,抬头,凝望,倾听。四下里被黑暗笼罩着,束缚着,压抑着,一股冷意又从脚底窜起。(前一段写心里的“冷”,这里写环境的“冷”,为后文写“暖”做铺垫)
忽然,东南角的葡萄架里似乎隐隐地闪过一丝光亮,消失了,再闪,又消失……就是那么一瞬,我的心头仿佛被电击过一般,浑身一颤。是儿时的我满院飞奔追逐过的萤火虫吗?依稀记得,那时,每每看见一个比火柴头还小的亮点,从叶间翩然飘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和伙伴们亦随着萤火虫的节奏,忽奔,忽站,忽追,忽停……到头来,哪怕没有捉到一只萤火虫,但奔跑的快意、追逐的喜悦、欢快的笑语,却幸福了整个夏天。(描写生动形象,用美好的记忆衬托现实的心境,让暖意徐来)
每每忆起,总有一种甜蜜在心头萦绕。然而,好多年未见!
我不禁屏住了呼吸,蹑手蹑脚地向那亮处挪去。许是为了满足我的心愿,那只萤火虫上下翻飞,于茫茫黑暗中,纵情地描画着自己的运动轨迹,似乎带着某种警示人生的禅意,需要特定的密码才能破译。我紧盯着它,心弦不断地被拨动,内心渐渐升腾起一丝暖意。那种暖是清晨里一束阳光透过地平线带来的热度,而我恰恰就站在地平线上。(这段描写平淡了些,心理活动也有些牵强,暖的感觉稍显不足)
这一丁点的光亮渐渐地飘向我、逼近我、点亮我、温暖我。难道你是从车胤的练囊中穿越的那一只,以翩跹的舞姿、昂然的斗志、坚定的追求,跨过千年,在命运之神的指引下,来到我的身边,为我打开一扇窗?
哦,你是曾被泰戈尔深情吟唱的那一只萤火虫:“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心的力量。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一股暖流刹那间从心底升腾,瞬息包裹了我的全身。在黑夜中,我仿佛充满了力量。(本段与前一段可以略作修改,保留一个例子即可)
记得小时候曾经幼稚地想:“那是萤火虫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吗?”其实,每只萤火虫都有一个手电筒,每个人的心底也都有一个手电筒,只要时刻充电,它照亮的何止是前行的路啊!这一次相逢,将一份温暖、一种信念根植于我的心间:人之于茫茫的宇宙,何尝不是一粒尘埃?但无论如何,人不能低到在尘埃里做人。(富有哲思,这才是真正的“温暖”)
转身,回房,带着满身的暖意。那晚,我睡得特别香。梦中,一只萤火虫一直在飞!(篇末再次点题,与开头呼应,使文章浑然天成)
总评: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渐渐长大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困惑、迷惘和思考,这很正常。但真正的长大应该是能够从这些困惑和迷惘中走出来。黑暗中与萤火虫的一次意外相逢,让小作者联想到儿时的往事,联想到车胤的苦读和泰戈尔的吟咏,暖意渐起、渐浓,而真正的“暖”则是其后关于“手电筒”的哲思。但是,就全文而言,主体部分的描写分量不足,使得思想的变化显得有些突兀,给人的“暖”的感觉远远不够。此外,后半部分的议论有些重复,使文章多了些许空泛的说教而缺少了感动人心的力量。故评为二类文。
新题预测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有的花尽情绽放,带给人无限的激情;有的花花期短暂,留给人的美好却永久难忘。更何况花落之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生命的延续。一定也有一朵花,开满你的记忆。你歌唱它,触摸它,感受它。它的美,牵动着你的心。
阅读上面的文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有一朵花,开满我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注意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和地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十五六岁的我们,拥有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遭受失败或者挫折时,就如同在寒冷的冬天遇上了不期而至的风霜雨雪,难以承受。迷茫、失落之际,或许是那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或许是那一次促膝长谈,或许是那一句暖人心扉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照亮了我们的前程……
阅读上面的文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搜寻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一次经历,注意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和地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丁国林: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南通市中考语文命题和阅卷组织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现为如皋市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