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龙
地球演化究竟是怎样进行的?这一直是目前科学界热衷讨论的前沿问题。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唐春安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地球演化与全球变暖假说——“地球大龟裂”,也称“锅盖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板块构造假说已经提出五六十年,并被地球科学界基本不加怀疑地接受。但是,板块构造假说并不是一个有关地球演化历史全周期的理论,它所描述的板块,只是魏格纳大陆漂移后形成的格局,只有近2亿年的历史。在太古代地球演化的早期,地球处于液态演化阶段,没有岩石圈。当时的地球表面只有可以随意流淌的熔岩,没有大陆,没有海洋,没有生命。地球演化过程不仅涉及板块形成、漂移和俯冲,还涉及地壳形成、海洋诞生、火山与溢流事件、生物演化与灭绝、雪球事件与冰河期及全球变暖等诸多重大地质事件。地球为什么时而冷若冰霜,时而热如炼狱?它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内在联系?
对于地球系统的演化而言,由于地球系统属于内能外泄型的巨型宏观开放系统(以地球形成初期原有的热能和半衰期可达数十亿年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热为主,伴随有太阳能的输入和地球辐射热的输出),任何地质作用过程都是地球内能耗散的过程。
地球从形成初期的熔融液态演化到具有岩石圈的固态地球,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地球的液态表面因冷却发生相变,形成了固态地壳。这一过程好比逐渐变冷的火锅被盖上了锅盖。锅盖效应,导致地球像高压锅反复喷气一样产生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在地球诞生、成长和消亡的全生命周期中,地壳的形成、裂解、聚合,曾多次像锅盖一样封闭地球。这种岩石圈封闭地球的作用必然引起地球内部升温,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积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间歇期,以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为主的热积累,必然造成岩石圈的逐渐膨胀,从而引起地壳应力增加,直至地壳破裂,造成地球内部的熔岩灾难性地爆发,并以猛烈的形式向太空释放热量,成为地球变冷的本质原因之一。
龟裂现象随处可见。池塘干裂、陶瓷冷缩等等,都会因为表面层产生拉应力而形成龟裂。龟裂也会在不同尺度上发生。如6亿年前的细胞分裂、孩童玩耍的泥团,甚至地球表面的洋中脊裂谷系。
龟裂是一个力学系统以能量最小、路径最短原理形成多边形裂纹的临界自组织现象。球壳破裂行为的研究,可能对于解释板块构造和大陆裂解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人们重构冈瓦那大陆在2亿年前裂解初期的块体边界分布时,发现由2万多公里长的裂缝所组成的多边形块体令人称奇的规则。不仅如此,当分析劳伦古陆从劳亚古大陆分裂的情况时,人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几何多边形”现象。
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模拟球壳在内部温度上升过程中膨胀并产生表面龟裂的现象。根据模拟结果可以推测,地壳在温度膨胀作用下的力学状态,完全能够满足产生地壳龟裂的力学要求。只要有关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产热的假说成立,地球在内部温度作用下膨胀的事实就不可否认。那么,只要地球不断膨胀,就终将逃脱不了以龟裂形式胀裂的命运。这一发现的重要科学价值在于,它为地球演化历史中可能出现全球尺度或超大陆尺度的地壳裂解找到了一种理论解释,从而可能为全球尺度的冰期、地球变暖乃至生物大灭绝等灾害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机制解。
根据地球大龟裂假说,可以发现地球大破裂具有两种制冷效应。第一种是大龟裂诱发大规模火山喷发或玄武岩溢流,从而造成大量释放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地球内部逐渐积累的热量不能补充因地壳快速破裂而损失的热能,地壳变冷势在必然。第二种制冷机制涉及大龟裂造成地壳底部大规模降压,这种大规模降压可能产生大规模降压熔融。而熔融是一个吸热过程,降压熔融过程中的吸热,必然导致周围地壳降温。降温的高低,则与地壳破裂的程度有关。
因此,根据地球大龟裂假说,冰河期的形成可能与地球自身破裂所造成的热平衡的波动有关,是地球大龟裂的必然结果。资料表明,新元古代冰期就是发生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之时或之后。有学者认为超大陆裂解是形成这次冰期的直接原因之一。
对于地质历史上出现的多次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原因,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其中一次最著名的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消亡。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这场浩劫。但是波士顿大学的马修·杰克森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当时大量的岩浆通过裂隙喷出地表,从而抹去了地球上无数的生命。如印度的德干玄武岩区形成的时间,恰好与恐龙灭绝的时间相符。地球大龟裂造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热-冷转换,必然间歇性地打断生物演化的进程,造成可能的全球性生命浩劫。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质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大灭绝,似乎都和规模巨大的岩浆喷发活动同时出现。大约2.5亿年前,地球上95%海洋生命、70%陆地生命惨遭厄运,科学界称之为“二叠纪末大灭绝”。有关这次灭绝的原因,我国学者金玉等早在2000年就在《科学》杂志撰文,认为大规模岩浆喷涌活动是这次大灭绝的元凶。他们发现,大灭绝在不到50万年的时间里发生,并与西伯利亚玄武岩溢流事件的时间吻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也再次证实了这个答案。他们认为,造成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原因,就是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导致海量的碳燃烧,由此产生的有毒烟雾云对全球陆地和海洋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如果地球大龟裂假说所推论的温度周期模型正确,那么,不仅可以容易地推定生物灭绝事件与地球大龟裂造成的岩浆活动有关,而且可以推定,在生物的演化进程与温度周期之间,也应该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为从地球热周期活动出发研究生物进化与灭绝的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地质学家张祖还先生早就计算过,如果没有其他放热机制干预,只要经过几亿年的积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热就可使整个地壳达到熔化程度。因此,即使通过地球破裂可以释放热量,但在地球出现极端高温时,部分薄壳发生熔融是可能的。
14亿至13亿年及2亿年左右,地球曾经出现过薄壳熔融是地球大龟裂模型中的一个大胆推测,并认为这是大陆可以产生漂移的基本前提。尽管目前还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但通过对地球演化过程中地层锆含量分布的分析,对于14亿到13亿年间和2亿年左右地层锆石含量分布极少的事实,只有大胆地假设地球一定处在罕见的极端高温时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罕见的极端高温”阶段,很可能出现过部分薄壳熔融。如果这个命题成立,那么,魏格纳的大陆漂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根据地球大龟裂模型中的温度周期假设,既然地球进入高温期可能出现局部熔融,进入寒冷期则会出现再次凝固。那么,大陆漂移的速度应该与温度周期相关。当地球进入高温期时,岩熔活动活跃,大陆可以裂解、漂移。而当地球进入寒冷期时,岩熔活动停滞,大陆的漂移也可能出现停滞。这一推断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卡内基研究所的两名研究人员西尔韦和贝恩在《科学》杂志报告的成果是一致的。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大陆并不是一直在运动,板块构造运动曾有过全部停止的时刻。他们通过调查铌、钍和氦的两种同位素在古岩石中的分布情况,发现这些元素都是地球内部温度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冷却的可靠指标。这一冷却过程很可能意味着板块构造活动的相应减缓或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