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他永远是少年

2016-03-23 13:44饶翔
南方文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陈思导师

“徐刚是谁?哪个徐刚?”每个人一生中都认识一个徐刚,有的人还认识N个。几个月前,当我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我所编辑的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徐刚先生的大作时,小伙伴们却纷纷留言“为青年评论家徐刚点赞”。戏谑背后是“著名的80后评论家”徐刚日益看涨的行情和人气。出道短短几年间,给人沉默寡言、貌不惊人印象的徐刚,以优质高产(据说2014年全年发表文章共计22篇)的劳模形象,特别是,当我等早早陷入拖稿成灾的不堪境地,而徐刚却以按时保质地完成“订单”的靠谱作者形象享誉评论界,口碑日隆,江湖人称“小钢炮”“甘地”,均是称道其在小小身躯里所蕴藏的无限潜能与爆发力。

坊间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也颇能佐证这一点。故事发生在“足球少年”徐刚驰骋北大绿茵场期间。话说这天,在北大第一体育场的“北大杯”足球赛赛场,中文系与社会学系争夺小组出线权,结果两队战平,均未能出线。赛后大家都是憋着一肚子火,中文系队的日本留学生与社会学系的韩国留学生吵了起来,作为场上队长的徐刚跑去劝架,却被对方团团围住。相互推耸间,激怒的徐刚突然暴跳而起,甩开膀子就要干架。在见证人、另一位足球少年陈思的描述中,事态后来演变成了徐刚一人追打五个人,而同时也被这五人的队友追打的壮观场面。这个雄性荷尔蒙爆棚的故事又为徐刚赢得了“一打五”的英名。当陈思向我们眉飞色舞地生动讲述时,我却忍不住问他:“哎,那当时你在干吗?”

“小钢炮”美名的不胫而走,还赖于徐刚不仅在文章中,而且在研讨会上敢于公开“放炮”,既准且狠,威力杠杠的。2014年夏天,杨庆祥召集一帮小伙伴去北京郊区开阎连科的创作研讨会。会议前一天入住某温泉会议中心。徐刚和陈思(又是陈思)以晚上要看球为名同居一室,至于当晚两人擦净浴缸,同泡温泉,赤诚相见,春光无限,任凭小伙伴丛治辰在门外敲门不应这种八卦事,且按下不表。单只说这第二天开会,阎连科先生也亲临会场,照理说,在这种情形下,碍于情面批评者的批评火力会有所收敛,然而,徐刚的“小钢炮”仍照常发动。他批评阎连科的创作依然被笼罩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大陆的“魔幻现实主义”的阴影底下,尤其表现在那种将历史和现实寓言化的冲动;《炸裂志》在将中国三十年的发展予以寓言化时,似乎显得过于简单直白,缺乏蕴藉和更为深远的内涵,而“寓言化”“奇观化”的中国现实,或许迎合了西方人的“褊狭趣味”,满足了他们对于一个“魔幻中国”的想象认知;他甚至进而批评了一种以所谓“政治批判”来吸引西方人关注的创作动机与不良倾向。徐刚英勇地投下这一枚炮弹,全场肃然。见惯了大世面的阎连科先生倒是表现得很平静大度,对批评坦然受之,反倒是“青年人的好朋友”孟繁华先生护才心切,在做发言点评时极力为徐刚开脱找补。

听了以上故事,那些未曾见识过徐刚的朋友,会不会误以为他是只青面獠牙的“小怪兽”?但本人好歹读过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又怎么会甘心把他刻画成令人乏味的“扁平人物”?2014年3月,我和徐刚、陈思、丛治辰及其他八位全国各地的年轻评论家一起被聘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三届客座研究员,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客座研习,足迹踏至北京、南京、西安、南宁、武汉等地,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吃喝玩乐)中成为了好基友、好闺蜜,直至日后成立一个名为“十二铜人”的类邪教组织——这是后话。且不说那研讨会上憋大招、放钢炮之事,单只说那会前会后的载歌载舞,把酒言欢。平日里略显腼腆的徐刚落落大方地起身报幕:“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捉泥鳅》。”“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但见徐刚感“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尽显萌态,逗乐了一众看官。还有另一首《黑猫警长》,颇绕口的歌词徐刚唱来也是驾轻就熟,让大家秒回童年。从此,《捉泥鳅》和《黑猫警长》成为大家每逢欢聚的必点曲目。原来,少年徐刚已然是三岁女儿的父亲,而这些儿歌都是他从儿歌专辑中先学会,在家唱给女儿听的。一个超级奶爸的暖男形象呼之欲出啊!

曝光了这么多他人八卦,现在到了自爆八卦时间。我和徐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为好基友的呢?这事说来话长。我俩相识十余年,缘分深厚,硕士与博士均就读于同一所学校。我虚长几岁,高他两级,忝列师兄之位。2005年8月赴北京读博士之前,与硕士导师王又平先生告别,聊及下面的师弟师妹,导师说:“有一个叫徐刚的,比你低两级,爱读书爱想问题,和你有点像。”我搜索记忆,似乎是有这么一位个子小小的师弟,见过一两面,印象中没说过话。直到2007年春天,徐刚和现任职于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乐耀一起来北大考博士,徐刚报考的正是我的博士导师陈晓明先生。记得请他们在畅春新园旁边的“阿竹蛋”吃饭,徐刚仍然是那么沉默寡言,并没有请我引荐导师,甚至不曾打听关于考试的种种问题。爱徒心切的王又平先生还担心讷于言的徐刚会在面试中吃亏,叮嘱我们能否提前帮徐刚说说好话。这好话到底是没说,而徐刚还是凭自己的硬实力考上了。

说来这其中还有一点波折。那年报考陈晓明老师的考生竞争非常激烈,排在前三名的考生考分相差无几,且比报考另外两位导师的考生考分高出一大截。本来一位导师有且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但在面试过后,另外两位导师主动放弃了名额,一致决定把报考晓明老师的前三名都招进来。当系里把录取结果上报后,却被研究生院给打回来了,理由是一位导师一年至多只能招两名博士生。系里经过研究,决定将晓明导师招的这三名博士生“转”一个给其他导师。接下来的故事是晓明老师自己讲的:当他拿出三名考生供张颐武老师挑选时,颐武老师毫不犹豫挑走了徐刚。晓明老师说起这段往事时是带着惋惜的。就这样,徐刚虽然成了张颐武老师的门下,却也常受邀来参加“陈门”的聚会,受益于两位“后主”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在王又平先生门下便打下扎实学术功底和理论基础的徐刚埋头苦读,功力日进。而我则玩心不改,兴趣分散,四处晃荡。我俩虽同在一个校园,楼上楼下,却来往不多。只不时听说他又出了多少成果,发了多少文章。直至2011年6月,徐刚以《1950至197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城市叙述》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且获得满堂喝彩。记得与徐刚同期答辩的师妹卢燕娟当时还发来短信,称听到答辩现场各位老师对徐刚论文的交口称赞后羡慕不已,百感交集。endprint

博士毕业,徐刚面临武汉、厦门等多地的工作选择,也曾询问我的意见,最后他还是选择留在北京,进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的头几年,徐刚显得郁郁不得志。他在科研处做行政,不仅要承担一些烦琐的日常事务,而且要忍受领导的吆来喝去。记得我尚在《文艺报》工作期间,有一回徐刚的部门在报社附近的农业展览馆搞活动,他被指派做媒体接待。活动后两天,参观者渐少,他仍然被命令不得离开会场。那天我下班后去看他,在大展馆边上的一排小黑屋中的一间,见他正坐在一张简陋的小桌后面读书,颇显寂寥。

即便如此,徐刚仍然没有停止做学问,想想我时常以工作烦琐为由中断写作,不免汗颜。同时,徐刚在不断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四处投简历。终于在2013年底成功“转会”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室。为了进这处在徐刚看来是“正经做学问”的地方,他不惜自掏腰包向原单位支付“转会费”。从此,在文学批评道路上他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也便有了前文提到的2014年的“22篇”(为此理应再封他一个诨号“徐22”)。这些突出的成绩也帮助他拿到了《人民文学》与《南方文坛》联合颁发的“2014青年批评家年度表现奖”。

除了一起位列“十二铜人”,我和徐刚今年春天还一起成为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文学评论班)的学员,再度做起了同学。在北大期间关系疏淡的我俩也日益熟络亲密起来,常常一起开会,一起商量事情,一起聚会吐槽。特别是另两位北京的“铜人”先生先后离京——陈思去敦煌沙洲镇挂职当起了“陈镇长”,而丛治辰则飞赴哈佛大学跟着王德威先生做起了费正清中心的高级访问员,我和徐刚便成了见面最多的一对基友,直到“相看两相厌”的地步。

去年年底,我俩一起在海口开会,同住一间(终于轮到我了),徐刚在赶写一篇评论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文章。那晚我躺在床上刷了刷朋友圈便进入了梦乡,睡时听见徐刚在电脑键盘上敲个不停。第二天一早,我又在键盘声中醒来。我问他:“你昨晚睡了吗?”他答:“睡了几个小时。”想起有一回他告诉我,有时熬夜写文章,写着写着,头一歪,就会在电脑桌前睡过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专业性写作最考验人的意志力,尤其是在这个文学(更遑论文学批评)日益边缘化的年代,文学批评再无法奢望以读者的阅读热情、社会的轰动效应作为甜蜜的回报,当每个批评者可能都会被文学批评的意义之类的问题所困扰时,徐刚所选择、所呈现的状态一直是写着,写着,写下去……我想,这或许是他被人称为“甘地”的原因?他所追求的并非悲壮美学,并非速战速决,而是日常性的苦练、修行,所有的激情潜藏在平静的地表之下,或化作一种日累月积的坚持,一种终其一生的惯性。这或许也是这个年代的作家、批评家所应坚持的状态与所应选择的位置?在此,我愿意以徐刚作为一种激励。

还记得有一回,几位朋友在我家聊天,徐刚在我家附近的朝阳公园踢完球后赶来,径自到我家卫生间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容光焕发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头发湿漉漉地,坐在我家阳台上与花儿们合了影。我将照片命名为《花儿与少年》。愿他永远是少年!

(饶翔,《光明日报》文艺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思导师
相似与差异
“十三五”回顾系列—首都研究生导师队伍发展
导师权问题不要简单做“加减法”对
黄文麟
n the Practice of Effective Class Teaching
陈思:南京长江大桥上的“生命守望者”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