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东亮
“玉面剑客”雷声:里约“旗手”竟是北大学霸
文/张东亮
2016年8月6日,身高1.93米的花剑运动员雷声手执国旗,踩着明快的桑巴旋律,率中国体育代表团出现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年前,28岁的他在伦敦夺得我国花剑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打破了欧洲人对该项目长达116年的垄断!今天,他又打破中国男篮选手对这一光荣任务长达32年的“垄断”,成为首位担任旗手的奥运冠军。低调腼腆的雷声,何以“击败”姚明、孙扬、宁泽涛等知名体育明星,悄然成为中国体育健儿的一面旗帜?联合国秘书长为何会对他大加赞扬?
1984年,雷声出生在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6岁时因父亲工作调动,随家人迁至广州。雷爸爸在大型国企工作,妈妈曾是一位美术教师。
因长相文静,性格内向,小时候雷声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挂号护士看到这眼睛大大的、唇红齿白的小孩,甚是漂亮,经常问都不问,就直接在病历的性别一栏写上了“女”。如此好几次,妈妈感到十分无奈,以后她再带孩子去看病,必须盯着医生,直到在他的病历上写成“男”才放心。
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甚至对雷声说:“你是女孩,怎么站到男生队伍里了?”雷声感到既丢脸又委屈,甚至都不愿去上学了。为让体形瘦弱的自己增添“男子汉气概”,他决定多晒太阳,多运动,并在课余学游泳和踢球。
10岁那年,广州体校到雷声就读的小学挑选击剑学员。教练刘玉玲特别想挑选一个善用左手的好苗子。原来,根据科学家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右脑主要有空间形象记忆、身体协调、视知觉等功能,左手的动作受右脑支配。在击剑运动中,右脑可以更快、更协调地指挥身体做动作,而反应速度又是决定击剑比赛输赢的关键,所以“左撇子”更受欢迎。
惯用左手吃饭、拿东西的雷声,思维厚度和反应速度都超乎常人,对他进行一番测试后,刘教练“如获至宝”。
回到家,小雷声向父亲提出要放弃游泳,改练击剑,理由让人哭笑不得:“我怕冷,冬天游泳训练太冷了。”事实上,还有一个原因让雷声对击剑颇为向往。他爱看动画片,尤其喜欢日本的“圣斗士星矢”,小小头脑中常把击剑与动画片中眼花缭乱的打斗联系在一起。这个懵懂的“误解”,促使雷声走上了“剑客”之路。
父母本想把雷声培养成知识分子,然而自从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他练上击剑后,小雷声就踏上了一条家人眼中的“不归路”。在体校虽然也接受教育,但文化课比普通学校差很多。2001年,17岁的雷声进入广东击剑队后,基本上没再接受过学校教育。
对于儿子的抉择,父母一直很担忧:“体育健将就像挤独木桥,如果苦练多年不能脱颖而出,又荒废了学业,一向成绩优异的独苗儿子岂不是很可惜?”雷声却坚定地说:“所以,已经没有退路的我,一定要在花剑上展露光芒!”
多年废寝忘食的勤学苦练,渐渐让雷声对那柄长110cm、重达500g的钢制长剑产生了深厚感情,并击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智慧剑法。“我倾向于脑力劳动。”他说,击剑运动里充满了“斗智斗勇”的招式,很过瘾。
进入广东击剑队后,这名后起之秀迅速在国内外重要比赛中崭露头角:2003年保加利亚世青赛斩获团体冠军;2006年葡萄牙世界杯首夺个人冠军;2007年三获世界杯分站赛冠军,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世锦赛上夺得铜牌!
名将王海滨退居幕后成为国家花剑队教练后,很快将雷声“挖”入国家队,有意将其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外表文弱的雷声,性格十分内敛,这种性格特点能让他在比赛中很冷静地应对一切情况,但缺点是,在剑道上少有霸气和激情,这曾经影响他向击剑生涯更高的巅峰攀登。
2008年北京奥运会,24岁的雷声第一次代表中国花剑队出战,就因性格内向、状态慢热而吃了大亏。一上来,雷声尚未进入击剑快节奏的比赛状态中,就迅速败在德国选手克莱布林克的剑下,仅获得男花个人第8名的成绩,这让雷声懊恼不已。赛后他分析说:“我并不是紧张,我也很想积极调动自己,但打的战术并不成功。”
2010年广州亚运会,雷声在家门口作战,个人赛最后一剑落败。“当时,父母和亲友都来看我,每个人都跟我说没问题,你一定能拿下金牌!没想到这些外界的因素,会对我造成这么大的影响!”雷声意识到自己的缺陷。
“一定要喊出来!”近几年,教练王海滨一再对雷声强调。刚开始,雷声并不认为这有多重要,“我们只要赢了就可以了,光喊也没有用啊!”但王海滨表示一定要喊出来:“在场上,运动员呐喊有几个意思,一是给自己打气,同时也能提示裁判我赢了,有助于避免他误断……”王海滨说,他眼中的雷声有思想、有技术,但稍欠外露的霸气。
霸气的培养,需要在训练和生活中点点滴滴地积累,比如玩游戏,谁输了就在大家面前大声唱歌,就连打个扑克牌,也会让雷声在简单的娱乐中找到大声欢呼的快乐……慢慢地,雷声找到了感觉。
2012年7月31日,伦敦奥运会花剑决赛进行到白热化的程度,此时比分为11:13,雷声落后埃及剑客阿波尔卡西姆两剑。此时的雷声换了一把剑,凛然地望了一眼对手,然后一剑剑地追到14:13,差一剑就获胜了!
正当雷声要乘胜追击时,对手向裁判表示他的左手小臂“受伤”,请求医生进场治疗,明显有拖延比赛之嫌。此时,主帅王海滨想要上前和雷声交流两句,却被裁判“请出”了场地。在场的观众躁动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雷声依旧安静地坐在那里,好像丝毫没有受到周围嘈杂情绪的影响。八分钟后,对手才重新回到赛场。躬身,侧步,出剑……雷声抓住对方的漏洞,一剑封喉,终于圆了夺冠梦想!只见他一把掀起头上的金属面罩,仰天长啸。然后,两步冲下了剑台,一把抱住教练王海滨。
这是中国花剑史上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打破了欧洲人对该项目长达116年的垄断,也弥补了中国花剑“三剑客”王海滨、叶冲、董兆致以及众多运动员,始终无缘奥运金牌的遗憾!
早在2009年自己的花剑事业一片风光时,雷声就通过个人努力和国家政策支持,成为了北大的一名文科生。
与一些只挂名不上课的运动员相比,雷声在北大可是货真价实的学生。他身边都是些90后的孩子,大部分人通过网络搜索才知道他是世界冠军,参加过奥运会。
雷声选择了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广告系,这个专业课程较少,且无需太多的数理化基础。在学校,他没有一点优越感,伴随他的却是紧迫感,“我成绩太差了。”
作为“运动员大学生”,时间的冲突是最大的考验。按照国家击剑队的训练安排,除周末和比赛之外的每一天,运动员都安排有训练任务;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大学上课的时间。雷声经过努力争取,终于获得了击剑中心领导的理解,同意为他制定了特别的训练计划——把他的训练时间都排在上课的间隙,教练为他专门“开小灶”单独训练。
雷声不得不经常往返于位于北京西五环的老山训练基地,和位于北四环的北京大学之间,有时候一天就要在这两个地点之间跑两三个来回。本科头两年的课程相对是比较多的,为了不耽搁上课,雷声时常选择在晚上不上课的时候苦练剑术,直到深夜时分,才去睡上四五个小时的觉。“时间不够用,只能处处挤,比如缩短睡眠时间,取消午休,甚至提高吃饭的速度”,雷声说。
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和勤奋,雷声本科毕业时,所有课程都一次性合格,并且成绩很优秀!
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雷声做客腾讯前方演播室,对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一番交流后,雷声让眼前的秘书长刮目相看。潘基文力赞他是体育与教育结合最成功的中国运动员,与联合国推广的理念非常契合。节目结束后,他握着雷声的手说:“你是个非常有想法的运动员,你未来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同年,雷声参加仁川亚运会,并首次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随后,雷声又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MBA,并与相恋多年的花剑美女周雪完婚。2015年年底,他们的孩子呱呱坠地。
2016年8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上,身高1米93的雷声手执五星红旗,踩着明快的桑巴旋律,走在了中国代表团的最前方,他身后是中国击剑、跳水、柔道、赛艇等运动队的416名体坛健将。当天,红衣白裤的“玉面剑客”雷声,是以压阵旗手身份出现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场中的。他也打破了中国男篮选手对这一光荣任务长达32年的“垄断”。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国家代表团旗手的选拔标准很严格,身高形象、取得过的成绩、赛场内外的精神面貌等都要过关。“中国是超级大国,在奥运舞台上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支力量,我们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现场上时,肯定需要一个各方面都能压阵的旗手,雷声符合上述条件。”刘鹏说,这位既是奥运冠军又是北大硕士的旗手,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
圆满完成旗手任务后,雷声还以男子花剑运动员身份参加了32强个人赛,虽然他在比赛中不敌法国选手勒派匹,但是相信这位“长腿学霸”一定会再接再厉,在未来的其他击剑比赛中重拾光彩,再创辉煌。
知识链接
击剑简介:
击剑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4世纪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出现了令人炫目的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博得了广泛的美誉。此后各国贵族纷纷效仿,一时间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1643年前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当时的击剑服装和器具做了统一规定,并将巴黎资格最老的6名剑术师封为世袭贵族,由此开法国剑术流派之先河,击剑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初具雏形。
到19世纪后期,击剑成为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1882年法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击剑协会,1893年美国业余击剑协会成立。1896年首届奥运会就有击剑项目,并且是唯一允许职业选手参赛的项目。第六届东亚运动会首次把击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击剑比赛项目的男子和女子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团体赛为每队3人的循环相遇赛。个人赛先采用分组循环赛,然后根据组内成绩指数排位,进行单败淘汰赛。循环组赛为3分钟内先击中5剑者为胜。单败淘汰赛为9分钟内先击中15剑者获胜,团体赛每回合为3分钟。
(编辑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