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会忠,王丽亚,董彦清,宫颖新,张鹏举,刘锋,耿建磊
(河北省儿童医院,石家庄 050031)
针刺引流治疗小儿急性蜂窝织炎穿刺深度的选择
牛会忠,王丽亚,董彦清,宫颖新,张鹏举,刘锋,耿建磊
(河北省儿童医院,石家庄 05003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深度针刺引流治疗小儿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急性蜂窝织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刺引流治疗,根据穿刺深度随机分为1~2 mm组、3~4 mm组及5~6 mm组各25例。比较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4 mm组及5~6 mm组治疗后血清WBC、CRP及PCT较1~2 mm组显著降低,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P均<0.05),3~4 mm组及5~6 m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5~6 m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1~2 mm组和3~4 mm组(P均<0.05),1~2 mm组和3~4 m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引流治疗小儿急性蜂窝织炎的最佳穿刺深度为3~4 mm。
关键词:针刺;急性蜂窝织炎;小儿;疗效
蜂窝织炎是指由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及腐生性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弥漫性、广泛性及化脓性炎症,是儿童常见的急性软组织感染疾病[1,2]。由于蜂窝织炎病变不易局限,扩散十分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死亡。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采用针刺引流治疗小儿急性蜂窝织炎的效果优于常规切开引流[3];但最佳穿刺深度尚无定论。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旨在为小儿急性蜂窝织炎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
院收治的蜂窝织炎患儿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2个月~10岁(4.6±2.1)岁;感染部位:头颈部28例,腰背部21例,臀部16例,腿部10例。临床症状:病变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并向周围迅速扩大,多有明显压痛,病变部位较浅、组织较松弛者,肿胀明显,疼痛较轻;而病变部位深、组织致密者,则肿胀不明显,疼痛剧烈;患者常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白细胞升高,体温多38 ℃以上,甚至可达40 ℃。超声检查可见病灶组织结构紊乱,中心部位呈不均匀中低回声影,周围软组织水肿明显。化脓性表现;CT检查可见周围组织水肿,中心部液化。捻发性蜂窝织炎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皮下积气及深部软组织气肿。纵隔脓肿时,可见纵隔增宽的高密度影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炎症性疾病者;②晕针者。患儿均拟行针刺引流治疗,根据拟穿刺深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患儿分为1~2 mm组、3~4 mm组及5~6 mm组各25例。所有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三组性别、年龄及感染部位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三组均给予针刺引流治疗:选择适当长度YL-1型的一次性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深度分别为1~2 mm、3~4 mm、5~6 mm,置入引流条引流脓液,必要时(形成脓腔以及多发脓腔贯通或病变部位较深或周围有重要脏器以及治疗效果欠佳已化脓)置入引流管进行脓液及分泌物引流。引流后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抗生素应用原则应视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针对性、敏感的药物;在药敏报告前,选用针对性强的光谱抗生素。对于严重感染者,采用强有力的新型头孢类抗生素。对于感染严重者应加强营养,补充热量、蛋白质及血浆等。
1.3相关指标观察
1.3.1实验室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天,抽取患儿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4 ℃保存备用。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
1.3.2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体温复常,超声检查证实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水肿缓解>6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体温明显降低,超声检查证实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水肿缓解30%~6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3不良反应记录各组治疗后局部慢性肿痛发生率。
1.3.4引流量比较各组引流量。
2结果
2.1三组血清WBC、CRP及PCT比较三组治疗后血清WBC、CRP及PC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后3~4 mm组、5~6 mm组显著低于1~2 mm组(P均<0.05),3~4 mm组、5~6 m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2.2三组临床疗效比较1~2 mm组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0%,3~4 mm组分别为11、14、0例和100.0%,5~6 mm组分别为13、12、0例和100.0%;3~4 mm组、5~6 mm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1~2 mm组(P均<0.05);3~4 mm组、5~6 m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三组血清WBC、CRP及PCT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1~2 mm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1~2 mm组出现针刺局部慢性肿痛1例;3~4 mm组出现2例;5~6 mm组出现11例。1~2 mm组、3~4 mm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5~6 mm组(P均<0.05);1~2 mm组、3~4 mm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疼痛均可忍受,无需服用药物减轻疼痛。
2.4三组引流量比较1~2 mm组引流量为(3.7±1.5)mL,3~4 mm组引流量为(7.8±2.9)mL,5~6 mm组引流量为(8.5±3.3)mL。3~4 mm组、5~6 mm组引流量均显著多于1~2 mm组(P均<0.05);3~4 mm组、5~6 mm组引流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切开引流是治疗蜂窝织炎的传统方法,但切开引流术创伤较大,易增加手术副损伤及麻醉风险,术后恢复慢,换药次数频繁,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此外,切开引流导致的疤痕形成会影响治疗依从性[4]。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蜂窝织炎的方法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针刺引流治疗小儿蜂窝织炎可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住院费用,促进饮食恢复,其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切开引流[5]。但针刺属于侵袭性操作,选择适宜的针刺深度是保证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关键。PCT属于无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分泌,在健康人体中微量存在,浓度<0.1 μg/L;当机体发生细菌感染时,多种细胞及组织大量表达降钙素Ⅰ基因,诱导PCT连续释放,尤其在出现全身性感染症状时其水平升高更为显著,可高达100 μg/L[6,7]。而在机体发生过敏、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则不会出现PCT水平变化。因此,监测PCT水平变化在鉴别感染类型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8]。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期巨噬细胞大量释放白细胞介素以刺激肝脏合成CRP,并在24~48 h内达到峰值,其血清中含量与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CRP可作为机体炎症反应状态的临床指标[9,10]。而WBC则是判定机体炎症反应的常规指标[11]。研究证实,蜂窝织炎患儿血清WBC、CRP及PCT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监测血清WBC、CRP及PCT变化对于评估蜂窝织炎病情及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后血清WBC、CRP及PC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3~4 mm组、5~6 mm组显著低于1~2 mm组;但3~4 mm组与5~6 m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4 mm组、5~6 mm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1~2 mm组;3~4 mm组、5~6 mm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采用3~4 mm或5~6 mm针刺引流均可有效排出脓液,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其效果优于1~2 mm。3~4 mm与5~6 mm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针刺深度足够(3~4 mm或5~6 mm深度)可有效引流,有利于排出脓液,促进局部组织修复有关。但针刺深度并非越深越好,临床观察发现,针刺引流后常出现针刺局部慢性肿痛,这可能与针刺过深所致的深部组织损伤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5~6 mm组局部慢性肿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2 mm组、3~4 mm组。
综上所述,对小儿蜂窝织炎行穿刺引流治疗时的最佳穿刺深度为3~4 mm。
参考文献:
[1] Hopper SM, Ibrahim LF, Babl FE, et al. PS-374 a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at home or in hospital for moderate/severe cellulitis in children[J]. Arch Dis Chil, 2014,99(2):246-247.
[2] Upile NS, Munir N, Leong SC, et al. Who should manage acute periorbital cellulitis in children[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2,76(8):1073-1077.
[3] 牛会忠,王丽亚,董彦清,等.儿童急性蜂窝组织炎针刺引流诊疗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5):532-533.
[4] 罗燕,韩媛媛,张永涛,等.鼻内窥镜下切开引流术治疗儿童眼眶蜂窝织炎[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6):441-443.
[5] 牛会忠,宫颖新,张鹏举,等.针刺引流治疗新生儿蜂窝组织炎的疗效及对PCT,hs-CRP和WBC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9):737-738.
[6] 杨松,张耀亭.PCT与感染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3,9(18):1666-1668.
[7] 徐爱蕾,王为.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学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242-244.
[8] 甘雨灵,宋兴华.降钙素原在感染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0):1762-1765.
[9] 谢复役,成军.敏感特异的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陕西医学检验,2001,16(2):61-63.
[10] 胡小军,戴冀斌,肖长江,等.针刺人迎穴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2):4284-4286,4293.
[11] Yeh ET, Anderson HV, Pasceri V,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linking inflammation to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J]. Circulation, 2001,104(9):974-975.
[12] 牛会忠,王丽亚,董彦清,等.PCT,hs-CRP及WBC在新生儿蜂窝组织炎早期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421-5423.
(收稿日期:2015-07-18)
中图分类号:R8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04-0061-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04.023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