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继红,伊紫函,张震宇,施丛丛,吴玉敏(.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 0098;.南京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南京 006;.南京市水务局,南京 006 ;.南京市江宁区水利局,南京 )
自2004年以来,连续12 a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更是要求把农村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1,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5个发展”理念,这对农村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已从传统的工程建设,逐渐转变为与农村生态环境、乡村休闲旅游相协调、注重高效管理的新型农村水利[3]。农村水利标识作为展示、宣传农村水利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农村水利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4,5]。各级水利管理部门均非常注重农村水利标识的设置,均对不同对象设置了大量的标识。但现有的农村水利标识设计、制作和管理较为混乱,缺乏统一而规范的系统化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不系统。各级主管部门根据当时、当地情况对水利对象设置了一定的标识,但是农村水利对象丰富,涉及区域范围很广,并未能对所有应该设置标识的对象设置标识。另外,由于不同部门间缺乏协调统一,存在重复设置标识现象。可见,标识设置缺乏系统性。
(2)风格不规范。各级主管部门在设置农村水利标识时,往往是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制作,导致目前农村水利标识风格差异较大,甚至同一部门、同一人设计的标识规格、颜色等风格迥异,缺乏统一性,甚至不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规范标准。
(3)布置不合理。目前农村区域布设了大量的标识,但是这些标识布置随意性较强,缺乏合理性,有些区域标识布置甚至杂乱无章。
(4)管理不到位。为了加强农村水利管理,农村区域设置了大量标识,但有些标识设置以后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导致一些标识存在安全隐患,甚至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农村水利标识是直接服务于农村水利设施,其完善程度能反映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系统化、规范化设计、制作和管理农村水利标识已成为当前农村水利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规范工程建设、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一般认为,农村水利包括农田水利、农村饮供水、农村生态环境及乡村休闲旅游等内容,其中农田水利是其主要内容,包括农田灌溉与排水、水土保持、盐碱与沼泽地改良、滩涂围垦、沙漠治理等水利措施,涉及闸、站、堤、河流、沟渠和水利配套设施[4]。面广量大的工程建设和管理,需要通过设置适宜的标识装置,提高管理效率,规范建设与管理流程,增强安全意识,明确责任主体,提高工程运行寿命和利用效率,使农村水利工程建、管、用协调开展。
(2)宣传政策、提高认识的需要。自1949年以来,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已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技术标准等[6]。大量的政策法规只有被人们所认识接受,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和推行。标识是最为直观有效的宣传手段和工具。通过设置适宜标识装置宣传国家政策法令,提高基层干群认识,有效加强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7]。
(3)展示水利功能、导视乡村特色的需要。农村水利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景观营造等多方面的功能。为了能让人们接受了解丰富而多样的功能,需要通过设置一定的标识,解读水利工程、展示水利功能。尤其是近几年农村水利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形成了一批具体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和乡村休闲旅游景观区[8]。根据管理的要求,需要通过配置适宜的导视指引标识,直观真实地表达水利功能、当地独特风光和风俗文化,指引游客游览。
(4)告知信息、鼓励公众参与的需要。新时期农村水利更加注重人水和谐、统筹生态环境、协调工程、技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工程管护区、功能保护区、安全警示区以及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等信息均需及时通过相应标识装置公示、告知公众,鼓励公众参与管理,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认可度和管理的透明程度,有效推进农村水利工作,促进乡风文明建设[9]。
标识是指系列的图形、文字、色彩、样式的组合体,是公共空间的导向,作用于空间的流向与空间位置[9]。由于农村水利涉及排水、储水、灌水、防洪、防旱、休闲、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针对不同功能、不同工程、不同设施、不同管理的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类型的标识,这一系列不同类型对象的标识共同组成了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它们以不同的图示、标示或文字等方式,解释或说明一个特定主题、事件、建筑物等,提供相关信息来满足公众需求与好奇,为人们指引、解说、安全警示和规范管理行为,展示、宣传农村水利政策、法规和发展理念,加深公众对相关措施、政策的理解与认同。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已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农村水利工程服务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也是农村水利管理的必要手段和载体。
农村水利标识系统既是农村水利的重要要素,也是农村水利与管理者、参与者、受益者之间的联系纽带。它既具有一般标识系统的特点[10],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1)系统整体性。农业水利既涉及水渠、沟道、堰坝、闸站、水保、生态、环境及社会管理等多个对象,也涉及农业生产区域、农民生活区域、商业区域、休闲娱乐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等多个区域。每一区域、每一对象均会以特定明确的图形、文字、色彩等标识符号表达特定功能,一系列水利对象标识按照一定原则或内在逻辑关系排列布置于农村区域,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农村水利标识系统。
(2)标准统一性。国家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已经颁布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10001-2006)、《安全标识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安全色》(GB2893-200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等规范和导则。农村水利标识系统中各水利对象的标识所使用的符号、规格尺寸、颜色、材料等均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采用规范统一的标识表达信息,实现形态规范、色彩统一、字体一致、版式通用、位置安全醒目,有利于规范化管理。
(3)自然与社会的融合性。农村水利标识系统表现的是自然或人工农村水利对象的信息,无论是自然的农村水利对象还是人工的农村水利对象,其标识的设计与设置都应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环境共同形成整体形象,避免与环境的格格不入,甚至破坏环境。
(4)功能与形式丰富多样。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通常会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建设和管理要求,采用石材、木料、钢材、塑料、电子屏等素材制作圆形、方形、椭圆等形状的标识,采用悬挂、坐立、镶嵌等方式设置不同的标识,丰富的展示和表现形式,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充分展示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特点和要求,实现展示指引、宣传教育、提醒告示与警示、鼓励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功能。
(5)乡村独特性。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处于农村区域,具有乡村区域的独特性。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在强调统一性同时,还应该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尤其是对于以文化背景为基点的乡村,其水利标识的样式、色彩、图形创意除了具有最基本的表达功能之外,还需结合当地文化内涵、民俗特点、景观特色、游览要求,标识的形态、色彩、图案、材料等均能彰显独特的文化底蕴。
农村水利标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便捷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使人们在接触和享受农村水利时拥有安全愉悦的感受,做到不对资源和设施造成过度利用或破坏,同时也能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农村水利活动。完善的农村水利标识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展示指引功能。农村水利标识该系统可以向公众直观地解说农村水利的主体功能、主要技术和主要成就,展示农村水利的特色,使公众深入了解农村水利的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价值,认识农村水利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为打造水美乡村,提升区域品味,提供宣传平台。同时也可为赴乡村旅游参观、休闲体验的游客提供引导、帮助信息,将人们快速准确引领到目的地,提高参观效率。
(2)宣传教育功能。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可以将农村水利的相关政策、法令、理念和管理要求以图形、图画、符号以及简练语言直观生动地表达,有效宣传和普及农村水利基本知识、法规条例和发展理念。该系统可以使公众在接触和享受农村水利资源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对资源或设施造成过度利用或破坏,增强人们维护水利工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告示与警示功能。农村水利涉及水、电、交通等方面内容,如果不能有效告示或警示存在的危害性,则会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该系统的设置可以提高人们对安全隐患的认识,提前做到对特殊告示、警示区域的避让,保证人们享受农村水利服务功能中的安全、愉悦的感受。
(4)鼓励公众参与功能。农民是农村水利的主体,通过标识系统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水利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增强农民的主人公意识,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本土文化。同时,农民积极参与标识系统的维护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标识系统的价值和运行周期。
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涵盖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了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建筑物管理、功能区管理等,涉及闸站、堰坝、涵洞、农桥、渡槽、河沟渠、库塘、项目区、乡村文化旅游、保护区等对象。按照分布特征,可将这些对象分为面状对象、线状对象、点状对象。结合对象功能和管理要求,农村水利标识系统由区域性对象标识子系统、线状对象标识子系统、点状对象标识子系统、辅助标识子系统组成。面状对象标识子系统由项目区(示范区、重点片区等)、灌区、小流域、库塘、保护区、乡村旅游区等对象的标识组成;线状对象标识子系统由河道、管道、线路、渡槽等对象的标识组成;点状对象标识子系统由闸站、堰坝、涵洞、农桥、景点等对象的标识组成。根据建设、管理和功能要求,每一对象又由多个标识牌组成。总体而言标识牌包括工程描述牌、功能展示牌、对象名称牌、管护标识牌、告示标识牌、警示标识牌、禁止标识牌、宣传教育标识牌等。每一标识牌由图标、图形、照片、文字等要素组成。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层次结构体系如表1所示。
农村水利标识系统不仅要考虑内容、功能的完整准确,注重信息、造型、景观等的规范统一,还要考虑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11]。农村水利标识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系统规范。图标、文字、颜色等需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导则设计制作,标识牌的摆放和安置也需规范化。
(2)功能明确。遵从功能描述准确、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原则,避免误解和模棱两可。
(3)简洁节约。遵从风格简洁原则,力求资源侵占最小化,经济节约。
(4)生态友好。遵从自然、生态友好原则,力求标识牌与人和天然景观和谐共生。
(1)语言文字。标识语言文字能在有限空间准确传达解说意图和主题。针对农村水利服务对象的特点,语言文字不宜过于专业,以便于大众理解接受。文字精炼,篇幅短小,每句字数为10~15个字。字体、字号、行距应视参观位置和视角而定,以醒目为主。一般情况下,标题一般以黑体为主,可竖排或横排。正文字体以黑体、宋体、幼园体为主,最小字体大小为60~24磅,行间距在12磅以上,文字颜色根据功能表达要求而定,一般横排,左起书写。
(2)专业图标。农村水利标识系统中专业图标通常使用国家规定的水利图标,或地方水利主管部门规定的水利专用图标或农村水利专用图标。通常情况下,图标均需附加地方名称的文字,如“江宁农水”。同时图标的尺寸应与国家或地方规定专用图标规格一致,或同比例缩放。
(3)图形或地图。标识牌中常用的图形包括功能分区图、线路导视图、工程布置图和照片等。配置的图形须清晰、简明、醒目,颜色、风格等要素的组合须根据功能表达要求和区域背景确定。尤其是在乡村文化与景观旅游区,所选用的图形符号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也要根据当地文化、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做具体设计。
(1)外观形态。标识牌形态是其所处空间环境主题营造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农村水利标识系统的标识外观形态通常采用平面构架、卧式等造型。平面架构标识通常采用圆形、方形或倒圆角方形等。卧式标识通常采用景观石造型布置于区域入口。特别是乡村旅游区的标识牌形态设计中应参照当地建筑、自然地貌、当地文化图案,尽量体现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特色[11,12]。各标识牌应小巧精致、质朴粗犷和简洁唯美相结合,避免破坏周边景观。
(2)色彩配置。农村水利标识的色彩是一种富含表情和情感的语言,在选择中须统筹考虑空间环境、主题、参观者的色彩感受、历史文化等特点和功能需求,按照所处空间环境的基本色调,从而经过加工,使之融合到整体环境美的秩序中。
(3)布局与规格。根据标识牌的规格大小(标识牌的规格可参照表1)。合理布局标识信息,样式简洁,不追求视觉效果的冲击力和奇特,但也须避免过于简单或者呆板。采用对称方式布局,均衡视觉效果。图文布局适宜,照片不宜过多。文字周围应留有适量的空白。
农村水利标识系统中常用的材料有钢材、木材、石材、塑料和电子屏幕等,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地理环境、区域大小、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特点,尽可能选择安全耐久、生态环保、经济节约、养护方便的材料[11,12]。一般而言,以选择木材、石材、竹材等生态材料为主。在乡村休闲旅游区,宜选用自然、当地、历史文化或仿古材料。在多雾多雨潮湿区,宜选用石材、不锈钢、钢化玻璃等耐锈蚀材料。在空旷区,宜选用石材、不锈钢、冷板等强度较高的材料。
表1 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层次结构体系
(1)农村水利标识系统由区域性对象标识子系统、线状对象标识子系统、点状对象标识子系统、辅助标识子系统组成。每一对象又由工程描述牌、功能展示牌、对象名称牌、管护标识牌、告示标识牌、警示标识牌、禁止标识牌、宣传教育标识牌等组成。每一标识牌由图标、图形、照片、文字等要素组成。
(2)合理完善的农村水利标识系统是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表达的重要载体,具有显著的系统整体性、规范统一性、自然与社会融合性、乡村独特性等特性,并具有展示指引、宣传教育、告示警示和鼓励公众参与功能。
(3)农村水利标识系统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内容、功能的完整准确,注重信息、造型、景观等的规范统一,还要考虑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尤其是 形态必须体现当地历史、传统文化、自然地貌。材料应尽可能选择安全耐久、生态环保、经济节约、养护方便的材料。
□
[1] 琚龙昌,赵彦枝.农村水利工作管理新思路探析[J].中国水运, 2011,11(2):254-254.
[2] 王艳红,许天瑶,李禹红.我国农村水利发展概况[J].农业工程,2015,5(2):56-58.
[3] 倪文进.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状况与科技需求[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1-8.
[4] 李为伟,何 征.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空间标识系统的设计初探——以杭州临安平山新村为例[J].艺术研究, 2012,(4):7-8.
[5] 吴雪明,张文方,彭星芸,等.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与管护问题调研报告[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1):160-163.
[6] 胡家浩,汤尚颖.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与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686-690.
[7] 李远华,严家适.新农村建设需要坚实的农村水利基础[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6):1-3.
[8] 刘泊宇,邵东国.新农村建设新常态下的灌区生态水利景观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15,(7):12-16.
[9] 袁先江.美好乡村水利建设要求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9):133-135.
[10] 徐邦跃.标识系统的特性分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4):156-158.
[11] 郑旭阳,秦安臣,肇丹丹.国内风景区标识牌设计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13,28(2):205-209.
[12] 滕学荣,刘栋栋,赵东拂.基于安全因素考虑的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2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