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锐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架构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文本的分析
李锐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具有严整的学理逻辑架构。商品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商品的二因素使其天然包含买和卖相分离的可能。马克思剖析了商品内在的这一矛盾,并延伸到市场层面,解析了经济危机的两种抽象形式,进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货币与经济危机的真实逻辑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家无休止追求剩余价值而极力扩大资本的生产,货币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原因。要想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唯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买和卖相分离;货币;剩余价值;逻辑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专门列章来讨论经济危机问题,而是分散于各个章节。一般认为,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随后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实现了对经济危机理论的系统性阐述和创立。直至《资本论》,马克思从微观到宏观,从抽象到具体,构建了一个完整且精密的经济危机理论架构。
商品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起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商品就已经存在,但此时在市场中体现出来的是W—W的特征,即商品的生产者将自己劳动所得的产品拿到市场中去同另一种产品交换,交换完成,贸易结束,这是典型的物物交换。物物交换的市场行为更凸显商品的使用价值,即人们是为了生活而交换。参与交换的主体要么是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要么是填满自己无尽的物质贪欲(比如封建主、领主、帝王,等等),买和卖之间没有根本性矛盾。在马克思看来,物物交换是“买和卖相重合”[1]246的同义词,只要商品有使用价值,就一定会被交换出去;而商品内含的一般性人类劳动——价值,不过是起到了衡量“等价物”的作用[2]。商品的二因素在资本主义之前的市场中不会有彼此分离的危险,经济危机没有产生的温床和前提。
可是,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物物交换只是一种“真空假设”,现实中几乎完全不见其踪影:商品一旦进入市场,就必然会潜在地诱发危机产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卖者和买者不能兼而取之“全部的”商品。通过交换,一方享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其物理属性,一方占有商品的价值,即其内含的一般人类劳动。显然,商品的价值无法用实物来评判,这样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在经典的“一只羊=两把石斧”的情景当中,如果把石斧当做所有商品价值的称量单位,那么一个市场要正常运转,需要多少把石斧呢?市场中的一般等价物不能总是具有明显特殊使用性质的商品,而只能是货币。
因此,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到来,商品在市场中都会发生形态的变化。W—W无法长久,商品必须首先转化为货币,才可以更好地参与交换活动。只有W—G先行,G—W“就再没有什么困难了”[1]245。商品形态的变化显露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相分离的可能性,这正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基本条件。马克思的意思非常明确,只要有商品生产和交换,就必然促使货币的流通,而货币在经济危机产生的过程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商品的属性是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商品是经济危机的源点和逻辑起点。
那么,既然商品是危机的本源,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危机没有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剩余的价值”。在物物交换的环境中,商品生产属于“直接生产”,即便他们不得不把商品转化为货币,也是为了投到市场中径直换取自己的必需品,而不是为了增加货币的数量和质量(即价值增殖)。直接生产不会导致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货币持有者不会拖延将货币重新转化为商品(物品)的时间,“在物物交换中……不是买者就不能是卖者,不是卖者就不能是买者”[1]246-247,这就有效抹除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马克思甚至认为这样的商品交换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商品的二重性,“……只要发生交换,它的因素就不是彼此分离的”[1]246,而这种情形在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出现。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体制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被最大限度地放大了。在那里,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索取商品的价值而非使用价值而不择手段。
无限制地追求商品的价值,危机就由可能一步步地走向现实,这在最初就表现为一部分商品生产者不再进行直接生产了。W—G之后,一些人“并不是非要立刻重新买进、重新把货币转化为个人劳动的特殊产品不可”[1]246。此时,货币转化为商品的困难显现了出来。一方面,卖者急需将商品换成货币;另一方面,买者却不急于将货币换购成商品,这使得买和卖看起来不那么顺利与和谐。“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出卖商品的这种困难,仅仅来自于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货币却不必立即转化为商品”[1]247,买和卖由此分离。
马克思将买和卖的分离称作是“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1]247,是经济危机最原始的表现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剥削剩余价值而开辟了广阔和庞大的世界市场,为的就是以“综合和暴力”[1]247的方式来平衡掉“买和卖的分离”,将在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卖掉的商品转嫁给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市场,同时把掠夺来的货币投入到新一轮的扩大再生产中去。这样,买和卖就不会长期分离,危机也就暂时得到了缓解。
买和卖的分离是危机的第一种抽象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特殊且必然的商品形态变化。由于市场规律无非就是买和卖,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要经历商品形态的变化,即W—G—W的过程。“一种商品转化为货币是因为另一种商品从货币形式在转化为商品”[1]248,具体表现在:
(1)a资本由W—G,b资本则相应地必须由G—W;
(2)a资本离开了生产过程,b资本相应地必须回到生产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1)和(2)中的“必须”二字是理想状态下的市场行为,也就是说,当W—G和G—W拆开的时候,社会总商品资本的W—G—W链条就断节了,买和卖已经分离。这时想要保持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进行,a资本和b资本这两笔资本就“必须”尽快或是适时地转化形式,才能将危机的产生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果有一方生产者没有执行这个“必须”,那么买和卖就彻底分离,危机便会很快地由可能变为现实。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不难看出,在(1)中,a资本的W—G和b资本的G—W都需要依托货币G来完成,假如货币未能及时和恰当地支付,危机便会如约而至,这便是马克思谈到的危机的第二种抽象形式——货币支付的断链:“……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间上彼此分开的时刻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1]248马克思为此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货币支付出现停滞时的连锁反应:假设一位商人支付了一张买布的票据给一个织布厂主,后者就会为了继续生产而把票据卖给银行家,用来还债或是贴现。这看上去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中间的货币支付发生了断裂,问题就严重了。因为织布厂主为了织布,他要和纺纱厂主、亚麻种植业者、织布机器制造商、制铁厂主、木材业者和煤炭业者都打交道,这些从业者为他织布提供了全部的不变资本。试想一下,如果商人支付不出,或是拖延了支付的票据,后果会是什么?那就是,织布厂主给不了纺纱厂主和机器制造商票据,进而纺纱厂主不能支付亚麻种植业者,机器制造商不能兑现制铁厂主,制铁厂主不能支付木材业者和煤炭业者。于是,到最后所有的生产者都不得不面临资金短缺甚至是生产中断的风险,“他们由于都没有实现自己商品的价值,就全都不能使补偿不变资本的那部分价值得到补偿。这样就要发生普遍的危机”[1]249。
由此可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危机的逻辑前奏,相比于第一种危机的抽象形式,第二种危机形式相对具体与现实。但是,危机的第一种抽象形式在逻辑上更具先在性,若没有买和卖的分离,第二种抽象形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第一种可能性是第二种可能性的基础,第二种可能性是在第一种可能性之中发展出来的”[3]250。
据此,经济危机的两种抽象形式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基点,并且“买和卖的分离”是马克思推理的首个逻辑前设。这个逻辑前设在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科学区分的前提下是成立的,这使得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先天带有强烈的无产阶级属性和批判色彩。萨伊、李嘉图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极力否认商品生产过程同经济危机有关联,借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辩护。马克思回应了这些错误的观点:买和卖的源头与活力要仰仗生产,否则买和卖就会难以为继;随着货币的介入,买和卖的分离不能避免,经济危机也就必然发生;要想说清经济危机问题,离开生产领域是行不通的。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普鲁东主义者达里蒙)辩称货币作为交换的中介同商品没有差别,本质上也是一种“物”,在市场里不会影响物物交换的状态,因而经济危机只是由于货币享有流通工具和交换工具的特权所引发的。这些经济学家否定货币是加速买和卖分离的罪魁祸首,试图抹煞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价值论,把经济危机产生的领域局限于商品的流通过程。马克思立足于经济危机的两种抽象形式,证明了只要生产商品,就会有买和卖的分离,当资本家通过商品生产去不知疲倦地榨取剩余价值的时候,经济危机的到来就不远了。
货币是经济危机理论中容易被人忽视的逻辑枢纽。货币有五大职能,马克思在讲解经济危机的第二种抽象形式时只谈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但这不意味着马克思只把货币在经济危机当中的角色仅仅定义为“支付的货币”。在《手稿》里,马克思细化了货币在可能性的经济危机当中的不同“职能身份”:
(1)货币在市场中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资本形态变化的过程中,W—G和G—W会反复出现,也就是说,货币在市场中流通的时候,买和卖分离的情况经常出现:人们要想进行交换,就必须先把实物转化为货币,货币到手,买和卖至少会短暂地分离。
(2)货币在市场中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就是经济危机第二种抽象形式中的“货币形象”,此时的货币其实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发挥两种不同的作用——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其中,价值尺度也是货币的一种固有职能。当买者(也就是上例中的商人)支付给卖者(上例中的织布厂主)支票,这张支票就是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假如各个交易环节没有停顿,最后织布厂主到银行那里兑现了支票,那么这张支票,也就是货币就完成了它的价值实现的功能。显然,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不能同时显现在这个交换过程当中,“这两个时刻互相分离”[1]252。这个时候,只要商品的价值在这两个时刻之间稍发生一些变动,或许就会最终导致货币无法完成它应当完成的支付职能。这里仍然有两种大致的情形:
a.当商人支付给织布厂主支票之后,打算把这些织布(商品)转手时,发现这些织布的价值贬值了(与之前支票的价值尺度不一致了)。于是,商人在近期内不再购买织布厂主的布匹,这使得织布厂主再也不能从这个商人这里完成买卖,即不会再有价值实现了。这就会造成织布厂主不能支付给其他的商品生产者,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b.织布厂主始终未能等到任一商人来购买他的织布(商品的价值未发生变化),他就永远无法得到实现其织布价值的货币,因而也不能支付给其他的生产者,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不管是a还是b,只要货币不能支付,就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只不过在b中,如果最后商品卖出了,那么经济危机或许可以延缓产生;如果最后商品仍然没有卖掉,经济危机很快就会到来。
综合(1)和(2),很容易看出马克思认为货币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货币进入市场,买和卖就要分离,这已经蕴含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而当市场参与者什么都要依靠货币来进行支付和实现时,经济危机的产生就是迟早的事情。事实上,经济危机总是以货币的各种样态来表现的——经济危机时期,银行不供给货币、资本家手中的货币紧缺、劳动人民没有货币;市场上,商品贬值(早期经济危机)、物价高涨(当代经济危机)、生产萧条或是通货膨胀,不一而足。经济危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称作是货币危机,货币不仅是展示经济状况的东西,更是经济危机理论当中的核心词汇。对此,马克思不无感叹地说:“如果危机的发生时由于买和卖的彼此分离,那么,一旦货币发展成为支付手段,危机就会发展为货币危机。”[1]253
马克思在这里对货币的认识是极为深刻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投入市场,其在流通领域“大发神威”只是表象,李嘉图等人咬住货币的支付职能不放,认为只要能够通过各类手段调节好市场中的货币量,使得货币能平稳和精确串联起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经济危机就会被根绝。马克思批判了这样的论调:不可否认,调控市场中的货币量能够影响经济的运行,手法得当、政策对路的宏观调整有时确实能够消除经济危机产生的隐患,但是如果寄希望于在流通过程中把握好货币的数量和质量就能彻底扫除经济危机的威胁,注定是要失败的。只要出现了买和卖的分离,一旦有货币再进入市场,“危机的第二种形式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1]253。货币不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它只是全面认知经济危机的一个逻辑枢纽。“在研究危机的条件时,过分注意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发展中产生的危机形式,是完全多余的。”[1]253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危机的第二种抽象形式当做经济危机的原因并加以探讨和钻研,只是抓住了经济危机的现象,而未能深入其本质。
那么,既然货币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又是什么将经济危机周期性地“赐予”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从经济危机的两种抽象形式出发,经由对货币在经济危机中担任角色的考察,揭露了经济危机产生的真实原因——生产剩余价值。
就像选择性无视生产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一样,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总是闭口不谈资本主义生产的无节制性,也就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无限性。在《手稿》里,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意无意地将生产与消费混淆在一起,声称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材料的行为代表了工人。这样的话,工人就也是资本的拥有者了,资本家的消费也就是工人的消费——卖就是买,买就是卖,这就“消灭”了买和卖的分离了!
针对此种言论,马克思尖锐地驳斥道:“雇主代表工人的条件与工人自己代表自己的条件是不同的。”[1]257资本家虽然买来了生产资料给工人“使用”,但是生产的秘密不在于工人消耗掉旧的使用价值和再创造出了新的使用价值,而在于资本家得到了工人劳动力转化成的剩余价值。工人并没有“消费”什么生产资料,他们只是把自己的劳动力中的必要部分置换成了维持自己起码的生存和生活条件的工资。资本家也不是为了消费而购置劳动资料和材料,而是为了生产去花费货币。资本家的买仍然是为了卖,而工人的卖却仅仅是为了买。“工人实际上生产的是剩余价值。只要他们生产剩余价值,他们就有东西消费。一旦剩余价值的生产停止了,他们的消费也就因他们的生产停止而停止。”[1]258卖者(生产者)和买者(消费者)永远不可能同一,资产阶级学者否认生产和消费、买和卖的对立,实质上是为了否认危机的可能性,“这是再荒谬不过的了”[1]258。
货币是作为资本还是作为工资无关紧要。在无产阶级那里,货币不会和经济危机有丝毫的关系,因为“他们始终必须是剩余生产者,他们生产的东西必须超过自己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这些需要的范围内成为消费者或买者”[1]259。而资本家就不同了,他们总是有“多余”出来的货币(剩余价值),如果他们想把这些货币滞留起来不去支付,那么经济危机就在不远处了。
资本家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所得而不再专注于寻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竭力追求的只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总之,进行大规模生产即大量生产。”[1]261这在客观上确实推进了人类的文明和历史的前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05。可是,市场中对商品的需求量是有限度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的激增并不与工人的工资增长成正比,相反,资本家为了压缩必要劳动时间,会“发展劳动生产力,采用协作、分工、机器等”[1]261,即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反而越来越实际性地降低了;另一方面,海量的商品充斥市场,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资本家也不会轻易将商品降价,使得工人的无力购买和商品的琳琅满目构成了一副极为“醒目”的资本主义市场画面——生产过剩了!生产和消费彻头彻尾地对立了起来:“一方面,出现在市场上的是数量过多的再生产的各种条件和卖不出去的各种商品;另一方面,资本家遭到破产,工人群众忍饥挨饿,一贫如洗。”[1]263
表面的生产过剩使得货币的魔力消失了,转而变成了令所有人无比痛恨的所谓“经济危机的根源”,就连亚当·斯密这样的理论巨匠都只会把经济危机归结为“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1]264。“由于沉湎于资产阶级生产,把它看成一般生产”[1]268,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可能走出经济危机的“迷宫”,他们顶礼膜拜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至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得出了一个逻辑结论: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既然经济危机肇始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那么要想远离经济危机,就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如果说这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逻辑推论的结论的话,那么“革命”就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终极逻辑指向。
资本是“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4]19,它不顾经济规律而肆无忌惮地进入市场,使得生产扩大的速度远超市场容积的增大速度,“因此很明显,资本的发展程度越高,它就越是成为生产的界限,从而也越是成为消费的界限”[5]397,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不是绝对、永恒的生产方式。这从经济危机上就可以看出来,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这个词本身会引起误解。只要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或者哪怕只是他们最直接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自然绝对谈不上产品的生产过剩(在产品量超过对产品的需要这个意义上讲)。相反,应当说,在这个意义上,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经常是生产不足。”[1]266-267在经济危机时,全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保障,同时又无法开展生产来填补生产不足的深坑。这足以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能承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被充分展现了出来:“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6]87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这里具有浓郁的伦理学色彩。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资料为社会全体成员占有的话,个人所有制就会重建,到那个时候,李嘉图等人所宣扬的“生产按照计划来执行”就成为了现实,人们的交换行为就再次回到了“物物交换”的形式,只是此“物物交换”非彼“物物交换”,因为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社会大生产的进程,社会生产力也与资本主义之前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力不可同日而语,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才是“社会的生产”[1]268。在那里,“不存在买和卖的区别”[1]268,也就是,绝无经济危机。
客观地说,经济危机理论是《资本论》的一个结论性的部分,但它贯穿了马克思的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其逻辑架构是整部《资本论》逻辑架构的微缩版本。读懂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就相当于读懂了《资本论》;掌握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架构,无异于厘清了《资本论》的逻辑架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生涯其实多少显得有些“时序错乱”,他们的革命主张在早年只是有结论而无科学依据。马克思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和《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里就谈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诸多特点以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在当时,这样的说法只是天才的预测,缺乏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论证。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重回书房”,最终给后人从事经济实践活动留下了强有力且永不过时的经济危机理论。此后,每当人们遇见经济危机,就会想起马克思(恩格斯)来。而在1857年,可没人会想到马克思,当时他还未完成他的经济危机理论,只是在见到了经济危机后,更加感到撰写《资本论》的紧迫性。在这个意义上,现实中的经济危机,才是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原点。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锐.马克思经济学—哲学视阈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基于《19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的分析与探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9):68-74.
[3]董瑞华,唐珏岚.《资本论》及其手稿在当代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7.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4.
(责任编辑张佑法)
Logical Architecture of Marxist Economics Crisis Theor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of Marxist Economics Manuscripts
LI Rui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Marxist economics crisis Theory has a strict logical architecture. Commodit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arx constructed economics crisis theory, because the two factors of commodity naturally in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buy-sell separation. Marx studied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 of the commodity extending it to the market level, and analyzed the two kinds of abstract forms of economic crisis. Based on this, Marx further studied the real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cy and economic crisis. Marx pointed out that the root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crisis is capitalists’ endless pursuit of surplus value and the great expending of capital production. The currency crisis is a form of economic crisis rather than a reason.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economic crisis, the only way is to change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bolish the 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 and eliminate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between production socialization and private ownership of production means.
economic crisis; buy-sell separation; currency; surplus value; logic
2016-03-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12YJC710030)
李锐(1984—),男,河南焦作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献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引用格式:李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架构——基于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文本的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8):92-97.
format:LI Rui.Logical Architecture of Marxist Economics Crisis Theo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of Marxist Economics Manuscript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8):92-97.
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8.015
A81
A
1674-8425(2016)08-0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