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联合国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之后,围绕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的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也成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首日,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在《普惠金融:金融的“平民化”》分论坛上表示,普惠金融需要深化制度改革,贴近百姓需求,不能只想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普惠金融需深化制度改革和服务理念
3月22日,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在博鳌亚洲论坛普惠金融分论坛上提出,在现有的银行、保险等金融制度下,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推行比较困难。要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要继续深化制度改革,改善金融服务理念,推动建立符合中国百姓的普惠金融制度。
董文标认为,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方方面面的金融机构都很重视。但由于制度沿袭的原因,中国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服务,忽视了对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市场的服务。金融工作领域的从业人员也形成了为大企业服务的工作观念,只想做大的,不愿做小的,只想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不想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忽略了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市场业务的开展。这些年来在普惠金融方面真正有突破的,也就是马云,通过阿里小贷的服务,颠覆了原有的游戏规则,实现了金融的平民化。
董文标认为,目前在城市中的金融问题大多已经得到解决,但是普惠金融真正的意义在于,要使得金融服务更为“平民化”,尤其是服务农村人口和小微企业。与高端金融理财服务的客户群体不同,普惠金融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具有长尾特征的中小微客户,这类客户平均的资产规模小,但数量庞大。而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对于这些客户一直是采用传统的银行服务方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董文标着重提出要深化制度改革和服务理念,推动建立贴近中国百姓需求,符合中国中小微企业需要的普惠金融制度。
从具体来看,他建议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在农村市场,可以通过盘活农民宅基地资产,宅基地如果按照500元——1000元每平方米计算,全国范围可以至少盘活35万——40万亿资产。宅基地如果可以认定为农民资产,银行可将其作为抵押物,从而使资产转换成金融资本,避免城乡二元体系造成的资产巨大差异;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可以根据大数定律,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分类,有针对性为其提供服务,小微企业将是非常大的市场。
主持本场论坛的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高度认同董文标的看法,她认为要加大制度和理念的双重变革,将普惠金融制度落实到实处。
扶贫更需普惠金融与产业相结合
在当天下午的论坛上,董文标还谈到了普惠金融与扶贫工作的关系。他说,普惠金融并非是单纯的金融工作,而是要跳出金融做金融,要与产业相结合。他以中民投旗下中民新能投资的宁夏盐池“光伏+”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为例解释说,通过扶贫工作与产业的结合,中民新能为盐池县4万多贫困人口提供精准的扶贫支持:一方面,中民新能为该地区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在农民家的屋顶上加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发电收入以户为单位补贴给贫困农民;另一方面鼓励农民养殖宁夏特产滩羊,并由中民投成立专门的公司负责滩羊的加工销售处理,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这样通过产业支持,扶贫工作非常精准,让当地民众改变生活方式,从而使扶贫工作真正实现对该地区民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
除此之外,董文标还说,在精准扶贫方面,小额的普惠金融服务就是最有效的工具,贷款三五千元或者一两万元的业务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笔重要的钱,但是普通商业银行可能不屑于去做那么小的业务,然而普惠金融就一定要做。因为这才是真正能够帮到老百姓的业务。▲(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