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现状调查

2016-03-23 03:09:33衡一馨
魅力中国 2016年12期
关键词:垃圾居民分类

衡一馨

(驻马店市高级中学,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便捷和提高的同时,与日俱増的城市生活垃圾,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被城市垃圾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垃圾处理的好坏与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和处理,有效处理好垃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増加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政府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

城市生活垃圾通常是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旅游、市政维护、企事业、机关单位办公等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如厨余物、餐饮残余物、废纸、旧织物、旧家具、玻璃陶瓷碎片、废旧塑料制品、煤灰渣、废交通工具等。城市生活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要产生10亿吨的垃圾,我国垃圾年均增长率超过10%,每年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除县城外,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1]。大量的生活垃圾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不但排放臭气,滋生病菌,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垃圾按可回收再利用和不可回收再利用分类投放,不但有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实现废物回收利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在我国,垃圾的分类收集已提倡多年,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还是实行生活垃圾混合收集。2000年4 月,建设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 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城市,并采取了很多创新性举措。如北京市在2011 年新增了1200 个城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政府向试点小区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在上海市,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提交指点投放,可换取积分,获得一本“绿色账户”,加入“绿色账户”不仅可以兑换礼品,还有可能获得上海市动物园等五大公园门票;在杭州市,部分社区绿色塑料袋上标明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出的厨房垃圾,都会有专人蹲守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则公示在垃圾分类试点积分栏上[1]。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效果不理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垃圾分类水平还存在显著的差距,不仅是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关键是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严重缺乏,绝大多数居民不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依旧比较模糊。相关部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力度不大,在过程中监督力度不足。特别是中小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状况更差,不但人们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理念欠缺,更缺乏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和制度。鉴于中国面临的严峻的垃圾问题,本人决定对驻马店市中心城区部分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现状进行调查,为我市更好的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工作提供参考。

三、问卷设计、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设计与面对面采访,调查黄淮学院学府花园、建业森林半岛、置地一期、通达小区、明珠港湾、金象花园、爱克首府、天地惠城、美庐园等26个相对较大些居民小区。调查时间为2016 年7月至8月节假日时间,主要调查小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参与意识及行为情况。调查人数共计160人,按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业进行分类统计。同时本人对所调查小区也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许多居民小区都没有安置有垃圾分类标志的垃圾箱,即使安置有垃圾分类标志的垃圾箱,小区居民的垃圾大多还是“打包”随意投放。还观察到回收垃圾的工人也从不进行垃圾分类,他们将所有垃圾都倒进垃圾车,然后运到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处理。调查内容如下表。

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参与意识情况调查表

四、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目前所调查居民知道垃圾应该分类回收的占95%,也明白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他们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及其他渠道了解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相关知识[2]。对于垃圾如何分类投放,分成几类大部分人都十分模糊。很多人对其从不关注,只有少数居民对其较重视,81.8%人对垃圾处理不当产生的危害也知道,但危害程度有多大不很清楚。因此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是居民了解垃圾分类投放回收最重要的渠道。

2.开展过垃圾分类投放回收活动人员占总体调查对象的25.6%,愿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占88.5%,只有11.5%的人员感觉麻烦多事。垃圾分类知识较差,一般不会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方式丢弃垃圾。大部分人随手将垃圾任意扔进垃圾桶,只有少数居民会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方式丢弃垃圾。所以有必要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知识的普及工作,让人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3.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回收设施完善的占36.9%,73.1%的居民小区都未设置垃圾分类投放回收设施。近61.5%小区从未开展过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环保宣传活动,故难以激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积极性。

4.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对垃圾分类投放回收意识、行为和参与程度均有不同的表现。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人群、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群、学生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垃圾分类投放回收意识、行为和参与程度较强。

5.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思维理念不正确、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垃圾分类投放回收与自己关系不大,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环卫工人的事情,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五、建议

1.加强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等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如在小区开展信息公开、发放宣传册、树立示范典型和制定激励等措施,让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思想、认识融入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树立垃圾分类投放回收自我责任意识,形成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光荣,不按规定投放可耻的环境氛围。

2.制定相应的法规,约束居民的行为,使其形成垃圾正确分类和投放的良好习惯。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绿色家园”评比活动和主题的讲座,把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回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行动”的原则,营造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社会氛围[3]。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宣传栏、宣传单和标语等载体,向人们广泛深入宣传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使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制度成为常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行为成为常态。全方位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4.政府和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资源得以再生利用。

总之,城市生活垃圾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加大对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垃圾分类投放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氛围,提高生活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社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

[1]占绍文,张海瑜.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认知及支付意愿调查 [J].城市问题,2012;202(4):57-62.

[2]夏燕.每天都在困扰我们的城市垃圾[J].观察与思考,2009(17):17-18.

[3]王维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对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2):128-132.

猜你喜欢
垃圾居民分类
石器时代的居民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石器时代的居民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