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璐
一生成功“跨界”难以遗忘的“美猴王之父”
文 | 黄璐
张光宇的一生,几乎都在“跨界”,且成功地占领了每一片艺术高地
张光宇确实是一位独特的艺术家。
“在中国美术历史的长河中,他太独特。称他为美术家?不够。称他漫画家,也不够。设计师?出版家?装饰艺术家?电影美术家?插画家,社会活动家,现代美术推广人……似乎都不够。”
张光宇的研究者唐薇如是说。他一生的经历几乎永远是不停地“跨界”,于是,有人称他为杂家。他每一领域的艺术成就,都占领了中国现代艺术的一片高地。
“孩儿们,操练起来!
随后孙悟空跃上银幕,锣鼓喧天,小猴子们也喧腾起来:“操练起来,操练起来!”
《大闹天宫》的开场,让孩子们沸腾了起来。1962年,《大闹天宫》在中国的电影院上映。一位东城大华电影院的老放映员记得,《大闹天宫》给学校孩子们的专场,从头到尾,屋顶都要被孩子们的欢笑、鼓掌、叫喊声给吵爆了。
五十多年间,这部动画成为70后、80后、90后的童年象征,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几乎是几代中国孩子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作为中国动画片中绝对的经典之作,它在国际领域颇具声誉。
这一系列形象,就是来自美术设计师——张光宇之手。在他创作出孙悟空的形象后,此后关于孙悟空的影视动画、各种视觉形象,就再也没走出张光宇所设计的形象之外了。孙大圣,就是在张光宇的笔下,“生”了出来。自此,活了。
《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是他一生诸多艺术创作的最后一座高峰。在他生前《西游记》是他最喜欢的创作主题。
1945年,张光宇创作了神话题材的长篇彩色漫画《西游漫记》。在漫画中,美猴王的身形更显健壮,嘴唇更厚实,在师徒四人赴西天取经的故事中,他增加了很多奇闻趣事,其中隐藏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这部漫画,使他在世界动漫艺术界颇具名气,也是当时最为人称道的漫画作品。“美猴王”与他就这样,联系在了一生。
张光宇生于1900年的江苏无锡县,一个祖传郎中家庭。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为当时的多本知名杂志创作漫画,简明生动、严谨朴实的风格,切合社会现实的主题,使他创造了当时中国漫画艺术领域的一个新高度。
上世纪30年代,张光宇自导了一组连拍照片。几十帧照片里的张光宇亦庄亦谐,摆出各种表情,这种前卫的表现方式,远远早于1976年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自拍照——表现诸多面相的当代艺术形式。
这足以体现张光宇的先锐和不拘一格,这种气质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对事业版图的追寻——不知疲倦地开拓新领域,成功“跨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先后组建东方美术公司、中国美术刊行社、时代图书公司等出版社,直接创办或参与创办过《上海漫画》《万象》等十余种杂志。这些刊物,直接孕育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上文化圈的漫画生态,庇护乃至培养了中国几代漫画家。
学者王鲁湘将这个群体归类为中国画家与油画家之外的“杂画家”,是“中国现代画坛上的吉卜赛群落”。在王鲁湘看来,张光宇、张正宇、张仃、廖冰兄等人,就是这个群落中的顶尖高手,“而张光宇,毫无疑问是群落的旗帜。”
他也是让今天的设计师瞠目的设计家,一生设计的产品和文化产品数不胜数。他为张仃主持设计的国徽提供了决定性建议——梁思成建议以“璧”为基本形象,张光宇的建议是“天安门”。
他是电影和舞台美术的前辈。他指导并参与了多部电影的美术工作,包括中国第一部古装“大片”——三国题材电影《美人计》,为中国动画片赢得国际声誉的收官之作《大闹天宫》。
漫画家廖冰兄说:“这样一个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筚路蓝缕者,这样一个富于创造力的画家,即使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仍然在有意无意之中蒙受他的遗泽。你或许应该超过他,但你无法绕过他。”
在众多老艺术前辈口中,张光宇是高山仰止的“老大哥”。这个称呼,是众人对张光宇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极力赞誉。
年纪轻轻即名满沪上张光宇是第一次全国漫画作品展的发起人之一,在重庆、上海、香港等地,组织漫画家联谊会——他是众人心中当之无愧的大哥。
温厚、仗义、豪爽,这是张光宇一直以来的风范。他的长子张大羽记得父亲平时总是说的一句话是:“朋友们有饭总要大家吃吃的”,有着掌舵“大哥”的风度。
张光宇知道画家的艰苦,总是会考虑作者。办杂志时,凡稿子一经采用,便马上发稿酬,逢年过节时让妻子亲自送去,因为考虑到逢年过节总要用钱。
他始终做一个清醒的艺术家。1928年,他在文章中写道,搞艺术不能存有私心,否则就是“给这个世界布植一些恶的种子”。在上世纪50年代大力提倡学习苏联、但对中国的文化嗤之以鼻之时,张光宇却大胆地提出:如果过去的统统不要,那么就妄想创造新美术——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位影响了几代人的艺术泰斗,他的艺术成就很少被写入“正史”,但每每流转于师友的记忆和文字里。
在张光宇身后,一批人极力为他“争名”。2012年1月8日,黄苗子以百岁高龄辞世,去世前将“中华艺文奖”获奖所得一百万悉数捐给人民美术出版社,用于张光宇全集的出版与推广。黄苗子说,“此奖应属引我上路的张光宇兄。”
2015年是张光宇逝世50周年,历时十年的《张光宇集》出版,出这套书也是包括夏衍、吴祖光、叶浅予、廖冰兄、丁聪、张仃、华君武、黄永玉、黄苗子、郁风……在内的一批老辈文艺耆宿的期望。
凉尘拂去,张光宇终于又一次鲜活地出现在了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