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6-03-23 17:52朱开娟陆其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精灵都市文本

朱开娟 陆其勇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

一、关于主问题设计的思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指的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杨振宁也说过,问题提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

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问题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能革除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能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谈话式、答问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课中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

与课堂教学中一般的“碎问”相比,余映潮先生认为:“主问题”有着鲜明的特点:

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第三,“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问题的优化设计呢?我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唯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创意设计,才能彰显主问题设计的本色。

二、《都市精灵》的设计历程

《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随笔,文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联想,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

本文内容丰富,语言富有特色,议论精辟,思想深邃,我不止一次地对它进行文本解读,尝试公开课教学,但均颇有遗憾。今年五月份,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名师送培”项目活动在我区进行,我有幸受邀上一节公开课,我又一次报了《都市精灵》这个课题,打算以此为契机再次解读教材,以解之前的遗憾。

第一次设计:本文标题正是文眼,因此我设计了主问题:什么是精灵?本文写了哪些都市的哪些精灵?这样的主问题设计,虽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但是总感觉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在课堂上的学习只是按部就班,被老师牵着走,最后机械地明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第二次设计:舒乙的语言朗朗上口,本文共出现了十多处四字词语,发人深省。因此我设计了主问题: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两个能分别表现不同城市不同环境下人与动物相处状态的四字词语:“与狼共舞”“孤城寡人”,然后在文中找一找“与狼共舞”及“孤城寡人”的画面,读一读,说说给你怎样的感受。这样的设计尽管注意了创新,另辟蹊径,但并不算成功,因起初就给学生设置了障碍。这两个词语的找出着实不易,终究还是摆脱不了枯燥地找,干巴巴地读。

第三次设计:有了前两次的积累,本次设计的目标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文本的主人,能够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于是我就大胆地用假设法进行教学,整堂课以“假如我是一只精灵……”贯穿。

第一个教学板块:我述我生活。请学生思考“假如我是一只精灵,我愿做什么都市里的什么精灵,理由是什么?”要求学生尽可能用文中语言,有感情地述说。

第二个教学板块:我看我朋友。“我们这些精灵都向往着一种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当然这一切得感谢我们的朋友——人。如果我是一只什么精灵,我更欣赏什么人?理由是什么?”

第三个教学板块:我言我抒我心。我首先呈现了前不久捕杀熊猫的新闻事件及图片,设计了“假如我是一只精灵,我想对人类说什么”这一问题。

第四个教学板块:我想对精灵们说。角色转换,同学们由精灵转为人类。听了精灵们的表白,作为人类,同学们想对精灵说什么心里话呢?

三、实践过程中启发

“假如我是一个精灵,我最想做什么都市中的什么精灵?”这样的假设,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俨然是33只小精灵齐聚到了课堂之中。有的说:“我愿做美国旧金山的大海狮,因为我们常在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和上百个同伴一起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我们的生活多么自由、无拘无束啊!”有的说:“我愿做美国旧金山的大海鸟,因为只要鱼群一到,我们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腾空,作低空滑翔,然后一抿翅膀,像炸弹一样,射入水中,百发百中。我们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我们真是英姿飒爽啊!”还有的愿做昆明的红嘴鸥、上海的大鸽子、北京行宫的喜鹊……这样主问题的设计比学生被动地在书中寻找有哪些都市、哪些精灵来得有趣得多,学生自然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自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在同学们还沉醉在做精灵的喜悦与自豪之中时,我紧跟着提了一个问题:“假如我是一只精灵,我最不愿做什么都市里的什么精灵,理由是什么?”学生兴奋的劲头戛然而止,立刻又沉浸在语言文字中。片刻后,同学们都纷纷有了自己的见解,大家都不愿意做背景都市里的乌鸦,课堂上顿时呈现了“呆呆的”“孤独而寂寞”“无所事事”“老鸹不老呱”的大呆鸟的形象,瞧着学生们垂头丧气、摇头叹息的模样,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文本之中。

“假如我是一只精灵,我最想感谢的是谁?为什么?”这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同学们以鸟的身份来关注人类的生活。他们在课堂上异常活跃,有的说:“感谢旧金山的人们,因为他们每逢节假日,都带着家人来观看我们表演,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他们让我们生活得很有尊严。”有的说:“感谢舒乙,因为他一听见我们唱歌,就会立刻扔下笔,跑到院中看我们,听我们那动人的鸣叫,他把听我们唱歌当作难逢的幸事,我们有这样的知己,何尝不是一种幸事呢!”……课堂中出现这样真挚的表达,真令人感动。

“假如我是一只精灵,我想对人类说……”对这个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有的表示斥责,有的表示埋怨,有的表示希望……有两个学生见解独到:“我们和人类是城市的一部分,共生共存,没有我们不是好事,我们的存在实际上衡量着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衡量着生活环境的优劣程度。”“如果没有我们,生活并不正常,你们和我们和谐相处才能成就城市的美好啊!”这两个学生引领着大家自然地探究本文的主旨,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行云流水般畅快!

“作为人类,我想对精灵说……”对这个问题孩子们有的表示忏悔,有的表示承诺,有的发表畅想……有一个女生深情诉说:“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途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是啊,无论是一棵小草还是一只飞鸟,我们都应该尊重它,尊重每一个哪怕弱小的生命。只有这样,‘与狼共舞才不再是一个神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我相信,到那时,我们的家园一定更美好。”这段话,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主问题:假如我是一只精灵,我最喜欢做哪个城市的哪只精灵?假如我是一只精灵,我最不喜欢做哪个城市的哪只精灵?假如我是精灵,我最欣赏的是什么人?假如我是精灵,我想对人类说什么?几个问题均以“假如我是一只精灵”为设想而展开,层层深入,逐层推进,在这几个主问题的设计下,学生们能真正主动地走近文本、贴近文本,徜徉在语言文字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应该是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这样的现代意识。富有创意的主问题设计,正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

四、实践中的不足

虽然“假如我是一只精灵”这样的畅想是我这节课主要的教学流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但是,我总感到还有所遗憾:我忽视了课堂的生成,缺乏智慧。例如学生说道:“我愿做美国旧金山的大海狮,因为我们常在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和上百个同伴一起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我们的生活多么自由、无拘无束啊!”当时,这个学生把“旁若无人”这个词读得非常传神,可惜我在课堂上忽视了它,我若能抓住“旁若无人”这个词加以点拨:“由此折射出这里的动物是自由的,它们也是世界的主角,不应该有牢笼的囚禁和形单影只的孤独,它们能这样旁若无人地尽情享受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学生一定更能沉醉留恋在作者的文章中。创意的设计再加上教师的智慧,及时关注课堂的生成,人文合一的课堂境界是我永恒的追求。

教无定法,《学记》说:“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又说:“叩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则大鸣。”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对主问题设计的方法恰当、巧妙,引导得法,就一定能在教学上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参考资料: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2.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广东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精灵都市文本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冬精灵
欢舞的精灵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