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平+秦久怡
摘 要 本文以中国科协协会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统计年鉴以及相关资料为基础,来分析近年来国际学术会议的一些主要发展态势。通过对近年来的有关数据的分析,本文尝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全国学会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的总量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重大的高端、前沿国际学术会议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国际学术会议的学科主要分布在工科和理科领域,数量上呈现每年略为上升的趋势;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境外专家来华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总体上保持稳定的态势;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交流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以及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全国学会;态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 154-0010-03
相关数据表明,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数量近年来呈现增长的态势,各国通过举办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来提升在有关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步伐,对外开放越来越向纵深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为紧密。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来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境外专家也越来越多,会议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升。按照主办机构分类的国际学术会议市场份额的统计,社团组织、全国学会在华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最多,跟随其后的是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是一股重要的民间学术、科技交往力量,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开展国际学术会议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截止到目前(2015年),中国科协主管和委托管理的全国学会共203个,主管的全国学会为182个,几乎涵盖所有研究领域,其中理科学会42个,工科领域70个,农科领14个,医科领域为26个,交叉学科领域30个,受委托管理的全国学会21个。
1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作用分析
在华举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对我国紧跟国际科学前沿,学术方向,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推动我国优秀科学家到国际组织任职,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以及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学术会议能让与会人员了解到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推动学科的发展。“国际及双边学术会议的举办,使得广大从业者及研究者能够迅速了解国际前沿学术信息和最新成果,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
二是国际学术会议为与会人员面对面的交往、进行思想火花碰撞、以及研究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重大的学术往往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可以高效地获取学术信息,提高交流频率。科技工作者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提出问题,进行评价、通过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对所探讨的问题产生更为明确的认识,帮助科技工作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消化和吸收不同的思想,获得新的认识和见解,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从而把握学科的前沿,促进研究的创新。”
三是国际学术会议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以及建立国际合作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术会议是科技工作者获得同行评价和同行认可的重要形式,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退出人才的良好方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可以直接取得国际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广泛结交朋友,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培养人才和推动我国学科建设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我国进一步学习更尖端的科研方法、认识更前沿的科技成果、培养更有见地的学术研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全国学会在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发展趋势分析
2.1 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的总量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为540个,到2013年这一数量增加到558个,但是,其间也有略为下降的趋势,譬如,2013年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为558个,2014年的数量为555个。总之,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近几年来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
通过表2可以得知,2012年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在华召开的重大的高端、前沿学术会议数量为259个,2014年为345个。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在华召开的重大的高端、前沿国际学术会议的数量保持在逐年增长的趋势。比如,经过激烈的竞争,3年来我国首次承办或者成功申办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世界生态学大会、国际宇航大会、世界护理大会和世界力学大会等十几个国际顶尖学会会议。中国力学会经过20多年的艰苦申办,成功举办被冠以“力学奥林匹克”为美称的世界力学大会,这是大会近百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1560余名代表到会,是世界力学家大会有史以来参会代表最多的一次。
2.3 国际学术会议的学科主要分布在工科和理科领域,数量上呈现每年略为上升的趋势
从表3所呈现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主要集中在工科和理科领域,工科领域举办的国际学会的数量最多,2011年为250个,2012年为215个,2013年243个,2014年为250个,这一数字呈现逐年略为上升的趋势。其次是理科领域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排在最后的是人文社科领域和农学领域。这与国际学术会议的发展态势是不同的,根据ICCA统计分析,对2008~2012年的国际学术会议学科领域分布进行了分析,“国际学术会议学科分布中,医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始终占据最大的份额,比例高达17.2%。”在我国的情况是,医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所占的比重远远没有那么大,占比仅为第三。
2.4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通过表4,可以得出,2011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为155263,到了2014年,这一人数上升到202351,这表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国内外代表参加在华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2.5 境外专家来华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总体上保持稳定的态势
通过表5,可以看出,2011年的境外代表的参会人数为28335,2013年为28530,但是中间也有下降的趋势,数量上呈现不稳定态势,比如,2011年的数量为,到了2012年,境外专家的参会人数就急遽下降到23914。这些都表明,境外专家参与人数总体上保持稳定的态势。
2.6 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交流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从表6可以获知,2011年,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为57085篇,到了2014年,这一数量上升到64150篇。这些数据显示,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论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2.7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从表7可以得出,截至2013年底,经中国科协推荐的我国科学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担任各类职务的人员共计400多人。其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为168人,包括:主席28人,副主席50人,执委或相当决策职能职务的90人。比如,在第18届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当选联合会的候任主席;在2012年斯罗维尼亚会议上,中国成员李若梅当选为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能源委员会副主席;东南大学副校长王保平教授在2012年当选为国际信息显示大会副主席;2012年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陈军当选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饶平凡在巴西举办的第16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上就任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席;2012年,IUGG(气象与环境变化)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员李建平担任副主席;在第32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学会名誉理事长秦大河继续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所属委员会主席。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担任要职的人数也表现为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不断加强,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参与到国际组织中去,参与到重要游戏规则的制定,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总之,在当今良好的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中国将会张大双臂,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迎接四海嘉宾,越来越多的国外科技专家将会来华参会,带来全球最新的学术前沿信息和优质的科技资源。中国政府也会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我国社会组织,包括全国学会到国际上去申请、争办在某个领域有深远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科协作为重要的人民团体和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在民间科技和学术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中国科协将会鼓励更多的所属全国学会在华召开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推荐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到国际组织中任职,特别是相任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