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国,谢志钢,郑永红,邵 飞,胡 奥,武则韬,王 玥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新常态下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状调查分析
张治国,谢志钢,郑永红,邵飞,胡奥,武则韬,王玥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煤炭行业进入痛苦的转型期.煤炭行业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将呈现常态化趋势.为了解新常态下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现状,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2011级地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从未就业原因,就业区域,就业信息来源,就业服务指导等多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就调查所反映出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地质工程;本科生;就业;调查
“新常态”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1].“新常态”现在已经泛化到了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不仅是经济的“新常态”,而且是中国的“新常态”[2].煤炭行业已告别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进入痛苦的转型期,煤价持续下跌导致大部分煤炭企业亏损.这一切都表明煤炭行业已走进一个“新常态”,特别是煤炭行业高校的地矿类专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在煤炭行业新常态下,为了解地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现状,以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11级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影响本科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和真实想法,以便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取向,为我校及其他煤炭行业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50余年前的淮南工业专科学校.地质工程专业学历培养层次齐全,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地质工程专业拥有较好的专业建设基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省级本科教改示范专业,拥有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目前,培养的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多达4877人,已成为煤炭工业的骨干力量,涌现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为代表的许多优秀毕业生.地质工程专业经过几代人五十多年的努力,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已经凝聚形成了鲜明的煤矿矿井地质特色.
根据近几年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出现的就业新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2015年4月至6月,主要针对2011级地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开展问卷调研,发放问卷174份,收回162份,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93.3%.相关调研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
3.1未就业原因分析
从图1中比例可以看出,35%的毕业生选择考研或出国进修,53%的毕业生选择有单位接收.但是16%被调查者对酬薪待遇不满意,17%被调查者对工作地点不满意,20%被调查者表示虽然已签约单位,但是与所学的地质工程专业不对口.仅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家庭条件较优,无生活压力,暂不考虑就业,持等等再看的观望心态.
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及结构优化,导致经济对煤炭的依赖度降低,国外进口煤炭的冲击[1],加剧国内煤炭供需失衡,煤炭类企业人员需求量降低,其他相关行业对于学生的需求量也没有明显提升,再加之地质工程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地质工程专业就业率从2012年开始持续下滑,新的形势下地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前景及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因为煤炭行业,工作环境和条件艰苦等原因,企业引进人才往往“重男轻女”,女生的就业面相对更窄.因此,在对就业环境不满意、信心不足等因素的驱动下,选择考研或继续出国深造,逃避就业压力的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
图1未就业原因统计
3.2就业区域分析
从图2中比例分布可以看出,44%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中部地区大中城市,33%的毕业生选择了东部沿海经济大大地区,17%的毕业生选择北上广一线城市,仅有不足7%的毕业生选择了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和煤炭企业工作.这些数据,深刻地反映出毕业生的择业地点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特点.毕业生中大部分更愿意到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经济区、珠江三角经济区和北京等这些一线城市去发展,这些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自我选择的余地也多.另一方面,毕业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少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不愿意去经济欠发达地区锻炼.其次,目前大学教育成本的提高,家庭也希望通过就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3].
图2就业区域统计
另一方面,从我国煤炭企业地理位置分布分析,煤炭企业的矿址分布主要取决于煤矿资源的分布,目前煤炭企业基本上分布于农村地区,一般远离城市[4].因此,从煤炭企业的地理位置分布上,对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降低,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3.3就业信息来源
从图3中比例分布可以看出,地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就业信息来源于所在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招聘网站上发布的就业信息,分别占到被调查学生的46%和36%.父母及亲属在就业方面的信息帮助仅占到11%,学生获得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帮助则更少.
图3就业信息来源统计
3.4就业指导服务
从图4中比例分布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反映缺乏实践经验的占到30%,反映求职方法技巧欠缺的占到28%,反映就业能力不足和岗位信息不足的分别占到16%和14%.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课程、模式等方面作了细致规定.目前,接近90%的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5],就业指导课程在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提高职业认同,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签约率起着积极地作用.但是,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上重政策形势分析,缺乏市场信息和应聘技巧等培训.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专业特点,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效果不佳.
图4就业指导服务统计
通过地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和现状的调查反映出一些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4.1摒弃传统就业观念,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观念会左右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作为就业的主体,毕业生应认清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摒弃只去一线城市,只去经济发达地区,只做白领阶层、只找好单位一步到位等的陈旧就业观念,树立乐于奉献扎根基层的理念,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提升人生价值.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调整学生的不良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望值.高校应引导教育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的需求,帮助解决大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应加强在校学生的专业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所学专业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及时了解所学专业的广阔前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具有开拓性和创造能力的个体与群体,倡导和鼓励学生创业,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尽可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2动态调整招生规模,提升教育质量
高校的就业质量、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质量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直接标准[6].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另外,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煤炭企业快速扩张,这一时期地质及采矿类专业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局面.以我校地质工程专业为例,由原来1个教学班扩招为目前的5个教学班.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质量却严重下滑.因此,新常态下高校特别是煤炭类院校,更应积极调整招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培养大纲内容,突显专业优势和特色,促进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4.3加强就业信息宣传和就业指导的帮扶
学校作为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地,应建立起学校-学院-毕业生三级信息传递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的宣传和共享工作.如一方面利用手机微博、微信、QQ和飞信等信息平台,及时将有关企业介绍、招聘计划和职位职责等就业信息进行推送.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平台将应聘技巧、材料投递、职场应聘新变化等信息传给给毕业生,有效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另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也要创新改革,让就业指导课程形式更灵活、内容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具有实效性.如开展体验式教学,模拟应聘,对学生在求职材料制作、投递,形象礼仪、职位查询、自我介绍、面试答辩和结果反馈等多个环节进行点评和指导,以提高毕业生求职材料投递成功率.
4.4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跟踪与质量调查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就业全程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高校应积极主动做好对毕业生就业后一年以上的跟踪调查和服务,加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自身就业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活动.同时,及时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了解社会需求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优化调整,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为地质工程毕业生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校也应同校友加强联系,搜集多方位就业信息,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的知名校友给在校大学生回校做主题报告,给他们在职业规划、就业选择等方面给予有效地帮助和服务.因为,校友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与他们加强交流,可以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尤其对地质工程专业这样的特殊行业,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
〔1〕张强.中国煤炭行业新常态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2):11-15.
〔2〕陈理.“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4-15.
〔3〕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4):40-44.
〔4〕刘冰.煤炭企业就业特殊性及特殊的再就业政策体系[J].煤炭经济研究,2001(4):63-64.
〔5〕鲍硕来.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32(4):147-150.
〔6〕汪霞,韦家朝.从就业看江苏高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改革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1):63-86.
〔7〕刘丽萍,甘英.毕业生就业跟踪与质量调查问题及改进措施[J].钦州学院学报,2014,29(8):41-44.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H201410361113)和(AH201410361110);安徽理工大学重大教研项目(2013zdxm23);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QN201406)资助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10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2-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