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章新平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双语学习材料研究
王 宇 章新平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地理教学中渗透双语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一个创新性尝试,在地理教材中的体现就是增加相关的双语学习材料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文选取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教材必修部分双语学习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双语学习材料的英文单词、内容、图表和练习四个部分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双语学习材料基本符合高中学生学习水平,内容安排合理,图文并茂,练习紧扣双语材料和教材内容,但在英文注释、图表选择与练习设置语言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双语学习材料;英文单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1]”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每章内容结束后设置一篇双语学习材料,供高中教师和学生选学,这无疑是教材编写中一个新颖的尝试。如今距离教材初审通过已十余年,教师、学生和社会对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这一尝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本研究通过对教材中双语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双语学习材料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高中地理课堂双语材料教学与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和教材修订提供一些参考。
研究选取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和必修3中双语学习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三部分的双语学习材料共11篇,其中必修1和必修2教材内容均是4章,一共包含8篇双语学习材料,分别是:“1.1 Our home planet”、“1.2 How water shapes the earth soil erosion”、“1.3 Soil erosion”、“1.4 The globe warming impact on agriculture”[2]、“2.1 Focus on population city problems”、“2.2 City problems”、“2.3 European industrial activities”和“2.4 Environment pollution”[3]。必修3为3章教学内容,包含3篇双语学习材料,章节标题分别是:“3.1 Industri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3.2 Desertification”和“3.3 Why we need differential GPS”[4]。
1.双语学习材料英文单词分析
(1)单词类型分析
研究根据《201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考试大纲》、《湖南省初中毕业英语学科学业考试标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将双语学习材料中的英文单词分为初中词汇、高中词汇、四级词汇、六级词汇和地理专业词汇。在对每个单词类型进行编码之前,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每一个单词都进行单独编码。一篇双语学习材料中一个单词出现的次数可能不止一次,这种情况视作出现一次,只进行一次编码。第二,有的单词可能是初中、高中甚至四级和六级考试中规定的词汇,对于这类单词,按其最低层次进行编码。例如“planet”是一个地理专业词汇,同时也是初中和四、六级考试规定的词汇,这种情况就将“planet”编码为初中词汇。第三,对于双语材料中出现的所有单词均进行编码,包括标题、正文、图表注释等。根据以上确定的三条原则,研究对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部分11篇双语学习材料进行单词类型的确定和编码,得到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11篇双语学习材料单词总数为1715个,每篇双语学习材料单词数目集中在120个到190个不等,其中以初中词汇数目最多,11篇双语学习材料初中词汇为1292个,单篇最高为159个,最少为88个。其次为高中和四级词汇,六级词汇量最少,仅28个。将每篇双语学习材料各类型单词数除以该篇英语单词总数,得到各类型单词占该篇学习材料总单词数的比率。(详见表2)
表1 双语学习材料各单词类型数目
表2 双语学习材料各单词类型比率
从比率上看,初中词汇所占比率最大,达到0.7534,其次是高中词汇、四级词汇和地理专业词汇,六级词汇比率最小。从单篇比率来看,初中词汇所占比率依旧最大,达到0.9357,最小也有0.6423,但有的双语学习材料中地理专业词汇和四级词汇比率超过高中词汇,例如“3.2 Desertification”中高中词汇所占比率为0.0728,地理专业词汇和四级词汇所占比率分别为0.0993和0.0927,均高于高中词汇比率。从另一方面说明,相对于必修1和必修2的双语学习材料,必修3双语学习材料中的四、六级词汇和地理专业词汇所占比率有所增大。
(2)单词注释分析
研究对双语学习材料中给出的英文单词注释进行分析,依然按照以上确定的原则,将注释的单词分为初中词汇、高中词汇、四级词汇、六级词汇和地理专业词汇等类型,经过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得到表3。
从表3可以看出,11篇双语学习材料初中词汇的注释个数为0,对于高中生来说,初中词汇基本是能够掌握的,注释个数最多的为地理专业词汇,这是因为很多地理专业词汇比较罕见,属于生僻词汇,需要多注释一些。单篇双语学习材料的单词注释最多是“1.2 How water shapes the earth soil erosion”,为7个,最少的仅1个,包括“2.1 Focus on population city problems”和“3.2 Desertification”这2篇。
2.双语学习材料内容分析
从内容安排上,双语学习材料的内容与所在章的一节或两节相对应,这使得双语学习材料在突出自身地位和体现特点的同时又能对教材内容起到联系和巩固的作用(见表4)。
表3 双语学习材料单词注释数目
表4 双语学习材料主题内容
通过对双语学习材料内容和表4的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双语学习材料内容上的几个基本特点。
(1)紧密联系和拓展教材
一些双语学习材料在紧密联系教材章节的同时,还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从而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内容中着重分析了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在双语学习材料中选取的是“Soil erosion”,这篇材料的选择既巩固了第二节的知识点,又在内容中深化了土壤侵蚀的相关知识,通过双语材料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什么是土壤侵蚀,知道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
(2)体现人地协调的观点
人地协调的观点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高中阶段要以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加强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以人类为中心,去探讨与人有着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以及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5]。双语学习材料内容选择上注重体现人地协调的观点,例如在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双语学习材料“Environment pollution”中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说明了它们的危害并引导学生提出防治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3.双语学习材料中图表分析
地理教科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结合,双语学习材料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每一篇都有图表加以配合,图文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双语学习材料中的图表数量在一个到三个之间,图表类型主要有模式图、示意图、关联图和景观照片等。图表内容一方面既与双语学习材料内容相符合,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补充该章节知识点的作用(见表5)。例如,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中“图1-2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只给出了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名称和位置,在这一章的双语学习材料“Our home planet”中的图表不仅给出了各圈层的名称和位置,还给出了各圈层的厚度是多少千米,补充了这方面的知识。
表5 双语学习材料图表
4.双语学习材料练习分析
每篇双语学习材料正文之后都用中文设置了练习题,从练习的数量来看,11篇双语学习材料一共设置了29道问题,单篇学习材料题目数量最多的有4题,最少有2题。从问题的设问方式来看,研究将问题的设问方式分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种类型,其中突出“是什么”的问题有16道,“为什么”的问题有9道,“怎么办”的问题有4道。以必修3第二节的双语学习材料“Desertification”为例,本篇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角度设置了3道问题,第1题“什么是荒漠化”是从“是什么”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荒漠化的定义,第2题从“为什么”的角度提出“引起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双语材料找出导致荒漠化的因素,第3题则从“怎么办”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荒漠化的措施,题目是“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荒漠化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种设问方式,学生对双语学习材料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在实际中能解决问题。最后,从问题本身的内容来看,每道问题都是紧紧围绕双语学习材料来展开,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双语材料,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问题的内容又与本章所学的知识有关,学生通过之前学习的内容也能够解答问题。
1.增加双语学习材料单词的注释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的11篇双语学习材料共有1715个单词,其中四级词汇、六级词汇和地理专业词汇分别为127个、28个和71个,材料中给出了中文注释的单词是43个,其中给出的四、六级和地理专业词汇的注释分别是10个、3个和17个。从数据可以看到,这三类超出高中生认知水平的词汇,其中文注释偏少,导致学生在阅读双语学习材料时理解相对困难,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比较生僻的地理专业词汇,例如“glaciers”“humus”“shack”“ore”等。所以在双语学习材料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单词的中文注释,或者在附录中增设一个单词表,将本书双语学习材料中的生僻单词单独列出来,供学生在阅读和学习时查阅。
2.优化双语学习材料中的图表
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教材双语学习材料中的图表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图表缺乏图名或表名,根据统计的结果,11篇双语学习材料只有三篇对图表进行了说明解释,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一些图表无法理解,例如对于必修3第三章双语学习材料的景观照片不熟悉的学生很难知道这是一个GPS地面接收机;二是一些图表与双语材料的内容不是很贴切,例如必修1第四节的双语学习材料主题是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材料中给出的是一幅油菜花的景观照片,而学生却很难将这幅油菜花照片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因为学生可能会想“难道全球不变暖,油菜就不开花了吗?”所以这篇双语学习材料的选图不是很合适。另外,在必修1第二节双语学习“How water shapes the earth soil erosion”和第三节“Soil erosion”中均有一幅关于坡面被流水侵蚀的景观照片,在图表的选择上出现重复。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双语学习材料中的图表,增加图表名或对图表进行说明和解释,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图表的内容。并且在对图表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使图表不仅紧紧围绕双语学习材料内容,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改变双语学习材料练习的设置语言
每篇双语学习材料文后的练习都是用中文来设问,这种方式从形式上让人感觉很突兀,因为对于一篇双语学习材料,标题、正文、图表、练习四者是相互联系为一体的,其他三部分都是英文表述,但练习却采用中文的表述方式,使得整个材料从形式上失去了整体性。其次,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拿到双语学习材料时很容易先直接去看由中文设置的练习题,由于练习与其他三部分又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让学生在不阅读双语学习材料正文之前就能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建议将双语学习材料练习也用英语来设置,这样无论学生是先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短文,还是先阅读短文再来回答问题,都能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翔,刘新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1[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3] 朱翔,刘新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 朱翔,刘新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3[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5] 杨新.新编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周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