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赵 豪 蔡延光 谢湘平
基于车牌识别技术的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赵豪蔡延光谢湘平
【摘要】针对传统车牌采用人工登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的特点,采用车牌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将车牌自动识别技术与现存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相联系,通过车牌号码的自动识别、登录、比对,实现停车场智能化、便捷化、自动化的特点。同时,停车场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因为人为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升整个运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给车主带来了良好的智能停车体验,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车牌识别;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自动比对
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应用,如国内的机场、大型体育馆、科技博览中心、中小型商业连锁超市停车场、智能小区停车场等,当然,不同的停车场也因场所和需求的不同而不同[1]。毫无疑问,大型停车场对软硬件的需求更严格。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停车场车辆收费及设备自动化管理的统称,是将停车场完全置于计算机统一管理下的高科技机电一体化产品。以感应卡IC卡或ID卡(最新技术有两卡兼容的停车场)为载体,通过智能设备使感应卡记录车辆及持卡人进出的相关信息,同时对其信息加以运算、传送并通过字符显示、语音播报等人机界面转化成人工能够辨别和判断的信号,从而实现计时收费、车辆管理等目地。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1.54亿辆,且全国停车位缺口超过了5000万个,加强推进智能停车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减少资金的流失;②确保停车场中的车辆安全。③车位资源能合理分配和利用。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2~5]可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部队营院、厂矿企业、学校园区等单位的内部车辆管理、运营、调配及调度,达到合理遵守单位制度、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了有效管理的目的。还可用于实现住宅小区、经营性停车场等地的车辆计费、车位控制需求。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一般由入口设备、出口设备及管理主机三部分组成。入口及出口设备包括牌照识别仪、摄像补光一体机、信息屏、道闸、车辆检测器等。出入口完成车辆检测、车牌识别、信息显示、放行等功能。管理主机用于接收、记录出入口的数据,协调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工作。RFID读写设备的功能在于实现车上卡片与主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处理,可以通过该设备识别停车场中所有车辆的信息,同时可以辅助完成智能收费的功能,在模块稳定且具有高灵敏度时,则系统能实现停车场快速收费及其他相关服务。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采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能够实时准确地自动识别出车牌的数字、字母及汉字字符,以及车牌颜色等。将识别出的车牌号码作为进出的凭证,不需刷卡、取票等操作,通行快速便捷。车辆车牌是唯一标识,用于判断进出场权限,计算停放时间和停车场费用,安全严谨,可有效避免一卡多辆车用。
功能特点有:无需刷卡/取票,视频识别车辆,实现1秒钟超速识别入场;自动、准确地核对车辆身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减小管理成本;可识别车牌号及车牌颜色,车牌识别准确率超过95%。减少传统的票箱等设备,系统简洁,安装简单,维护方便,运营成本低;一辆车一个车牌,一个识别凭证,有效防止一卡多辆车使用;支持视频、线圈等多种触发抓拍方式;集成LED补光灯,支持频闪和爆闪功能;自动光圈控制,适应不同照明条件应用;自动闪光灯控制,在照明不好情况方便增加照明灯。
区别于传统的车牌识别产品,本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自动识别出车牌的数字、字母及汉字字符,以及车牌颜色等。将识别出的车牌号码作为进出的凭证,不需刷卡、取票等操作,通行快速便捷。车辆车牌是唯一标识,用于判断进出场权限,计算停放时间和停车场费用,安全严谨,可有效避免一卡多辆车用。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刘迎建.车牌识别(LPR)中的图像提取及分割[J].中文信息学报,2000,14(4):29-34.
[2]单家凌.基于无线网络车牌识别系统识别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19(1):124-126.
[3]谢永祥,董兰芳.复杂背景下基于HSV空间和模板匹配的车牌识别方法研究[J].图学学报,2014,35(4):585-589.
[4]江进.基于灰度化及边缘检测算法的车牌识别技术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01):38-41.
[5]孙玉砚,孙利民,朱红松,等.基于车牌识别系统车辆轨迹的行为异常检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8):1921-1929.
赵豪(199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智能交通。
蔡延光(1963—),男,湖北咸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组合优化、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研究。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4147,6107418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5059,8351009001000002);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000171,2011B09040046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50600028,2010B09030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