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边直投博弈
中美双边直接投资政策议程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一幅更加立体的中美双边投资全景图让我们看到双边投资在制定双边议程时,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到彼此的内部时机。
初冬时节,第31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恰逢美国大选,让谈判结果更加扑朔迷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竞选时曾表示,想对中国产品征收45%的关税——这让人们对中美投资的前景担忧起来,因为特朗普在竞选时的一些表态与美国现政府奉行的政策有很大分歧,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说,在本轮谈判中,双方继续就文本和负面清单进行了深入磋商。
在中美投资协定尘埃未定之时,为了清晰梳理中美直接投资全景图,2016年11月18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中美境外直接投资25周年研讨会,发布了《中美境外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报告》,就中美双边关系和直接投资展开探讨。
美国官方统计,截至2015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6万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全球单个国家最大的存量体,占全球总量的24%,约为排在第二位的英国1.5万亿美元的4倍。
而对全球人口众多的经济体,美国一直试图把中国主权经济变成殖民经济,进而把中国变成国际资本的附庸,掘金中国。
正如长期旅居德国著有《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作者威廉·恩道尔先生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真实、严谨、生动地勾勒出世界地缘政治斗争场景,揭示了美国统治集团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孤立中国、制造危机,重创直至扼杀中国发展的“慢火煮蛙”式“屠龙”谋略一样,随着美国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长驱直入,投资的地域也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纵深推进。
过去25年里,美国企业不仅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投资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群体呈现多样化、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15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为75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这一时期中国累计使用美国直接投资额为700亿美元。而美国荣鼎咨询发现这两个数据对于分析双边直接投资都具有局限性,通过对1990年以来每笔超过100万美元的直接投资交易进行识别、量化和统计,构建了一套新的以交易为基础的数据库,以新的视角展示了分析美国中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模式。
荣鼎咨询透露近6,700笔美国中国直接投资交易,1990年起至今,美国在中国超过100万美元的投资累计总额达2280亿美元。这一数据远远高于以往大部分的官方估计。同期在美国的中国直接投资达640亿美元,也高出美中官方估算很多。数据包括了1,300多家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的美国企业,其中430家企业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56家企业投资超过10亿美元。
经济分析据数据库表明国际平衡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低估了美国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但从数据得知美国2015年在中国投资各个行业之间分布均匀,投资额化工和运输设备占比最大,各占13%,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其他制造业占了很高的份额。据荣鼎咨询统计,这些年来,美国中国投资分布中国各个行业,获得200亿美元以上的行业有信息与通讯技术、化工和能源等重要战略安全的领域,并呈稳定扩张趋势。在过去二十年里,美国对与健康休戚相关的中国农业、食品投资超过170亿美元。
中国企业一直以来并没有大规模在美投资,但是过去十年,他们的足迹迅速扩大。虽然这是一个新趋势,但是中国在美直接投资短时间内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国经济结构正快速演变,远远快于以往其他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展现了新的动机、兴趣点和目标。
关于中国在美直接投资存量,美国官方数据为150亿到210亿美元,中国官方数据为410亿美元,是美国官方数据的两倍多。自2011年起,荣鼎咨询建立了一个中国在美投资的交易性数据库。在这篇研究报告里,更新了已有数据库以包括1990年以来的投资项目,数据显示,收购现有公司和资产一直是中国投资者进入美国的首选模式,因为并购作为主要的投资模式,能更快获得市场准入,在2000年到2015年间,并购为总投资规模的近90%。足迹也从沿海经济区扩展到了美国许多其他州。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中国在美投资活动正越来越多地由私营企业推动(过去三年投资平均77%由私营企业主导),投资者除了大跨国公司,最近也更多包括了私募投资、风险投资以及其他财务投资者。
中国在美投资从1990年到2015年投资更为集中的是房地产、酒店、信息、通信技术、能源、农业及食品,这些行业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二,投资在消费品、服务、电子、航空和工业设备的却非常少,对于获得重要投资的所有行业,资金在过去5年才慢慢注入。刚刚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国在美投资最初为寻求技术、品牌和人才等战略资产而来,如今中国在美投资活动已向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目标转变。近年来的投资新增了追求财务回报,以及靠近美国消费者以巩固市场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动因,除商业因素外,报告显示政策和政治因素在投资趋势上也有着重要影响。
今天美国企业在中国已雇佣了超过160万人,而处于早期阶段的中国在美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地方经济利益也日渐显现,这些投资不仅为美国输入了所需的资本,而且已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通过直接投资形成的纽带也促进了比贸易和旅游更紧密的人文交流。中国的商业服务吸收了大量美国资本,包括法律、咨询、广告、质量控制、测试、工程和设计,而中国在美投资的服务却是凤毛麟角。
投资环境本质上是多边的,同时许多政策问题也超越了中美的双边维度,此类谈判在20年前没有成功,正是因为一些人认为海外投资流动是一条单行道。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是遵循早期积累外汇储备及其他相关政策,而今天中国对外投资高速增长也可能继续受到潜在的资本管控的影响。美国中国直接投资的轨迹紧密跟随着中国外商投资开放政策的步伐,并继续被产业政策所影响。同时,双方继续在一些行业上实行合理或不合理的政策监管与限制,例如银行和保险业、军民两用高新技术和基础设施生物战略安全的博弈。
长久以来,中国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远远超过了中国在美直接投资,但这种现实主要和中国过去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准备充分程度有关。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开始超越美国企业中国投资,这一现象自然使得很多新问题出现。不过,中国在美投资并不是在所有行业都已赶超美国中国投资,它同样受到企业增长过程中投资倾向的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生硬地选择互惠原则之前,任何一方都应该慎重考虑这些复杂因素对政策制定产生的影响。
中美双边直接投资政策议程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一幅更加立体的中美双边投资全景图让我们看到双边投资在制定双边议程时,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到彼此的内部时机。数据显示,中美相互之间直接投资的行业组合正在迅速演变,这自然引起人们对政策框架能否跟得上国家安全问题发展的担忧。这个趋势将是未来双边投资的关注焦点,国家安全问题可能并不能被按照既定条款审批的外商投资审批人员解决,而需要依靠在国家安全问题本质的演变方面出现一系列开创性的判断与决策。
(本文根据《中美境外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报告》编辑,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