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破7概率极低

2016-03-21 15:23徐建国
支点 2016年3期
关键词:顺差被动汇率

徐建国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增速依然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倘若6.6接近均衡汇率,超调到6.7-6.8的概率存在,但达到7的可能性可以忽略。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2贬值到6.6,贬值6%。这对持有人民币资产,或者美元负债的人们,是很大的冲击。比贬值更严重的,是贬值预期。人民币汇率的“底”在哪里,大家并不知道。

深谙理论和计量模型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模型都很简略,做了无数的结构性或者技术性的假设,加上测算和计量中的误差,算出来的“均衡汇率”很难准确可靠。历史经验的指导意义也有限,何况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大经济体放开汇率、允许浮动的事情,还是头一回。

所以,现在的人民币汇率,颇像置身一望无际的沙漠。方向不明的结果,往往是跟着嗓门最大的人走。贬值来得气势汹汹,悲观气氛浓厚,“破7望8”,成为市场里一部分人的观点。国际大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等,也预测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到7.3左右。

看起来,“均衡汇率”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见过,只能靠交易和试错逼近。但要猜测这个“神一样的存在”,还是要看一点数据。

首先,在2005年的8.28的水平,人民币应该是低估了,否则不能理解其后8年间(直到2013年年中)的单边升值。

其次,2014年1月,人民币触及6.04的高位,然后开始波动。波动的中枢在6.15左右,从2013年下半年一直到2015年“8.11汇改”之前。考虑到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依然快于全球,经常账户除了个别月份依然处于顺差,6.15的汇率水平是高估的可能性不大,不妨认为2013、2014年间的均衡汇率接近6.15。

新的变化,发生在2014年7月。美元加息预期,以及美国经济的起色,使美元进入升值通道。2014年7月起,美元指数从85左右上升到现在的99左右,累积升值16%。由于人民币跟随美元升值,汇率指数从2014年6月的115上升到2015年的130左右,累积升值13%。

关键的问题有两个。首先,2014年6月底,6.2的人民币汇率难言高估,毕竟中国经济增速强于世界,经常账户还是顺差,不妨认为6.2接近均衡。

其次,2014年6月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13%的升值,实际上是跟随美元的被动升值。

不过,把13%全部归结为被动升值也值得商榷。从2014年6月至今,中国经济增速大约在7%,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速不到3%,去掉中国也就是2%的样子。这样中国经济增速超过其他国家4.5%左右,一年半累积超过6.7%。换句话说,13%的升值中,大约有一半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升值。此时,人民币要回调,幅度应该大约等于被动升值的部分,大约在6.3个百分点。以6.2作为起点,贬值6.3%就是6.6。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6.57。

上面的简单推算,有两个因素没有考虑。其一,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这属于见仁见智的事情,不在经验研究的范畴。其二,是汇率趋近均衡过程中的过度调整,或者叫超调。此时,人们的预期、资产的配置、恐慌的情绪,都会产生作用。倘若中国基本面不好,但增速依然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我倾向于猜测超调的程度不会太大。倘若6.6接近均衡,超调到6.7-6.8的概率存在,但达到7的可能性可以忽略。(支点杂志2016年3月刊)

猜你喜欢
顺差被动汇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China international payment continues“double surp lus” in first qu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