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的比较研究——以“极、太、甚、颇”为例

2016-03-21 03:54:49王素改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绿野仙踪现代汉语

王素改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绿野仙踪》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的比较研究
——以“极、太、甚、颇”为例

王素改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绿野仙踪》是清代著名的长篇白话小说,代表了清代中叶语言的整体状貌。选取《绿野仙踪》中“极、太、甚、颇”四个高频率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进行对比,其使用频率、所表意义、组合能力、句法功能等方面都与现代汉语副词存在差异。

关键词:《绿野仙踪》;现代汉语;副词比较

《绿野仙踪》是清代著名的长篇白话小说,假托明朝嘉靖为故事背景,以直隶人氏冷于冰从仕途之士到得到金仙的过程为主要内容。《绿野仙踪》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郑振铎曾对《绿野仙踪》的艺术价值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赞其“比《儒林外史》涉及的范围更广大,描写社会的黑暗面,比《儒林外史》也更深刻,而其技巧与笔力也更是泼辣”,“苗秃、萧麻、金姐,那些市井无赖和娼妓,写来比《金瓶梅》更为入木三分”。郑振铎把它和《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认为“皆为前无古人之作”。

“极、太、甚、颇”是《绿野仙踪》(下文简称为《绿野》)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程度副词,且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存在明显差异,选取《绿野》中“极、太、甚、颇”四个副词与现代汉语进行对比,从使用频率、所表意义、组合能力、句法功能等方面在分析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并对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求汉语副词从清代到现代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

一、极

程度副词“极”在《绿野》和现代汉语中都表示程度很高,达到顶点。它在《绿野》与现代汉语中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绿野》中“极+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可用结构助词“的”,也可不用,而现代汉语中间必须用“的”。

《绿野》中 “极+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结构助词“的”的使用不具有强制性,即中间可用“的”,也可不用助词“的”形成“极+形+名”的格式。《绿野》中“极+形容词”修饰名词,用助词“的”出现76例,不用助词“的”出现21例。如:

(1)到难走处,仍是千里驹等背负,要沿山寻个极险峻地方,招聚天下同类,做些事业。(《绿野》13回)

(2)不想他已设备下极丰盛的酒席,又强扯于冰到内房,见了他妻女两人。(《绿野》2回)

现代汉语中,“极+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结构助词“的”使用一般具有强制性,即通常要使用“的”才能形成定中短语。如:

(3)现在,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他的任务仍然是极艰苦的;他担任驿谷川渡口的查线接线工作。(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4)这几句不激昂而极切实的话打动了每个人的心,大家马上喊起…… (同上)

2.《绿野》中,“极”以作状语为主,作状语的用例数量上明显高于作补语的用例;发展到现代汉语中,“极”常用来作补语,后面一般有语气词“了”。

《绿野》中,“极”共有176例,其中作状语158例,作补语18例,由此可见,“极”作状语是《绿野》中的主要句法功能。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认为,程度副词“极”作状语,在口语中很少出现,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中,而“极”位于谓语后面作补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很常见,后面一般带有语气词“了”。如:

(5)老同学十年不见了,他们聊得开心极了,热烈极了。

(6)小张等得不耐烦极了,一直喊着哥哥快点回家。

《绿野》中,“极+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的”的使用不具有强制性,即可以不用结构助词“的”,是因为在近代汉语中,由上古继承下来用在定中短语之间的助词“之”已经走向衰亡,而“的∕底”作为新兴起的结构助词还没有成为定中短语中必须使用的语法成分,所以“极+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极+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语法功能。发展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已经发展成熟,用法趋于稳定,成为“极+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必带成分。

“极”在清代中期以作状语为主,发展到现代汉语中以作补语为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们认为首先是其他新兴程度副词与“极”竞争的结果。从清代中期开始,“很、十分、非常”等作为新兴的程度副词逐渐活跃起来,意义上这些词都表示主观认定的高程度,这与“极”的程度界限不甚清晰。它们在句中作状语,占据了“极”作状语的使用空间,另外“极”的双音节形式“极其、极为”分化了单音节“极”的使用。从音节上看,“极”作为单音节形容词,既可修饰单音节词,也可修饰双音节词,而双音节程度副词“极其”“极为”能修饰双音节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分化了“极”修饰双音节词的部分用法。因此,现代汉语中“极”作状语的用例减少,句法功能上也逐渐变为以作补语为主。

二、甚

程度副词“甚”在《绿野》中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组合形式丰富。“甚”在现代汉语中不在口语中出现,只用于书面语中,通常只修饰单音节形容词或动词。

《绿野》中程度副词“甚”共出现232例,既可用于人物对话中,也可用于叙述的言语中。“甚”的句法组合能力较强,既可修饰形容词,还可修饰动词及动词性结构,音节上,对被饰成分的音节基本没有限制,以修饰单音节词为主,同时还可修饰一部分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或短语。如:

(7)为人聪明仁慈,娶妻姜氏,亦甚纯良。(《绿野》17回)

(8) 于冰又怕别有絮聒,天交四鼓,便收拾起身,心上甚得意这件事做的好。(《绿野》4回)

(9)冷不华人虽年少 ,甚有才学 ,若着管理奏疏,强似幕客施文焕十倍 ,就只怕他不与我们气味相投。(《绿野》3回)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甚”一般只用于书面语中,口语中很少使用。句法组合形式方面,一般只修饰单音节形容词或动词,很少修饰双音节成分。《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共有67万字,与《绿野》篇幅相当,“甚”共出现27例,其中有26例用于叙述性语言中,仅有1例出现在人物对话中,修饰单音节“是”。如:

(10)“是的!是的!所长所见甚是!你跟高第说去……”

(11)韵梅两个字仿佛不甚走运,始终没能在祁家通行得开。

程度副词“甚“的日趋萎缩和“很”的迅速扩展密切相关。清代中叶以后,“甚”的用例逐渐减少,而“很”用例逐渐增多。通过考察清代中期的《红》、清代晚期的《儿女》、清末的《老残游记》可以看到“很”与“甚”的变化趋势。《红》中“很”与“甚”的比例为251∶126,《儿女》中“很”与“甚”的比例为91∶11,《老残游记》中“很”与“甚”比例为127∶59。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甚”的使用频率更低,如在《四世同堂》中,二者比例为1252∶27。

在同义副词竞争中能够取胜的副词,一定具有某种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组合能力方面,凡组合能力强的副词,必定将组合能力弱的副词排挤掉。“甚”与“很”表示的程度等级相当,用法上也有相同之处,但“很”在组合能力上比“甚”更有优势。傅书灵认为,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很”可以自由地作补语,而“甚”必须采用“AP+之甚”这种强化形式,因此使用范围不广。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有失偏颇,因为“十分、非常”等作补语受到限制的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同样得到迅速发展,即使能自由作补语的“极”在现代汉语中的用例也逐渐较少。考察《绿野》可以发现,“甚”主要修饰单音节成分,“甚是、甚为”主要修饰双音节成分。这一趋势在清末的文学作品中更为明显,如在《老残游记》中,“甚”只修饰单音节成分,没有出现修饰双音节的用例;“甚是、甚为”只修饰双音节成分,两种之间的分化逐渐明朗。“很”作为新兴的程度副词,单音节成分和双音节成分都可修饰,不受音节上的限制。“甚”与“很”在被饰成分音节上的差异是两者萎缩和兴起的主要原因。

三、太

程度副词“太”在《绿野》与现代汉语中都可表示程度过分、过头,但是“太”在《绿野》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程度副词“太”在《绿野》中仅表程度过分、过头,现代汉语中“太”除了表示程度过分、过头,还可以表示程度非常高,经常用于感叹句。

《绿野》中程度副词“太”表示程度超过正常的情况或某种主观预期的标准,表示程度过分、过头。如:

(12)大人书气过深,弟到不好违拗,坏你重师生而轻仇怨之意,就将‘正法’二字,改为‘革职’罢。只是太便宜他了 !(《绿野》73回)

现代汉语中,“太”除表示程度过分、过头外,还表示程度非常高,多用于赞叹。如:

(13)“那太好啦!太幸运了!”小张高兴地笑了,脸上有了光彩,“我一定按要求完成本次的任务!”

(14)比谁已经见过英雄营长!”说到这里,他没法不斜翻一翻眼,实在太兴奋了! (同上)

(15)哥哥和弟弟都太懂事了。

2.《绿野》中,“太+被饰成分”后以不带“了”为主,而现代汉语中,“太+被饰成分”后常带“了”。

《绿野》中程度副词“太”共有49例,其中“太+被饰成分带语气助词“了”12例,不带“了”37例,可见,《绿野》中“太”后以不带“了”为主。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太”作程度副词时,句末常带“了”。如:

(16)他太刚愎自用了。

(17)你太相信他了。

3.现代汉语中有“不太”的形式,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减轻否定的程度或不十分确定的行为动作,带有委婉的语气。而《绿野》中没出现这样的用例,同一时代的《红楼梦》中也没有出现“不太”的用例。如:

(18)天赐虽不能高兴,也不太悲观,开始写小纸签,该卖的都贴上,没签的是留下来的。 (老舍《牛天赐传》)

(19)及至一挺腰板,长篇大套地谈起来,他又滔滔不绝。不太长也不太圆的脸上没有和别人特别的地方。

(20)她还不敢骑电动车,可是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这大概就离骑电动车不太远了吧。

“不太悲观”与“不悲观”相比,程度较轻。“不太悲观”的意思是“还是悲观的”,只是“不十分悲观”;因此“不太悲观”表示委婉的语气。

“太”在《绿野》与同时代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以及其后的四大谴责小说中,都表示程度过分,超过表达者主观预期的标准的意义。现代汉语中,“太”还可以表示程度非常高,经常用于感叹句中。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太”语义上具有超出表达者主观预设的特征,当这种变化符合主体需求时,意义上就转换为程度高的意义,多出现在感叹句中。因此现代汉语中“太”就增加了程度高的意义。

四、颇

程度副词“颇”在《绿野》中既可表示程度高,也可表程度低,既可出现在口语中,也可出现在较正式的叙述性言语中。而现代汉语中,“颇”只表程度高,而且使用范围变小,仅书面使用。

《绿野》中程度副词“颇”有两种用法,既可表程度深或数量多(记为“颇1”),又可表程度浅或数量少(记为“颇2”)。《绿野》中程度副词“颇”共66例,其中“颇1”有54例,“颇2”有12例,可见《绿野》中以表程度深的“颇1”为主。同时期的《红楼梦》中“颇”也是既可表程度深,也可表程度浅,且以表程度深为主要用法。如:

(21)原来那和尚是湖广黄山多宝寺僧人,颇通文墨,极有胆量。(《绿野》9回)

(22)妻郑氏亦颇贤淑。夫妻二人年四十余,止有一子一女。(《绿野》1回)

(23)我虽然是个亡八恙子娼妇养的,也还颇有些人性、人心,并不是驴马猪狗,恩怨不分。(《绿野》54回)

(24)我少时常听我亡母说,我母舅一贫如洗,生下我表弟时,同巷内有个邻居。颇可以过得日月,只是年老无儿。曾出十两银子,要买我表弟去做后嗣。(《绿野》14回)

前两例中“颇”表示程度高,相当于“很、非常”,后两例“颇”表示程度低,相当于“略、略微”。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颇”只表示程度高,相当于“很、十分”等,且仅用于书面语中,口语中不再使用。如:

(26)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齐警。(引自《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27)微生物除草剂,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生物,颇受人们重视。(同上)

(28)车上的那两把雨刷,有规律的摆着,刷去玻璃外面的细雨,也颇有意思。

“颇”本义为“头偏斜”,后引申出“偏、不正、倾斜”等义,先秦时引申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表示程度轻微,相当于“稍微、略微”,汉代时又产生了表示程度高的用法,在后来的发展中,表程度高的用法占据优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代。同一个程度副词“颇”,既可表示程度高又可表示程度低,给语言的交际带来不便,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和误解,不符合语言的明晰性原则,于是在逐步地发展过程中,“颇”表示程度低的用例逐渐减少。在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只有零星的用例,如《老残游记》中“颇”表程度低只有3例,到现代汉语中,“颇”只保留了程度高的用法。同时,清代中叶以来,随着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等副词的迅速发展,“颇”表程度高的用法也在逐渐减少,到现代汉语中仅在书面语中使用。

结语

“极、太、甚、颇”是《绿野仙踪》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四个程度副词,它们在该书中的意义和用法和现代汉语相比存在一些差异。通过对比发现,“极”作为程度副词在“极+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结构助词“的”可用也可不用,现代汉语中则必须使用等差异。“甚”在《绿野》中使用频率很高,且组合形式丰富。现代汉语中“甚”只用于书面语中,一般只修饰单音节形容词或动词。“太”在《绿野》中仅表程度过分、过头,现代汉语中除了此意义外,还可表示程度非常高,经常用于感叹句;现代汉语中有“不太”的形式,带有委婉的语气。“颇”在《绿野》中既可表示程度高,也可表程度低,在口语和较正式的叙述性言语中均可出现,而现代汉语中,“颇”只表程度高,而且使用范围变小,仅在书面上中使用。本文在揭示用法存在差异的同时,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百川. 绿野仙踪[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 .

[2] 杨荣祥.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93-395.

[3] 傅书灵.《歧路灯》程度副词“极”考察[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49-51 .

[4] 高育花. 中古汉语副词“颇”探微[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14-18 .

[责任编辑:金颖男]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dverbs in "A Journey to the Immortal" and in Modern Chinese——Taking "Ji", "Tai", "Shen" and "Po" as Examples

WANG Su-gai

(School of Literature,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450001, China)

Abstract:"A Journey to the Immortal", a famous Chinese vernacular fiction, represents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Four frequently used adverbs "Ji, Tai, Shen, and Po", are chosen from this novel to make comparison with modern Chinese adverb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y are different in the use of frequency, meaning, combination, and syntactic functions, etc.

Key words:"A Journey to the Immortal"; modern Chinese; adverb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2-0084-04

收稿日期:2015-1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用特征对句子生成机制的影响”(12CYY05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祈使特征对副词的选择性研究”(2014CYY022)。

作者简介:王素改(1980-),女,河南濮阳人,副教授,语言学博士,从事语言理论、汉语语法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2.018

猜你喜欢
绿野仙踪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36
《绿野仙踪》你真的看懂了吗
华纳兄弟《绿野仙踪》版权纠纷胜诉
感悟阅读汇报课的魅力
求知导刊(2016年29期)2016-11-29 12:10:51
饲花弄草:一个人的“绿野仙踪”
科学之友(2016年11期)2016-11-21 18:51:11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现代汉语“一M比一MVP”构式的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