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性*

2016-03-21 03:29汤万松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精髓人文性

汤万松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论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性*

汤万松1,2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性,就是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去观照学校体育课程,探讨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体育课程如何促使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科学规律。它是解释体育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是解决体育课程中冲突的需要;是改善体育课程中人际关系的基础。合格的体育课程,需要培养出一种自然率真、追求自由、满足人的崇尚自然、自由发展的“人文性”的人。

关键词: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人文性;精髓

1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产生,根本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它是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20世纪与21世纪新旧世纪之交的第八轮课程改革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引进了许多外域的新观念,也催生了许多本土的新理论,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便由此顺势而为,应运而生。其二,是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规律,总是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交叉进行。综合、分化,分化、综合,不断推进,生生不息。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诞生,顺应了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趋势,正是人类学术发展的一大成果。

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就是体育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其课程论等多门科学的相关内涵综合融汇而成的一门跨学科的崭新理论。科学研究方法论告诉人们,各种学科或者专业的分野,一般都以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视角作为标志。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视角,往往构成性质有别、特点各异的学科或专业。先贤也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1]284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根本标志,就是社会学的介入,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来研究体育课程,简而言之,就是以社会学来观照体育课程。

由此可见,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是一门把保存、传递和重构体育文化的体育课程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研究体育课程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及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用以推动体育课程同社会和谐发展的分支学科。

那么,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精髓何在?难道说,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就是一门纯粹的社会学学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既然是跨学科研究,我们既要以社会学来观照体育课程,又要在这种社会学的观照中凸显人本关怀。科学的理解、合理的阐释应当是,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去观照学校体育课程,探讨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体育课程如何促使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科学规律。这才是这门新兴学科的本质。关注与理解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性,才是洞察与把握这门崭新课程理论的精髓。

2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属性

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性,是因为体育学科性质本身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尽管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是新课改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尽管是体育学与社会学交叉融汇而生成的边缘学科,然而,说到底,无论是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作为一门学科,其学科最终归属并非社会学,而是体育学。这是不言而喻的。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具有人文性,是由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存在着深深的误解与偏差,总认为体育是一门理工类专业,似乎没有人文性。姑且不谈体育学科属于哪一类,即使属于理工类,难道理工类学科专业就没有人文性?问题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追根溯源,问题出于中国体育设科之始。20世纪初期,中国第一个新学制初拟,体育课程初设。当时的体育课不称为体育课,而是“体操”课,其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就是“兵式体操”,课程单独设置伊始便被归于“尚武非文”之列。尔后,民国初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国民教育目标中提出并强调“军国民教育”,体操课程自然成了尚武教育的工具,体操教头也就成了“粗人”。直到1928年国民党主政的“戊辰学制”颁行,才将“体操”课更名为“体育”课。斗转星移,形随势异,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断深化,学界和学者们才逐渐醒悟到体育学科的深厚内涵。时至1996年,我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体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归入12大学科门类之一的教育学门类之下,并在体育学下设置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二级学科。除了运动人体科学的自然科学特点突出以外,其他3个二级学科,无一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表征。体育人文社会学等二级学科的设置,显示出中国的体育理论开始重视人文学科,我国的体育课程逐步彰显原本固有的人文精神。

说得更远一点,从近现代教育与文化理念而言,体育原本是西方文化,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物。举世皆知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传承千年、光芒四射的人文精神。西方体育在形式与理念上都与中国传统运动有着很大区别,我们曾在很大程度上抗拒这种伴随教育而来的改变,但最终是成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既是近代西方国家殖民化、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也是体育文化观念改变的自然进程。但“有几千年深厚文化积累的泱泱大国,至今仍然还在潜意识地抵制体育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以上的东西。”[2]。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诉求,反映在体育课程中就是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与其他学科一样,体育活动本身不仅有体能的训练、技巧的培训,而且要与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体现了体育课程的育人本质功能,而且也表现出体育课程通过“体”而“育”的文化使命。体育课程的理想在于通过动作技能的协调、心理健康教育使人感受与欣赏运动的美,使人成为更为高雅的人,使人的身体与心灵达到更高、更和谐的层次。

正因为如此,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既要探索体育课程如何促使人的社会化,更要探索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功用

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性,是因为体育教育内容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文熏陶作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课程的价值没有得到正确认识,体育课一般被看作是副课,缺少专业教师和时间、场所的保障,特别是竞技体育重视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导致体育课程功利化、边缘化。即使正确开设的体育课程也多是侧重于动作技能、技巧的训练,对体育美的欣赏、体育文化的关注相当淡漠。2012年由教育部等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要求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能的基础上,强调“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

“国外体育课程的社会学研究更为关注体育课堂的‘社会’建构,重视性别、种族、社会阶级和文化对体育课堂建构的影响,重视体育教师在课堂‘社会’建构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课堂‘社会’建构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及双方的互动与交流。”[3]人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和体育课程对人的文化影响是课程社会学发展的根本问题,离开人的因素和人的精神发展,体育社会学很难体现其“社会”价值。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人文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解释体育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体育课程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体育课程,与社会发展程度和需要密切相关。在电视、网络普及,人们闲暇时间大量增多,对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体育欣赏更加便捷,体育意识更加浓厚,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相应的体育课程应该及时体现动态变化着观念和要求,摒弃单一的体能训练方式,更加注重体育与人的价值实现、体育的审美需要及熏陶功能。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只有以此为基础,通过体育课程的社会建构和社会关注等方式,才能在推动体育与社会和谐的层面走得更远。

二是解决体育课程中冲突的需要。体育运动中的冲突(有研究称之为“越轨”)行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体育课程中的冲突与体育运动的冲突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从新课程改革来看,学生体育运动的情感体验虽然得到了重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是满足学生体育兴趣还是发展学生体育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两两问题上的左右摇摆,实际上表现出了学校体育目标与手段、机制与结果等方面研究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与随意性。”[4]体育课程的冲突暗含着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集体组织与个性表现之间的对立,以人为本,从个人的需要出发融合不同的取向,是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应然理念。

三是改善体育课程中人际关系的基础。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通过体育课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体育课程的知识学习与活动实践中,由于性别、遗传、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对体育的爱好、兴趣相差较大,如果不加以有效调整,将严重影响集体人际关系的和谐。从人文的视角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能使他们更好地协调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个体迅速社会化创造有利条件。

无论从何种视角审视,体育课程都充满着审美与审美教育,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说到底,合格的体育课程,本身就需要挖掘其审美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既促进美育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落实,也加强学校美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从而培养出一种自然率真、追求自由、满足人的崇尚自然、自由发展的“人文性”的人。这就是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人文性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2] 姜艺.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3):21-22.

[3] 鲁长芬.西方体育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2):93-99.

[4] 徐珊珊.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冲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山东体育科技,2011(6):61-63.

(责任校对朱正余)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6.025

收稿日期:20160305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A200);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TS12332)

作者简介:汤万松(1983-),女,湖南桃源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6-0076-03

猜你喜欢
精髓人文性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汲取思想精髓 书写奋进新时代巾帼答卷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缝补Boro items
用国学精髓为企业家“洗心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