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以来,医学和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显著提升了卫生系统与组织的服务能力与效率,全球人口健康在各种测量指标上获得了显著提高,但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对各国卫生系统的挑战从未停止。疾病谱的变化、医疗保健成本的上升、健康水平分布不均衡等,是各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变革关注的焦点议题。在应对新挑战的策略选项中,信息化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关注并被视为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支柱性力量,各国也在卫生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部署上投入巨额资金。但产业界和其他社会部门的经验表明,信息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人才的培养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从医疗卫生保健外部环境来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不断增长且生活品质受到挑战,而且新发传染病或公共卫生事件屡见不鲜,给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医疗卫生费用来看,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成本的上升使社会医疗卫生费用飞速增长。在卫生筹资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如何降低成本成为卫生领域考虑的重要课题。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来看,各层级各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彼此割裂,呈碎片化分布,无法提供连续性、一体化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此背景下,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引入,为本领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因此我国的新医改方案大力强调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并将其列入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八大支柱”。
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无不在持续增加对卫生信息化的投入,从长远角度降低社会医疗费用。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在每年经费预算增长3%的基础上,从2000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在尊重病人个人隐私的基础上,提供更开放、均等、透明的信息渠道,建立国家级的医疗卫生标准,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信息能力,保障病人的信息权利等方面被作为重要原则的改革内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在进行类似尝试。
各国对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关注和投入在不断提高,为卫生领域带来了信息方面的新的职业需求。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中就将人才工程作为重点工程之一,提出要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复合型卫生信息人才。
我国卫生信息教育始于1985年开设的医学图书情报专业,进入21世纪后发展较快,专业名称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很大提升。但考虑到各种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单纯的数量规模上的增长并不能实现当前我国的卫生信息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发展程度、人才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既为卫生信息教育行业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推广和应用,以及信息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除对本领域原有职业定位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还带来新的职业需求。如NHS定义了其内部的卫生信息职业群体类别,并设计制定了职业矩阵;加拿大卫生信息学会也提出了“宏观卫生信息师”的概念,并设计了相关职业类型。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确定的卫生信息职业矩阵中有7个大类,共计41种职业[1]。首先,它将卫生系统内的所有卫生信息职业分成为知识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临床信息学人员、IT技术人员、健康档案人员、健康信息高级管理人员6个群体。其中IT技术人员、健康档案人员等是相对传统的卫生服务领域已有的职业,但运营健康信息学服务并规划未来的健康信息高级管理人员,应用统计或其他信息来计划、监测和开发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人员,为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的知识管理人员等则是在新的条件下涌现出的职业。随之,NHS又将这些卫生信息职业依照业务要求、能力水平、经验与技能等要素划分为初级人员、员工支持人员、高级助手/技术员、实习助手、实习生、初级职员、高级职员、咨询顾问人员、资深人员等9个层次(CF1-9)。
以与医院卫生信息服务息息相关的医院图书馆职位为例,这些职位被划分到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的知识管理人员类别,为患者服务的基本图书服务人员为CF3高级助手,图书馆员工的助手为CF4实习生助手或CF5实习生,图书管理员为CF6初级职员,图书馆服务主管、信息服务主管为CF7高级职员等。
加拿大卫生信息学会(Canada's Health Informatics Association,CHIA)提出了宏观卫生信息师(Canadian Macro Health Informatician)的角色定位[2]。
该角色体系确定了包括34种职业在内的卫生信息职业框架,将其划分为新手、具备基本能力、熟练、专家和大师5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业务职能和层次,对不同职业人群提出了能力要求。
澳大利亚也采取了同加拿大类似的做法,将卫生信息职业分为3个类型:应用信息师(Applied Health Informatician,AHI),指应用信息技术以支持卫生系统流程的专业人员;研发信息师(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alth Informatician,RDHI),指利用信息开发政策、规划,行政管理、执行卫生服务或支持临床决策的人员;临床信息师(Clinic Helath Informatician,CHI),指收集、处理、存储病人信息并利用信息促进健康的人员[3]。
信息化浪潮对卫生人力资源的供给提出了巨大挑战,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信息化纵深发展的瓶颈。因此,部分发达国家相关组织纷纷出台了相关人才培养的规范和标准。
美国卫生信息管理学会(American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AHIMA)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应具备卫生信息素养和技能、应用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学技能、信息隐私与保密观念和能力、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安全保障能力及计算机技术与能力等。
与之对应的,美国卫生信息学和信息管理教育认证委员会(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for Health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CAHIIM)从认证角度提出人才培养核心知识的要求:应开设卫生数据管理,卫生统计,生物医学研究与质量管理,卫生服务组织与提供,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组织与管理等相关课程[4]。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系统于2008年提出了卫生信息执业人员能力标准,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卫生信息学的专门知识、医学通识知识、公共卫生与安全的通识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必须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信息和图书服务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学习和发展能力等。针对不同层级的执业人员,在各类知识和能力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同时,英国卫生信息学从业委员会(UK Council for Health Informatics Professions,UKCHIP)提出卫生信息从业教育和培训部门应关注临床工作、临床信息学、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IM&T体系、信息与通讯技术、信息管理、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等[1]。
加拿大卫生信息学会认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应兼具卫生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3个领域的知识。其中卫生科学领域包括临床知识和加拿大卫生服务系统的相关了解,信息科学领域包括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管理科学领域包括项目管理、组织行为管理和分析评估管理等。此外,相关教育与培训还应涉及生物学医学、加拿大卫生系统概况与应用、卫生数据和信息处理、信息系统与技术、管理学、伦理学等。
澳大利亚的卫生信息学教育框架(Australian Health Informatics Education Framework) 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应具备应用、部署配置和研究开发卫生信息资源与技术的能力,具体包括卫生信息学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人与组织的知识和技能、临床知识与技能、其他相关知识与技能[3]。从业人员的前13位和后16位知识与技能需求如表1和表2所示[5]。
表1 澳大利亚卫生信息从业人员知识技能需求的前13位
表2 澳大利亚卫生信息从业人员知识技能需求的后16位
卫生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卫生信息管理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备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高等教育尤其是人力资源需求都普遍存在的矛盾[6]。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都在尝试通过职业化资格认证或专业学位认证等方式吸引更多专业人员继续学习,并强化复合型、应用型特征。结合当前我国的医改,卫生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卫生信息管理领域人才,但该领域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欠缺。这种状况与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系统早期尤为相似。
国家卫生服务系统是英国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主要用户,使用人数接近100万人。为补充相关从业人员并同时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该系统提倡和推行了学术型的卫生信息学硕士(MSc in Health Informatics)及应用型的卫生服务专业职业资格认证(SoR)[7]。其中,卫生信息学硕士课程是通过南安普顿大学NHS信托项目(Southampton University NHS Trust, SUHT)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合作进行的“La Sainte Union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项目设计的。
在设立一组资格认证国家标准NVQ(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的基础上,英国卫生保健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of Health Care Development,IHCD)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培训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raining Division,NHSTD)还制定了该学位教育六大模块化规范,对于每一个模块,教师与学生都共同协商,通过任务管理、过程管理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非学术型教育方面,SoR设计了一系列非正式的课程,通过帮助学生展示其在工作中所需要或获得的能力,检验其在该领域从业的资格。随着这些项目的发展,相关机构开始分别制定学术技能评定和专业能力评定的标准。
学术技能的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获取知识、在特定环境中理解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实际应用,分析数据和信息的综合能力等,评估结果有利于学生把概念性的理论映射到相关问题中,促进学术交流、记录和报告的技巧掌握,理解和利用已出版的文献等;SoR的专业能力评估通过面试确定被评估人能力和水平,通过评估给予学生在Open University选修学分的资格,并在完成后颁发从业证书和高级从业证书。通过两种方式的交叉结合,英国很好地解决了国家卫生服务系统卫生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问题。
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学人才培养应从4方面进行考虑:梳理我国卫生信息学领域的职业分布、需求,并从顶层设计角度制定行业、职业和从业规划;明确卫生信息学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针对不同职业类型和层次的从业人员提出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规范性要求;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学会、行业协会与高等院校的合力,应对人才素质和技能需求,设立规范性的课程标准或指南,以指导国内相关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采用科学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职业资格认证的理念,设立专业性人才奖励计划,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