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兴,倪思羽,陈光玉
(1.贵州省余庆县龙家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余庆 564400;2.贵州省余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余庆 564400)
油菜是余庆县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种植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导致我县油菜种植规模不断下滑。为了探索油菜轻型简便、节本增效的栽培方式,促进我县油菜产业发展,根据油菜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安排,特进行机耕起垄双行单株移栽密度试验研究。现将实施结果分析如下:
试验地选择在余庆县龙家镇光辉村土朝组农户王建林责任田实施,海拔820m,土壤肥力中等,光照、排水条件好,前作水稻,试验田面积1300m2,供试品种黔油29号。项目来源于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6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分别为处理1,栽8571株/667m2,行窝距(76.7+40)cm /2×13.3cm,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30株,每小区栽300株;处理2,栽6857株/667m2,行窝距(76.7+40)cm /2×16.7cm,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24株,每小区栽240株;处理3,栽5714株/667m2,行窝距(76.7+40)cm /2×20cm,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20株,每小区栽200株;处理4,栽4857株/667m2,行窝距(76.7+40)cm /2×23.3cm,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17株,每小区栽170株;处理5,栽4285株/667m2,行窝距(76.7+40)cm /2×26.7cm,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15株,每小区栽150株;处理6,栽3714株/667m2,行窝距(76.7+40)cm/2×30cm,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13株,每小区栽130株。设小区面积23.32m2(长5.83m×宽4m),小区间30cm,重复间40cm,开好边沟和十字沟,栽3~5行保护行。
采用机耕起垄双行移栽,垄距350cm,行距40cm,垄间行距76.6cm。
9月8日播种,按“三精三一”的育苗技术播种;移栽叶龄4.5~5.5叶,拉绳打窝移栽,移栽时施油菜专用复合肥50kg/667m2,同时施清粪水1500kg,促活棵定根;11月中下旬施尿素8kg/667m2兑清粪水1500kg淋窝作提苗肥,同时中耕除草,12月下旬施尿素15kg/667m2兑清粪水1500kg淋窝作“腊肥”,同时中耕除草。苗期防治菜青虫和蚜虫,开盘期防治霜霉病,花期防治菌核病各1次。
从冬前苗势考查表1中看出,处理6苗最高57.5cm、绿叶数最多12.7叶、茎最粗1.48cm、最大叶长×宽为28.6cm×22.3cm,说明低密度的苗高、绿叶数、茎粗和最大叶长×宽要大些,但叶面积系数、单株鲜干重随密度的下降而减少。
从生育期调查表2可看出,随着密度的下降,生育期逐渐变长,处理6密度最小,生育期最长253d,处理1密度最大生育期最短248d。
从经济性状考查表3中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下降,株高逐渐增加,有效分枝高度逐渐下降,主花序长度越来越长,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个数、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逐渐增多,千粒重没多大变化,理论产量处理3最高达222.56kg,处理6最低168.01kg。
从小区测产结果表4中看出,处理3产量最高206.7kg/667m2,其次处理2为190.5kg/667m2,产量居第三的是处理4为177.1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6为142.9kg/667m2。
经方差分析,从方差分析表5中看出,F值=13.817>F0.01=5.636,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通过这次试验研究,油菜机耕起垄双行单株移栽密度应以栽5000~7000株/667m2为宜。
表1 冬前苗势考查表(单位:cm、m2、g)
表2 生育期记载表(单位:日/月、天)
表3 油菜经济性状考查表(单位:cm、个、粒、g、kg)
表4 小区测产分析统计表
表5 方差分析表
通过油菜机耕起垄双行单株移栽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栽5000~7000株/667m2,行窝距在(76.7+40)cm /2×23.3cm~(76.7+40)cm /2×16.7cm左右,经上述分析,整体表现较好。建议在来年大面积油菜机耕起垄双行单株移栽技术上推广应用。
[1] 杨安中,段素梅.移栽密度对沿淮地区稻茬免耕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