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利 河北唐山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土地流转
陈志利 河北唐山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摘 要:土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是农产品、农作物种植的关键载体。农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为了发展农业经济,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农业改革等政策,土地流转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若想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是必然要求,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效转化,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其存在着诸多的优势。
关键词:现代农业 土地流转 发展
土地流转是将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移,其流转的方式很多,如转让、承包、合作、互换等。土地流转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1]。实现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与集约化,转变了传统农业经济运营模式,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在不断加大,实现了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现代农业的有效递进,可见,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是支撑民生的根本,发展农业是我国始终不渝的目标。新时期,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农业改革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等,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新形势下,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要求,其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利于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土地流转的实现,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其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运营模式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可实现农业经济经营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资源配置结构发生转变,产业化特点更强,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在农村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农业规模较小,以个体为主,其与现阶段的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农业经营呈现分散的状态,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农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利于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集中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2]。
(二)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旨在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纵观现代经济发展的形式,农民的收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土地收入外,很多农民都外出打工或创业,以求获得更为理想的收入。若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土地以转让、承包等方式进行支配,可适度的削弱农民对土地、农业的留恋度,将诸多的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渐迁移,利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可增强对风险的抵御性。农业的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环境因素等会制约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自然环境,会对农作物产生强烈的打击,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外部自然环境较为脆弱,会产生一定的农业风险。面对此项问题,提倡土地流转,能实现对风险的抵御[3],通过对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选择具有现代化发展特点的机械设备与条件来辅助农业的发展,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在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增强对土地流转的重视度,应强化对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宣传,通过村内广播站、手机短信、报纸以及宣传册等多种渠道,让村民及时了解土地流转的优势与重要性,扩大土地流转的影响力,制定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计划,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村部领导在宣传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可以定期播放土地流转相关的音频资料,对村民进行知识普及,鼓励村民开展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与使用的集中化、产业化,可大大提升村民的收入。
(二)强调土地的集中化经营。土地流转的实施,应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要在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开展成片的规模化种植,若部分村落的土地调动大、搬迁现象严重,应及时开展土地整理,实现土地的集中化管理与经营,将统一农户名下分布在不断区域的土地进行集中性的划分,土地的承包权进行统一性的处理,交由村支部负责与管理,村支部通过分配与协调,将土地进行集中化安排,解决了农户土地资源相对分散的问题,利于现代机械设备参与到生产、加工工作之中,便于耕耘、播种与收获,可大大提高农业经营与生产效率。一般条件下,县城人均所分配的耕地为0.2公顷,以平均每户4口人的标准进行计算[4],若将土地进行集中化管理,其会形成12亩土地,实现农业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是正确选择。
(三)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为了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实施土地流转,国家应推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提供充足的土地流转资金,以年度为流转补贴的重要标准。同时,为了支持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政府部门应出台农机补助、粮种补助等政策,对土地流转集体经营规模大的农户进行及时的奖励,以此来激励相关的农户,纷纷投入到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去。由于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很多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导致土地长期荒废,为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应为土地荒废问题设定复垦年限,若未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垦,荒废的土地会交由村支部或村内部土地经营大户来代管与代经营。同时,政府部门应设置更多类型的补助政策,要秉持着谁种地谁得补助的原则,对土地荒废、无人耕种的部分不提供补助,将其作为公积金,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开展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其可实现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于实现对诸多农业风险的抵御与预防,还可实现农业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可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应加快土地流转的进程,应强化对土地流转的大力宣传,鼓励农户开展土地流转,提倡土地经营与使用的集中性,同时还应完善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技术支持等,以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章体,周东鸣.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1:12-15.
[2]侯勤.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J ] . 农学学报,2013,0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