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短评在报纸版面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2016-03-21 03:15:19齐楚呼伦贝尔日报社
消费导刊 2016年2期

齐楚 呼伦贝尔日报社



论短评在报纸版面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楚 呼伦贝尔日报社

摘 要:在所有的新闻评论中,短评打出的”特色品牌”就是它的短,以短小精悍取胜。短评往往就一件事发表评论,字数不多,但应句句“切中要害”。所以说,虽然短评看似短小,微不足道,但短评写得好,对提升所报道的内容乃至整个版面的可读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该版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短而精 虚论实 目的明

一、短评的形式分类

在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新闻述评等诸多新闻评论体裁中,短评以其短而精,指向明,虚论实等特点而独树一帜。虽然短评看似短小,微不足道,但短评写得好,对提升所报道的内容乃至整个版面的可读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该版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短评的形式基本有两类:一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发表简短的评论;二是通常配合新闻报道,就实论虚,起深化报道、启迪一般的作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短小精悍、新鲜独到、生动活泼、就实论虚。记得一位新闻界资深人士在谈到报纸版面创新时曾说,一个好的新闻版面必须配有言论,言论中尤以短评最有看点,因为短评突出的就是它的短而精,就事论事,三言两语,切中要害,读者看着可直呼“过瘾”。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呼伦贝尔日报》产经二版为经济类稿件配发的短评就做到了短小精悍,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2015年1月7日刊发的《御风而翔 破浪以扬 大通关为满洲里口岸扬起风帆》一文就配发了《大通关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短评。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肩负着中俄贸易主要疏运任务,在国家向北开发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该口岸开展的旨在“整合口岸资源,集中口岸力量,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扩大对外开放”的大通关,是口岸发展的历史选择。文章在“促进了口岸效能提升”、“增强了口岸发展活力”、“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夯实大通关基础”、“完善对俄协调联络机制,促进中俄毗邻口岸双向提速提效”等几方面进行了报道。而短评则指出: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发展外经外贸的平台。如何发挥口岸通道优势,实现便利通关,推动口岸经济建设发展,毋庸置疑,大通关建设是正确的选择和有效的途径。

2013年,中国的小品王本山大叔在封山之作《不差钱》之后突然提出正式退出小品舞台,成为蛇年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呼伦贝尔日报分别在2013年2月19日、2月21日、2月26日发表了《本山大叔那点事》、《赵本山的小葱拌豆腐》和《赵本山的明智之举》三篇短评。三篇短评不仅时效性强,迎合了众多读者探其究竟的心理,而且语言都可谓短而精,切中要害。例如在《本山大叔那点事》的短评中,笔者就指出“退出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问题,任何一个文派武派无论技艺多高的领袖霸主,都不可能称王百年。本山大叔自己坦言,他之所以退出,实在是因为承受不了的压力。平心而论,这么多年来真的是太难为本山大叔了,就任何艺术而言,以一人之力,不可能一个高峰连着一个高峰,但国人对他的期望值则是年年攀高有增无减。逼得本山大叔只好勉力为之以报答国人之厚爱。也正因为如此,愈到后来,本山大叔的小品离地气、离本土、离本真、离本山大叔自己愈远了,而勉为其难地离做戏和搞笑愈来愈近了”。而在《赵本山的明智之举》一文中,作者也指出:赵本山是一处矿藏,多年连续不断的采掘已使可采资源接近枯竭,是该休养生息了。此时的赵本山能决然地摆脱利益团队的裹挟,果断地退出春晚,实乃明智之举。话虽不多,可谓一语中的,怎会不得到读者的首肯。

二、短评的结构与特点

短评的结构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采用问答式、对照式,还可以采用抒情排比式、假设推理式。这些都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完全不必拘泥一格。生动活泼,更表现在表述方式纷呈异彩,运用自如。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内容,或者采用赞扬式,或者采用针砭式,或者采用鼓动式,或者采用感想式。讲究评论写作的表述方式,讲究表述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克服评论写作的呆板、老一套。

就实论虚,充分发挥评析的优势,是短评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呼伦贝尔日报2015 年2月27日二版刊发的《海拉尔:完善路网撑起发展雄心》一文,配发了《路----发展的“高架桥”,民生的“快速路”》短评。文中报道了呼伦贝尔市首府海拉尔区在“十个全覆盖”工程中街巷硬化任务完成得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大,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干线、县道和绕城线为干线、乡道和村道为支线的外通周边,内连城乡及各景观的公路交通网络。而记者在配发的短评中指出,海拉尔作为呼伦贝尔市的中心城区,肩负着引领蒙东崛起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打造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核心城市的时代责任。一语中的,指明中心。短评中还指出,海拉尔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之所以能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关键在于抓住了三个环节,概括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是对正文的提升与补充,深化了报道思想,升华了人们的认识。2014年5月23日《呼伦贝尔日报》一版推出了长篇通讯《早春草原上的萨日朗》,从关心群众、帮助生产、民族团结、警民共建等几个角度,展示了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教育实践活动的风貌。本报为此配发了短评《春雨润草原》一文。短评只有几个段落,但短评对该旗的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概括。指出“陈旗草原不仅有这些生动的光辉模范,而且更有一整套好的机制和创新做法。他们发起总结的‘七清’‘八助’‘九送’,这一组活动内容的提炼,犹如向广大群众开出了一张承诺单,我照此行动,你照此监督,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实实在在地在改变作风,是真真切切地贴近群众,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牧民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三、突出短评的精髓

短评的精髓就在于短而精,那么要突出其短而精的特点,就要使立论以报道为依托,在深化上下功夫。二是论题一定要具体,角度小一些,新一些。如果题目偏大,角度过大,就会写得比较散,言之无物,使文章显得杂乱。三是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参考文献:

[1]刘梓良.郑保卫.马飞.孙菲.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401-408

[2]胡文龙.秦珪.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23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