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

2016-03-21 03:15:19吴从庆房中霞72719部队
消费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措施

吴从庆 房中霞 72719部队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

吴从庆 房中霞 72719部队

摘 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确定因素很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财务管理风险,本文从财务管理的定义、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节、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风险与应对措施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风险 措施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确定因素很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财务管理风险,从而导致经济收益偏离预期,甚至出现亏损。这就要求企业在运营体系和管理方式上需要随市场环境的变化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在调整过程中尽可能发挥出企业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只有通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监控,并对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经济事项进行认真评估,才能正确分析风险发生原因,建立健全的、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这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主要的目标主要是以下三点: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财务管理的环节

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财务预测环节: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

(二)财务决策环节: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三)财务预算环节:财务预算是指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内容及指标所进行的具体规划。

(四)财务控制环节:财务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所施加的影响或进行的调节。

(五)财务分析环节:财务分析是根据核算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

四、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风险与应对措施

企业作为一个生产经营者,必然会受到市场环境或地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影响,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随着风险因素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积极调整,就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不可预期的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面临的主要财务管理风险有:

(一)外部风险

1.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跨国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服务水平相比国内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2.国内企业林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及基本的经济效益通过各种方法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行业内部的生存环境较差,造成了恶性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为断加大。

(二)内部风险

1.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一般都会设置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但是,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能够严格按照规章要求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同时由于内部人员业务素质和审计技巧不足,对于企业发生的一些问题不重视或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造成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少全面和有效的监督,从而无法给企业决策层的科学决策提供系统的支持,引发财务管理风险。

2.内部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全面和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和不断壮大的有力保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要想能够让规章制度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需要企业在监督、审计、考核以及评估工作上投入大量的精力,需要不断强化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如制定量化考评、责任落实到人等方法,通过严格考核管理来实现内部管理工作制度的强化与完善,切实做到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控制,切实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三)财务管理中主要风险的应对措施

1.针对内控制度落实与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科学的制度是实现财务风险可控的基本保障,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针对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财务部门的从业人员也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落实内控制度,实行职务相分离制度,以规范自身行为。合理设置会计和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体制。具体来说,要遵守财务部门将授权批准和业务经办相分离,财务记录和业务经办相分离,财务记录和财产保管相分离,业务经办和业务稽核相分离,监督检查和授权批准相分离的原则,以实现财务内部业务控制的目的。企业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以提高企业防控财务风险的能力。

2.针对缺少必要的、灵敏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应对措施。企业要持续的加强财务风险的监控和预警,企业在每开展一项经济活动前,要通过严格的监管系统,形成严谨的规范和制度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分配,对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积极组织和协调,以完成整体的生产目标,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完善。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参谋作用。财务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不仅仅是体现在向企业决策层提供数字及金额的核算。而应是对整个生产经营环节运行全过程的管控,凡是涉及到经济活动和可能的金融风险都要实行有效管控。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的参谋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要参与企业管理阶层进行经营决策管理,并为经营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企业采购成本、结算、估价入账情况、应付账款等进行定期的分析,使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对采购成本、结算、应付帐款支付做到心中有数,以做到科学决策。财务部门要能够准确的把握市场动态,从容应对,同时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管理。作为财务部门应直接参与制定企业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组织、编写企业财务年度预算、决算,对全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生产、销售情况全程参与,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做到精确掌握。在制定和下达财务经营成本管控指标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贴近实际和科学合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部门还要提醒企业管理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依据现实情况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要在此基础上提升经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把企业的负债规模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另外,财务管理部门职能要从核算统计型向财务管控型转变,并建立健全财务管控相关制度,通过完善的管控机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针对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缺失的应对措施。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常态化的培训和学习,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提高财务人员应对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让财务人员认识到履行职责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并进行广泛、深入的法制教育,强化财务人员的法规意识,通过让财务人员熟悉法律、掌握法规,积极了解、掌握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同时还需要掌握在经济风险出现时如何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控制。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大都局限于自身会计岗位工作涉及的业务,不了解、不熟悉财务其他岗位的业务或企业经营方面的工作,业务掌握比较片面,普遍缺乏大局观、全局观,加之系统内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有限,与企业外部同行的交流也受到一定限制,导致专业技能以及工作技巧有限,无法应对复杂的财务风险。同时,财务人员随着工作年限和资历的增加,在各自财务工作岗位上会出现自我有效控制能力逐渐弱化的趋势,难以认真把关、坚守原则,个别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存在明哲保身的想法,对不合规业务放松审核要求,甚至无视潜在的财务管理风险。甚至极个别财务人员,因为个别企业管理层的授意或为了企业完成相关经济指标任务,违法在会计信息上做假,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失控。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还要重视激励财务人员积极掌握准确的核算方法以及先进的财务管理技能,以实现企业财务人员精准的职业判断以及强大的协调沟通能力等。所以在工作中,企业管理层要多创造机会,给财务人员有更多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宽财务人员工作思路,让财务人员相互学习,营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同时不能忽视企业财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引导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坚持原则。另外,还要积极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运用计算机等先进财务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引进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4.针对财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不足的应对措施。现代企业要想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的出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依靠和发挥财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因为财务部门履职尽责的能力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制订完善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一是坚持审计工作制度化。财务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采购单位的采购情况、订货合同的履行情况、生产部门的生产经营状况、成本控制情况、销售部门的销售情况、销售量与销售费用的比率情况、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予以纠正,严重问题要依法进行追究。通过审计,可以纠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约束生产经营部门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避免出现违法问题,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二是要坚持监督管理制度化。财务部门要积极的参与全过程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管理层不能授权财务部门不能参与经营活动,财务部门的监督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财务部门要从资源调查、市场信息收集、订货谈判、合同签订、资源进货、财务结算付款、生产组织、消耗成本分析、产品销售等全过程实施监督。监督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有侵害本企业利益的行为;是否在经济业务中存在虚假信息;合同结算、支付账款是否按财务规定办理;是否全方位履行合同等。财务监督工作要求每个财务人员有较高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需要站在企业发展的全局角度看待问题。

总之,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不断改善控制体系、监督体系和企业核算体系,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能够不断提升,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同时,企业财务人员要不断的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提升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在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审计制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以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琴、蒋平编著,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年5月 第2版

[2]朱永明编著,财务管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9月 第1版

[3]姜志华编著,企业财务管理实务问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 第1版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32:15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4:57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3:32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