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辽宁大学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探究
李婷婷 辽宁大学
摘 要: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时,生活的节奏和步伐也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大量的社会问题使需要救助的个人和家庭日益增多。而这些问题的出现破坏了社会的稳定,阻碍了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因此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来缓解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而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仅有几十年的时间,尤其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更为缓慢,虽然在高校也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但是社会工作这一职业的社会声望并不高,没有相关的职业体系,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专业的岗位与之匹配,导致社会工作专业高校毕业生转行就业,学无所用。为什么在中国社会急需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来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而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却学无所用呢?这就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本土化
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西方,在西方的发展大概有一百年的时间,而中国在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问题的凸显需要社会工作的出现来缓解并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起步较晚,需要引用西方的社会工作的方法、理论、技巧并应用到中国的实际当中去,但是这种引用并非照搬照抄,中国的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将西方的社会工作的方法、理论、技巧应用到中国来就要适应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规律,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从而使西方的社会工作方法、理论和技巧适应中国的本土环境,并发挥出社会工作的积极的作用,并与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体系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切实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推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仅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目前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雏形主要还是以思想教育为主导,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以主要以工会、妇联、青年团和居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与机构为载体, 这样的社会工作雏形体现在行政色彩浓厚, 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作支撑,专业性不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因此,而且从效果上来说不能体现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助人理念,行政化的手段的弊端在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掺杂社会工作者的主观的判断,出现这系问题的最关键的原因是途径者运用行政性手段去组织、推行社会工作工作领域较狭窄, 局限于个人问题的解决, 较少涉及咨询、辅导、服务与提高具体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不强, 主要凭个人的经验工作, 缺乏理论的指导, 所以,它尚不能被称为专业意义上的社会个案工作。但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门人员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些不足, 并开始有意识地摸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个案工作模式, 即如何将我国特有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且能充分发挥现实功效的社会工作, 与西方的理论和工作方法相结合, 这实质上是社会工作基于本土现实社会的建构过程高。
首先,大力推进政府对于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这就要求政府应当将社会工作专业化,职能化。建立社会工作专业部门,并形成相关的职能架构,从政府做起,自上而下形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职能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做好宣传配合,从政府到社区,是社会工作在一个新的高度下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深入人心,在本质上转变人们对社会工作的看法,使社会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转变振幅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群众团体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从而接纳社会工作,并促进社会工作有效的发挥其功能,解决人们的问题,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其次,促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深化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研究,并促进高校社会工作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现如今,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力量的匮乏,造成的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欠缺及相关的社会实践缺失,其二是社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不定,由于缺少相关的岗位,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不对口,造成的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缺失,导致人才流失资本浪费。
最后,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在错误中积累经验,摸索前进。社会工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不是理论的说教,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也许在发展实践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困境,但是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不足,积极创新,发现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张洁.中国社会工作本土性的思考[J].社会 39—41 2003年4月
[2]王思斌.中国社会个案工作的特点是什么[J].社工专栏,2010年2月 47
[3]李迎生.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
作者简介:李婷婷(1990-),女,辽宁锦州人,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