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报告

2016-03-20 02:5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国际化技能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扬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EIA120383),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20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成为最显著的时代标志。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与合作需要更多具有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人力资本,这对高等教育和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毕业生具备国际能力。

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先理论后实证。首先通过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梳理在概念上对国际能力进行整合和界定,提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分析这一概念的主要维度。然后根据大学生国际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及其主要维度的划分,在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成型的国际能力评价指标及其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构建大学生国际能力结构模型和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一套国际能力测量量表,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测量,对大学生国际能力进行评价,发现可能存在的一些薄弱项。最后根据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结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基本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各国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国际化”等词语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引用。在高等教育中,国际化常常被看作为教学机构在全球化力量中的反应,包括政策制定与调整、项目的交流和开展等,它是一个过程,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虽然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众说纷纭,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观念、人员、资源及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在指标设计方面也有一定的一致性。

要解释“国际能力”,首先要对能力的定义有准确的理解和定位。综合不同学者对能力的界定,可知,能力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是在个体角色或工作职责中表现出来,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影响个体绩效的潜在特征和最主要因素。总的来说,能力有两个特点:首先,能力是个体具备的与特定岗位和职责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等个体特质的集合;其次,能力是关系个体绩效的重要潜在特征,具有一定的可测量性。能力可以区分一个组织中的优秀者和普通者,能力高者与能力低者在特定的角色或任务中表现会有明显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能力的高低可以预测一个人未来成功的机会和可能。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国际能力已有多种定义,国外学者对于国际能力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仍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并结合研究需要,本文所研究的国际能力的定义为:具有世界历史、文化、语言以及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拥有作为全球公民的开放性态度,对文化差异保持理解和尊重,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在非本土环境下有效进行跨语言和文化沟通交流和工作的能力。

2.大学生国际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关于国际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国际化的评价指标。然而正如国际研究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学生准备或发展出适应全球化市场的国际知识、态度和技能。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大学生的国际能力,需要构建一个国际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国际能力中的薄弱环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国际上一些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国际能力的测量进行了探索,比如OECD、英国乐施会教育培训机构(Oxfam GB),也有国内外学者McClelland、Spencer、Richard Boyatzis、亨特、常桐善和杜瑞军等。通过对国际能力概念的梳理,基于亨特等的国际能力理论,结合对乐施会的“全球公民”关键要素及OECD的DeSeCo计划的分析,参考胜任素质理论的相关模型,课题组构建了包含知识和理解、态度和价值观、技能三个维度的大学生国际能力模型。其中知识和理解包含多样性知识和全球化理解两个因子,技能包含使用工具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因子,价值观和态度包含国际化态度、国际化意识、价值观认同三个因子,模型结构的解释如表1-1所示。

表1-1 大学生国际能力概念模型结构

(续表)

3.问卷和量表的设计

问卷的题目设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借鉴了Hunter(2004)在《Knowledge,Skills,Attitudes, and Experiences Necessary to Become Globally Competent》中的分析,还借鉴学习了常桐善、杜瑞军(2013)在《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以本科学生的全球化知识和经验为例》中对全球化知识和活动的调查分析,试图了解大学生国际化经验的情况,但是经验的东西很难通过量表的形式来测量,所以把这一部分做成问卷的第三部分单独呈现。课题组采用的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家庭背景等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出国学习交流经历、父母受教育情况、家庭收入、成绩及排名等13个题项。

第二部分为国际能力的测量量表,包括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共35个题项。其中,知识和理解维度中,有两个因子:题项14—20表示多样性知识,21—24表示全球化理解;技能维度中,有两个因子:题项25—28表示使用工具的能力,29—36表示跨文化交际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中,有三个因子:题项37—41表示国际化态度,42—44表示国际化意识、45—48表示价值观认同。

第三部分是学生国际化经验,包括学生国际化课程的选修情况,参加国际论坛、国际讲座、国际交流活动等国际化参与情况,共11个题项。

(二)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展开。

1.量化研究

该研究使用的“大学生国际能力”量表是前期设计的,经过一个实证抽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证实了这个框架和结构是比较稳定,且量表整体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是标准的里克特五点式量表,学生通过阅读题项来判断与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从非常不符合(1)到非常符合(5)符合程度依次增加。量表根据上表的结构(见附录问卷),分为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分2—3个因子,每个因子下设计3—7道题项,共计35个题项。

根据这个量表,课题组在北京地区进行一个抽样测量, 选择北京的8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对大学生国际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考虑到北京高校的质量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抽样时有分层整群抽样,抽样学校为3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2所一般高校和1所民办高校。考虑到年级层次的差异,抽样对象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大学生。累计共发放调查问卷3,200份,回收问卷2,820份,回收率为88.1%。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2,504份,有效率为88.8%。

2.质化研究

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深入了解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配合专家访谈,提出改革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的主要对策和建议。学生访谈主要在北航进行集体访谈,共进行3次,每次20人,因此总访谈人数在60人左右。而专家访谈则是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北航人文学院的专家中选取3人进行。通过专家访谈一方面对课题组设计的国际能力量表进行评定和提出意见,另一方面,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国际能力进而对我国大学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建议。

二、结论和对策

借鉴Hunter(2004)的相关研究,设计了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量表,通过预调查、访谈和专家访谈,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16.0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得到以下量表(表2-1)。

表2-1 大学生国际能力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测量量表的内容

(续表)

课题组还借鉴了常桐善、杜瑞军(2013)《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以本科学生的全球化知识和经验为例》一文,将国际化经验加入国际化指标中,尝试构建了大学生国际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1所示,主要包括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国际化经验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

通过抽样调查和测评统计结果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一)研究结论

1.大学生国际能力平均水平表现一般,各维度水平有差异

就抽样样本整体而言,大学生的国际能力平均水平表现比较一般,且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小,距离较好的国际能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的高等教育课程中存在一些缺失,比如可能缺乏一些跟学科有关的国际化内容有关的课程,在留学生和本地生的教学和活动方面缺乏交叉和交流等等。因此可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课程和教学以及活动。

图2-1 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图

大学生国际能力的三个维度有显著差异。“态度与价值观”的平均水平最高,“知识与理解”居于其次,“技能”则是最低的。这表明,学生在跨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水平相对较好,有较强的国际交流的意愿和价值认同,但是到了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层面就显得比较薄弱了。表现在语言能力,比如与外国人用外语交流的能力较弱,缺乏与外国人共同参与课题的经验和技巧。因此,课题组建议大学在知识面和跨文化交往技能方面能做一些努力,比如开设一些国际化方面的课程,提供跨文化实习机会,提高与外国学生交流与交往的机会。

2.大学生国际能力在个人特征、家庭背景上存在差异

学生的国际能力在一些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农村和城镇)、父母受教育水平、学校层次等。就“国际能力”整体而言,女生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城镇家庭的学生高于农村家庭的学生。

(1)国际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学生在跨文化“技能”及“态度和价值观”上均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的外语能力比较强,对文化比较敏感,更乐于接触、理解不同的文化的缘故(当然这可能和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环境和气氛不足有关)。因此可能男生更应该加强语言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文化价值观敏感性方面的培养熏陶。

(2)国际能力存在专业差异。专业类别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体现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平均水平比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高。这表明,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在语言、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进行涉猎知识,并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学习。因此建议那些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以便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课程和学习,提高国际能力的水平。

(3)国际能力存在家庭背景差异。城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水平高于农村学生,表明农村背景的学生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与城镇背景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可能是因为农村学生接触跨文化的环境机会较少所导致的。因此农村背景学生应更受到重视,特别是在语言和跨文化接触方面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增加他们这方面能力的锻炼机会。

3.大学生国际能力在国际化参与度上存在差异

个人参与国际化和跨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国际能力,这些变量主要有:选修涉及他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的课程、阅读外文文献、参与外国学者的学术讲座,以及与外教或留学生的交流活动。这些变量都对提高大学生国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从大学生的国际性活动和经历来看,参加活动的频率不是很高,外文的阅读较少,外语技能有待提高。此外有跨文化环境实习实践经历的学生的跨文化“技能”高于没有跨文化环境经历的学生,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得分高于没有出国经历的学生。这表明有跨文化环境实习实践经历的学生和有出国经历的学生的确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方面得到了一定锻炼和提升。

(二)对策

通过分析,课题组发现在国际能力的三个维度中,大学生在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分值最高,达到较高水平;其次为知识和理解,大学生在技能维度的均值最低,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说明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能力已相对较高,在知识与理解、尤其是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化活动参与方面,大学生在国际化课程选修、外文阅读、国际会议及论坛参与等方面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当前,高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接触到国际化的机会少、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待提高、个人经济条件限制、学生对国际化的兴趣不足、学校或学院的管理层不够重视、高校对外交流项目和资金不足等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国际能力,应从着力提高学生国际能力技能、增进知识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培养国际化开放态度三个方面展开。

1.技能层面,需着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技能”维度的分值最低,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差。因此提高本科学生的国际能力,最主要的是要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入手。

一方面,对于工具使用的能力,要推进教学方式向国际化方向的变革,调整教学方法,在大作业的布置、实验课的安排、项目实践、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鼓励学生提高对国际化软件的应用能力。此外,作为国际化人才,还需拥有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简单地用一门国际语言完成日常生活交流,流利熟练进行商务谈判,甚至游刃有余地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政治、经济、公益等活动,这就要求大学生提高国际语言的应用能力。语言的学习是综合的,掌握基础的同时,要需要了解各民族语言的特性,掌握每一种语言背后的政治、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国际语言沟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学生国际能力的重点。经研究,学生在跨文化情境中,“自如应对1小时以上” “注意文化差异”“找到共同语言”“调整沟通方式”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当前校园环境日趋多元化、国际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还应进一步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创建外语学习的文化环境和平台,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和开展各项国际化活动,如定期开展英语角、组织英语辩论、模拟国际会议、与留学生的联谊交流等,搭建大学生与本校外国留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帮助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更好的感受其他国家的文化,在文化交流、碰撞中更快成长为一个国际化人才。

2. 知识和理解层面,需增进本科学生世界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及全球化理解

研究结果显示,本科学生对于全球化有较好的理解,在文化多样性知识方面储备尚存不足,有待加强。知识和文化是交流交际和理解的基础,是国际化环境下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要成为一个“国际人”,国际知识和国际视野是必备的。要创造环境、营造条件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养。

一方面,加强知识储备,关注和了解国际时事和国际惯例。从学校的角度,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的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学校与各学院要立足本校本院实际,认真研究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在教材和学习课件方面,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学习课件,研究建立符合本校师生实际、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引进国外优质师资资源,加强合作和交流,为学生开设更多的双语课程及国际化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当的世界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主要国家政治体制和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增进全球化理解,要推进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平台建设,开展更多的教育项目。积极开拓本科学生交流方式,通过联合学位、学期交换、海外实习、暑期实验室研修、暑期课程、国际会议和国际竞赛等多种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赴海外学习交流机会,搭建长短期项目相结合,学期派出与暑期项目相衔接,专业课程及文化交流并举的多层次、多模式的大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多形式、广视野的学生交流形式基础上,在本科培养阶段重点策划和组织实施学期交换项目和暑期实验室研修项目,营造一种沉浸式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海外知名大学的常规课程和研修过程,直接融入对方学校的教育培养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经历和对海外一流大学教育和文化的深入体验,经历从文化冲击到文化适应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业、科研和生活等诸多方面获得深入而全面的海外经历,对全球化有更深入和更全面的理解。

3.态度和价值观层面,需进一步培养国际化开放态度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国际理解意识,愿意为维护国际正义做出贡献,关心地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科技进步发展。在国际交流和合作过程中,尊重文化差异性,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国际化开放态度已相对较高,要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开放态度。

一方面,从态度层面,首先要自觉培养国际化的开放态度,关注国际化的动态和信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国际化的学习活动、学术交流活动、英语研讨活动及国际交换生计划等。要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创造的环境,敢于挑战自我,在交流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尊重和理解外国价值观的同时,要增强对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抵制外国不良文化的影响,避免“崇洋媚外”,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等教育国际化归根到底是毕业生的国际化,即毕业生的国际能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力市场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国际能力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需要个人、学校及社会共同努力,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重点,提升本科学生的国际能力。目前,学术界对学生国际能力的研究较为缺乏,提高学生的国际能力,促进高校的国际化,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的支持。

4.经验层面,需鼓励大学生参与国际化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经验

研究建议高校增加开设的他国政经文史发展的相关课程,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知识面;培养本科生对外文文献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国际交流,多举办国际学术讲座,督促学生多参与这些学术报告和讲座,既能锻炼外语听说能力,又能提高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大学生与国际留学生进行融合教育,增加我们的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猜你喜欢
跨文化国际化技能
聚焦港口国际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