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主持人:黄洪波 《每日经济新闻》副主编
对 话 嘉 宾:石建军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
刘 岩 新华联集团副总经理兼人事总监
张京京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北京合伙人
杨丽芳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罗美娟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顾文静 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学校培养学生的时候,以市场为导向,实际上是把双刃剑,因为市场变化比较快,瞬息万变,如果完全以这个为导向,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
我们作为高校老师,应该终身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我们有责任把市场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
关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市场对接的问题,大学生首先应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次还要有可持续发展性。高校和企业要有各自的边界,高校的主导思想,还是应注重素质培养,企业应更加注重方法培训和实操训练。
主持人:这一段时间,高校的校招如火如荼。每次在校招的时候,我都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称之为“羊群效应”,就是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学生不知道招聘单位在招什么,就跟着排长龙。有一次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一个学生把全寝室同学的简历都丢给我。我能理解他们是不愿意错过一次就业机会,但这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读了几年的大学,这些孩子仍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还有一种现象,是我们在招财经新闻记者的时候,希望毕业生既懂财经也懂新闻,但是招聘时却发现很多财经新闻系这样的专业在课程设计上,仍然是财经归财经,新闻归新闻,财经和新闻的有机结合或者是在实践中的结合非常少。
我的问题是,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理想的学生,另外一方面,我们高校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这个老生常谈的矛盾和问题一直都存在?
杨丽芳:首先我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天津财经大学是把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同时将宽口径、厚基础的育人目标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这些学生真正成为勤学、善思、通达、诚信的社会栋梁之才。我觉得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两个衡量标准。就业率呢,可以说我们学校是达到了高质量的就业率,每年都96%以上,而且我校也成为高校就业五十强,这是得到相关机构认可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取决于企业对学生招来之后的满意度,后续的就业质量,就要看到企业之后,他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我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时候,如果完全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会侧重于就业方面的指导,但这样可能也会偏离学校培养德勤技能等方面综合素养比较高的学生这样一个目标。所以我觉得,以市场为导向,实际上是把双刃剑,因为市场变化比较快,瞬息万变,如果完全以这个为导向,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
罗美娟:我觉得,这个矛盾不管是过去、现在、将来,可能都是一个特别突出的矛盾。因为市场的需求瞬息万变,招生分数实际上就反映出市场的需求,比如,原来我们学院最高分是国际贸易,后来是金融,现在是会计学。同时,市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更高,比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可能会要求毕业生既要懂会计,又要懂金融。
就我们大学老师自身而言,恐怕也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思维的变化。我们基本上都是十几年二十年前培养出来的博士。像我,在大学里待了三十年了,可能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还不是很适应。从学生角度来说,也不是那么好教。当我们真正接触学生的时候却发现,学生还是比较懒学,所以这就导致了主持人所说的那种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还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作为高校老师,应该终身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我们有责任把市场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
顾文静:今天谈到关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市场对接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生首先应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次还要有可持续发展性。所谓适应性,就是说,他要能够让用人单位觉得这个毕业生是可以培养的,将来在企业是有发展价值的。因此,我们学校在教学上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整个就业市场的反映来看,我们广东财经大学在广东省内还是比较有口碑的,就业率也算最高的,毕业以后的市场反馈也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们的毕业生还有个问题,就是缺少后劲,工作以后上手确实非常快,但是可持续发展性还比较弱。所以说我觉得高校如果一味迎合就业的需要,可能就失去了大学的引领价值,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有一个价值定位的问题。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将来站得有多高,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眼光,让他知道自己这一生的定位在哪里,才不会盲从。
当今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整个社会风气中都存在着一些浮躁、功利化的倾向,高校教学以及学生日常培训极容易被功利主义牵制,高校应当要警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一定要知道内心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要按照自己兴趣去发展,至于金钱和财富,以及未来的名誉和地位,应该是兴趣的一个附属品。如果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金钱也好、地位也好、财富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在教育当中,过分追求工资高、就业好的专业,这一生恐怕赚钱都不会太多,也不会走太远。所以我觉得在大学教育上,首先还是一个价值观的定位问题。
我觉得高校目前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些功利化的倾向。从教师到学生,都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觉得理论没什么用处,有时候甚至有一种中专化、职业学校化的培养倾向,就是更多考虑好不好用、会不会做。但事实上,毕业生进入到企业以后,只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在企业强大的培训功能之下,应该很快就可以上手。职业培训不应该是高校的责任。高校和企业要有各自的边界,高校的主导思想,还是应注重素质培养,企业应更加注重方法培训和实操训练。二者各自承担的责任不能混同,也不可以进行比较。就高校的教育和就业市场的需要能否对接而言,我觉得,要让企业招的人一来就上手,还是不太符合实际的,如果这样要求毕业生,就会扭曲高等教育。
●企业想要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和现在毕业生还表现出差距的地方,第一个是创新。第二个是有能够钻下去、脚踏实地的精神。第三个是有脊梁骨,敢表达观点。
学校除了为学生打造一条知识体系之外,更多应该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更高的能力素质。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还是需要适当考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作为企业,应该给予大学毕业生更多的宽容和空间,让他们去成长,让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去做贡献。
选择一份工作,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份人生。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多应该落实到基础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主持人:我们想知道,从企业来看,高校输送的好学生,到底好在哪里?企业判断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相对于企业的需求,高校还存在哪些差距?对于高校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修养,企业有什么建议?
石建军:很高兴我们企业界代表能够在这样一个场合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同时,我们企业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人才也是为我们培养的,所以感谢各位来这里。
我来自属于互联网行业的亚马逊,所以我想从我的行业来谈人员需求问题。亚马逊今年招聘的口号叫做“敢勇为先”,为什么要这样一个口号?大家知道互联网行业是一个瞬息万变、每天都在不断被颠覆的行业,所以我们特别需要一种创新的素质。在亚马逊,每一个新招聘的员工进来,首先听到的一句话,以及一直被重复的一句话就是,“每天都是第一天”。这也是亚马逊成立21年来,仍然能保持全球领先、市值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业都是这样,每天都有不同的企业在消失,在传统行业,如果不进步,最多市场份额下降,或者利润下降,但是互联网行业,如果不进步,很快就被淘汰掉了,容不得一点懈怠。
所以,亚马逊在人员招聘时有14条准则,这里我想谈其中三点,也是我感觉到我们想要的素质和现在毕业生还表现出差距的地方。第一个就是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多是意识的创新,就是不墨守陈规,不局限于现状。我们在招聘过程中发现,国内外一些顶级商学院,如哈佛、耶鲁、西北大学等商学院的毕业生都很优秀,智商高,能力超群,经历丰富,而且有国际视野。但是我们依然发现其中一些学生创新意识是受局限的,特别是受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我曾经在面试中向一个履历相当优秀的毕业生提出一个问题,问他在过去做的所有项目中,有没有出现过在项目刚开始启动的时候遇到很多不同意见,或者遇到别人挑战的情况,他想了半天,想不出来,最后说,“如果老板不同意,我为什么要做?或者如果我同事有一些意见,我干嘛不做一些调整”。这其实是我们很担心的,原因是在互联网企业,整个组织跟传统行业不一样,不是垂直性的,而是像蜂巢一样,每一个人有独立的空间和各自负责的地方,必须得创新,必须得打破自己,必须得颠覆自己,要不然就成为一个死巢,或者一潭死水,结果就会被别人颠覆。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员工有冲破世俗、冲破不同观点的勇气。
第二点素质要求就是有能够钻下去、脚踏实地的精神。在加入亚马逊之前,我在宝洁工作,宝洁实行的是内部提升制,就是说没有“空降兵”,所有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从一线岗位做起的。但现在存在一个通病,可能也是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的缘故,就是大家很难适应一线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毕业生入职之后,都希望自己当个白领,坐在办公室运筹帷幄,对于在生产线上工作非常不满意。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不会一直在生产线工作,但就是没有耐心,很难沉得下来,因此流失率很高。事实上,宝洁的理念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有一线的经验,如果不知道“地板上”发生的事情,浮在上面是很危险的,并且如果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做好,在后面一般没有机会去学习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负责牙膏厂时,曾安排一个名校毕业的硕士和一个老工程师分别在两条生产线上解决牙膏封管的问题。这个研究生做得很简单,调电压,调电流,实在不行,把控制时间缩短,就算解决问题了。另外一个工程师的做法是,把高倍素的摄像机放在那里,制定一个短路系统,在牙膏出来的时候,整个自动控制系统会停下来,高速摄像机就会拍下整个过程,我们就可以进入系统看到所有的参数,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通过验证,找到解决方案。后者解决这种技术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反映出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这样的人将来去掌握大局,去掌握几百万上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的时候,其实他的思路还会是一样的,也是能够让人放心的。
第三点就是有脊梁骨,敢表达观点。传统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据经验按照既定的轨道走下去就好,因为很多事已经有人想过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问题是之前没有发生过的,你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时候每个人观察到的都是片面的,包括领导在内都一样,没法看到全局。这时候整个团队的多样性就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的同学,往往接受的是一种服从式的教育,包括我也是一样。就是说我们已经习惯了服从,习惯了家庭式的教育,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顶撞上司。而在我们企业的文化里面,非常需要员工敢于谏言,有自己的脊梁骨。这是我想强调的我们毕业生还存在差距的三个方面。
刘岩:很荣幸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新华联集团是一个多元化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有八大产业板块,旗下一共有六家上市公司。对于我们来讲,人才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储备,目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愿意接受大学生。
我非常赞同刚才大家讲的,学校除了为学生打造一条知识体系之外,更多应该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更高的能力素质。从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虽然高校在自身能力范围和体制的限制之下,也一直在探索,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暂时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也不一定要完全根据企业或市场的需求,去改变自己的教学。但毕竟学生总有一天要毕业进入社会,要成为社会人,要有生存的本领,那么这种本领从何而来?如何去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并且能脱颖而出?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还是需要适当考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合作,引进第三方更专业的机构,根据毕业生和员工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长期的就业辅导,例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处理好商务礼仪,怎样处理好基本的工作技巧,等等。
作为企业,我们也应该给予大学毕业生更多的宽容和空间,让他们去成长,让他们去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每一年,新华联集团对新接收的大学生有个期望很高的培育计划,叫做“新动力计划”。然而,在我们每年招聘的几百人当中,最终能够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少之又少。其实,有一些大学生还缺少一点耐力,有时候只差那么一点点,他们就可以超越自己成为不一样的自己,但是他们还是没有信心和耐力继续走下去。
张京京:我们毕马威每年在中国大陆会招一千名以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作为合伙制企业,我们所有公司里面,最值钱的资产就是人,而且我们整个公司的平均年龄是20到27岁,基本上都是一些新鲜“血液”。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以及我对这些年轻人的感受。
第一点,选择一份工作,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份人生。其实我们可以把人生、职业、工作从高到低来分,但现在很多孩子恰恰只看到最低层。选择工作的时候,可能第一看重的是第一份工作要挣多少钱,也不看第一个月以后挣多少,三年后挣多少,十年后挣多少。事实上,我们人生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都是和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带来的客户和同事在接触,而我们所接触的人和环境会带给我们内心一种变化,会塑造我们的气质。所以我觉得,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第二点,态度决定一切。你是选择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比如,你的快乐是要别人给你,还是你自己去创造?是把兴趣当成工作,还是把工作当成兴趣?这恰恰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最重要的,其实是你自己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生活中、工作中发生的任何一个事情。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相对来讲,非常缺乏为别人着想的态度。我们这一行,如果要在两个学生中选一个,其中一个很聪明,另外一个非常踏实,那我宁可会选择那个稍微笨一点,但是责任心强且值得信任的那个。所以我觉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多应该落实到基础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能够让我们走下去,走得长远且能真正走到最后的,恰恰是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
●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设置和培训方案的改变,不是一所高校可以完成的,它要高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从价值观取向到培训方式上,都有一个全面的变革。
解决校企之间的矛盾,首先就是国际专业学位教育的融合和发展,这可以说是我们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之一。
学了知识不实践,可以说等于蜜蜂不酿蜜,学以致用,人尽其才,非常重要。真正培养学生,不能只限于专业上的培养,做事情先要做人。
主持人:刚才三位企业代表,不约而同讲到了课本之外的素质问题,接下来我们往深层次探讨。从高校角度来看,未来培养财经人才的改革方向是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或者正在做什么?
顾文静:我刚才听到三位企业代表谈到关于教育的看法和职业素质,我也很欣慰,大家都不约而同强调人和企业的共同成长。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当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后,他就会对自己有个定位,懂得取舍,就不会变得浮躁,追名逐利。现在的学生,确实像各位企业代表所谈到的,很浮躁,流动性大,忠诚度不高。其实不光是大学生,很多企业员工也都有这个问题,这可能与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有很大关系。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也确实不够,高校也有浮躁的感觉,比如现在讲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学院、创业课程就非常热门。但事实上,真正的创新还好,如果只是空谈,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高校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校教师需要和企业有更多交流,或者直接进入到企业中去感受和体验。另外一方面,也希望企业的代表能够经常深入高校课堂。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设置和培训方案的改变,不是一所高校可以完成的,它要高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从价值观取向到培训方式上,都有一个全面的变革。
罗美娟:听了三位企业代表的发言,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压力很大。我觉得我们的学生自身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以至于还不足以使他们进入社会能应对所有问题,这是一大缺陷。高校的课程设计和培养计划,虽然不断地调整,实际上还是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第一点,我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是以能力为导向。我觉得能力培养特别重要,当然刚才各位老师说的素质、价值观,这些也很基础很重要。能力培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习能力,因为在学校学会计,在社会上可能会去搞资本运作,搞审计,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这个社会。这对于教育的要求就是,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而是真正让他去对学习感兴趣,知道怎么样去学习。
第二点,既然是市场需要我们的学生,我倒不反对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我们的学生终究是要出去找工作,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不要回避。当然我的一种期望,就是企业能和高校共同承担这个责任,希望企业能够多进校园来宣传自己,来告诉我们学生,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帮助我们,我觉得高校还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
第三点,从自身反省一下,我们作为高校老师,也应该适应这个社会,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社会,为学生设计更好的课程,提供更好的教育。
杨丽芳:就校企矛盾这一问题,我想以我们学校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之前石总说的要有颠覆的思想,要有创新,要从基础开始,还有就是要有脊梁骨,这些我深有体会,也是我从创办中心到发展为学院所遵循的。
我们学校ACCA在2005年晋级黄金级,准入标准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我们学校是三个班,别的高校只有一个班,三个班要倾注很多很多的努力。2009年成立ACCA教育中心,2011年开设CIMA项目,2012年,我们跟英国霍尔瓦特大学合办精算师项目,2015年又和美国特许金融师协会建立了CIA项目。
解决校企之间的矛盾,首先就是国际专业学位教育的融合和发展,可以说这是我们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之一。现在的企业更加需要国际性的、外向型的,综合能力强的栋梁之材,想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那就是把国际专业学位教育和我们国家的教育相融合,典型的案例就是把ACCA的课程嵌入到本科教学,CIMA的课程嵌入到本科教学,CFA的课程嵌入到本科教学。这里面的嵌入,不是百分之百完全的嵌入,因为我们首先要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我们的学生要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嵌入的时候,要把相关的专业和好的国外课程嵌进来,实现学科的互换。
在这里面,学了知识不实践,可以说等于蜜蜂不酿蜜,学以致用,人尽其才,非常重要。CIMA也好,ACCA也好,每次招学生实习的时候,学生要先过学校这一关,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面试,进行考核。而且企业必须先告知实习的具体工作内容,如果没有实际项目,只是走马观花,我坚决不让学生去。我们这边的学生,无论去香港、国外、“四大”还是企业实习,学校都是严格把关的。真正培养学生,不能只限于专业上的培养,做事情先要做人。谢谢各位!
主持人:目前教育部和发改委出台了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指导文件,我们能从中洞见到高层对高校就业的当前现实之弊和未来之忧。今天六位嘉宾贡献了非常好的观点,谢谢你们!
(本主题对话由王春春整理编辑,未经对话者审阅)
对话主持人:黄洪波 《每日经济新闻》副主编
对 话嘉 宾:Ada Leung ACCA中国区事务总监Golden Xu 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中国大陆事务总监
James Lee ICAEW大中华区总监
兰 勇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院长
阳晓明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育事业的服务对象,第一是学生,第二是雇主,第三是整个行业和社会。
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是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一种融合,可以互补长短。
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密切地、深入地和大学结成伙伴关系,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获得成功。
主持人:现实中大学生在考证上往往都是以通过率为目标,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把很多精力放在考试上,而对于其他素质培养,比如沟通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可能关注不足。怎么样看待和解决这样一种冲突?
Ada Leung:其实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为什么呢?其实ACCA跟高校都有一个目标,考试不考试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我们都是从事教育事业,教育事业要服务人,在我们看来服务对象第一是学生,第二是雇主,第三是整个行业和社会。对于学生,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学到一些很扎实的东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且他自己本身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对于雇主,在当前经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雇主需要人才来迎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帮企业增值。所以,考试只是一个形式问题。ACCA与很多国外大学有合作,如伦敦大学。ACCA的学生在考完专业阶段之后,就可以去英国读两个模块,并且可以拿英国的证书。这是一个融合,一个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合,大家互补长短。考试只是一个手段,并且这个手段是在不断地改良,比如ACCA现在开始开展机考,我们希望机考可以在一个工作环境里做测试、评审的工作。考试的内容与工作实践中的一样,这样考试就脱离了死记硬背,考完就忘的弊端。
Golden Xu:我非常赞同Ada的观点。其实我们让学生来学习ACCA也好,CIMA也好,不是简单的让他们来考试,而是让他们夯实专业基础,获得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我们讲到应试教育,其实有一个理解上的误区。从英国和美国的资质考试来看,美国的资格考试CPA在国内是考六门课,因为它是一个水平测试,而英国的资质考试则是资格考试。这两种考试的最大差异在哪里?通俗地讲,水平测试是为了难倒你的,资格考试是为了让你建立起胜任能力。所以,从各家职业资格考试来看,简单看是个考试大纲,但是这个大纲,如CIMA有CGMA的职业能力框架,都是跟雇主做了反复沟通之后形成的职业能力框架,然后通过考试大纲来体现。这是我想分析的第一个内容。第二个内容我想针对CIMA来讲。CIMA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四个专业级别,分别为基础、运营、管理、战略。除了基础级之外,上面三个级别各有四门课程,其中前三个课程都是客观题考试,最后一门课程是案例分析考试。这个案例分析考试所考的就是商务环境下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就回应了刚才的问题,也就是不能把职业资格考试看作是一种应试考试。
James Lee: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也想和大家分享。学生应该有机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他们不可能样样精通。即使像我们这种在职场上有多年经验的人,也不能做到样样精通,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先把所有的课程都过一遍,然后选择他们真正感兴趣,他们真正感到非常有热情的课程,成为这些领域的专家。我想我们的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帮忙他们成为本领域的专家。第二点,我们有时候会跟学生说,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很聪明,你可以不用那么努力地去学习,但是你如果跟你的同学相比,觉得没有其他人那么聪明的话,那么你最好是努力学习。我们是在鼓励学生,首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投入精力好好地学,这样就会找到门道,就可以成为所有科目的专家,这对于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也很有好处。我们在全球范围内,ICAEW考试的通过率超过80%,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每次参加考试的人数不是很多,我们所关注的这群学生,是那些非常希望在未来能够成为商业领袖的人。如果他们的梦想只是想成为会计师,我们也不想招收这样的学员。一旦我们知道他们的愿景之后,我们可以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引和指导,把他们对未来专业的这种职业发展的想法和我们教授他们如何学习联系起来。
在中国,我们也是和一本大学、二本大学、三本大学都有合作,如果中国有四本这么一说,我们也会愿意跟他们合作,因为我们不相信有不好的大学、不好的学生。我们认为,只要我们给予学生非常好的引导,同时能够很密切地、深入地和大学结成伙伴关系,我们一定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而且我也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招收的三本高校的学生实际上成绩、表现甚至要比二本高校的学生还好,我们招收的二本高校的学生比一本高校的学生做得更好。可能主要的原因就是,所谓比较好的学生可能专注度就不够,什么都要学。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可能学得越多忘得就越多。因此,我们更为注重让学生学习更感兴趣和更有热情的东西,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他们的业余生活也可以更加丰富,可以有很丰富的人生。
●在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可以在某些点上做精英教育,比如大学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合作,把大学课程体系跟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就是未来的职业精英。
大学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合作,可以使学生有目标,更加坚定、专注;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未来的职业需要更接近,解决教育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国内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结合事实上也是一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为这个结合实际涉及到办学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全面性、持续性的教学改革。
主持人:刚才三位资格认证机构代表,就教育应关注考试通过率还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给出了他们的观点。那么,高校对此有什么样的回应呢?
兰勇:刚才有企业家觉得教育的失败好像全部应归结为大学。我觉得这个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教育无处不在,整个社会都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除了大学教育之外,还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我们现在下一代教育的不成功,肯定是上一代的问题,而且是所有上一代的问题,有体制的问题,也有高校、社会、企业的问题,只有我们各方齐心协力,才能把下一代教育好。处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存在着体制不健全、激励不到位、科研教学脱节、大学与企业脱节等问题。那么,在大众化教育时代有没有精英教育呢?我觉得在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可以在某些点上做精英教育,比如说我们跟ACCA的合作,把大学课程体系跟国际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就是未来的职业精英。并且,从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效果也非常好。我们今年是第三年与楷博和ACCA合作,学生前两年在这两个机构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都在百分之六十几,超过全球通过率二十多个百分点。所以,我觉得大学教育跟国际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结合起来,就是一种职业技能的教育。
与国际行业公会合作之后解决了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的学生有目标,更加坚定、专注了。我们参加ACCA、CIMA培训的学生因为有目标,他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第二,学生在培训中所学的东西与未来的职业需要更接近,它解决了教育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第三,这些学生多多少少因为ACCA这种国际资格证书开拓了视野,具有了更广阔的国际化的视野。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呢?它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作为ACCA的学员学得东西更多,压力可能更大,不仅要学ACCA的课程,还要学习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这就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学生太关注一个方面,而忽略了知识的宽度和厚度。不过,这些问题我觉得都可以解决,因为我们跟ACCA的合作不是学生大学教育的全部。大学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并没有打破。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应把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糅合到一起,进行成功的嫁接。
在进行ACCA专业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素质教育。至于把ACCA这种证书考试培训当做一种应试教育,我觉得有点问题。任何一种知识能力水平的测试,要不就是考试,要不就是测试,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当然,毕业之后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来对学生做测评,但是在大学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另外,我们要转变一种观念,即考试和测试就不是一种素质教育,其实关键是看考什么、怎么考,看考的是基础的知识,还是技能或素养,素养素质也是可以考的。
阳晓明:高校与国际行业公会合作有它的时代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在会计、财务等等方面的准则也高度趋同,因此财经教育需要国际化。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背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大学培养目标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应急人才的培养。二是学生读大学的目的很单一、很简单,绝大多数学生就是为了就业、职业,而不是当年我们所提的口号,为祖国的科技攀登高峰。三是教育质量的评价越来越体现为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国内学历教育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结合,实际上完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背景。
商科也即我们说的财经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是最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商科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乃至培养质量标准在全球有个大致认同的标准,所以国内的商学院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都要向国际顶尖商学院的办学模式靠近。举办这么多年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我们有很多体会。其中一个体会,我觉得很重要,就是我们从形式上把它看作是一个国内学历教育和资格教育的一种结合,而且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为这个结合实际涉及到办学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全面性、持续性的教学改革。当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教学改革以后,在人才培育上,在签约工作上就会更系统、更全面。
●当前财经界有四个发展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财务服务的共享化、财资管理的金融化、管理会计的体系化、不能抛开业务讲财务。
高水平国际化财经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从实际的商务或者商业案例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即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更加国际化。
高水平国际化财经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商业和管理技能、沟通和影响力、领导力、职业诚信。
主持人:在当前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财务共享、管理会计等财经人才需求的产业热点。那么,当前证书考试如何结合产业热点来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的财经类人才? 学校在证书教育方面做了什么样的探索?
James Lee:这无论是对于学生、高校,还是我们这样的机构,以及雇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且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毕业。仅仅因为他来自一所好的大学,或者接受过专业资格培训,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未来的就业之路就非常顺利。所以,我们从三个角度对学生进行鼓励。首先就是要从实际的商务或者商业的案例中学习。实现这一点,最容易做到且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去关注媒体、新闻,特别是财经类的新闻,使他们了解实际生活中发生了哪些比较典型的事件,并跟他们在学校中学到的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这两者结合的能力也是雇主非常看重的素质。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他是如何向外界去展现自己、如何来进行谈判、如何去管理人才、如何基于不确定的信息和事实来做出决定,他们是否有承担风险的胆识,并且去了解这些风险,管理这些风险,以及他们是否有领导力的潜质等。第三,鼓励学生更加国际化。因为中国现在正经历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企业将需要很多国际化的人才,需要他们常驻国外,成为企业驻外的代理,代表企业管理当地的业务。
我想说的是,对于人才的这种管理,现在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现在不能说是管理人才,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去引导人才,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被管理,而是引导。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要注意和周围人的交流,尽可能向对方学习。我认为财会人士学习其他的事务,应该比非财会专业的人士学习财会事务来得更容易。交流与学习对于毕业生来说,能极快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的职业历程有一个飞速的发展,最终引导他们实现梦想的职业规划。所以,我经常会跟雇主们说,不要因为我们这些学生通过了ICAEW的考试才雇用他,你们雇用我们ICAEW的会员或者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够展示出他们的才能,他们能够非常聪明的在工作中使用他们的才能,同时他们具有很好的技能,而且能够给公司、企业带来附加值。
兰勇:证书教育项目怎么样才能跟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能够不断创新项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等等,我觉得这需要一套机制。首先,证书教育项目应该有自己的智库机制,这些智库的专家随时在跟踪市场。当然,这些专家或者是专职的,或者是兼职的,要不就是我们自己平时要有这种跟踪市场的习惯。第二,师资队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都有相关的经历和相关的资源。第三,课程的内容一定要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第四,测试一定要跟上这个变化。
Golden Xu:当前财经界有四个发展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财务服务的共享化。传统财务会计的职能已经越来越多被信息化的手段,被财务共享中心所取代。新的财务人才一定是结合商业技能,结合管理会计的人才,尤其在企业界工作的管理人才。二是财资管理的金融化。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去金融行业工作才叫做金融,但是,现在在企业做公司的投融资,做公司的财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金融工作。三是管理会计的体系化。专业组织和学者对它的内涵都有不同的界定,也有争议。CIMA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中界定了14个管理会计核心体系,也被非常多的企业和雇主所采纳。管理会计是一套体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施。四是不能抛开业务讲财务。现在很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的财务主管已经不叫财务总监,也不叫财务官,而是有一个新的名词,叫做财务业务合作伙伴,现在大家都习惯于Finance Bussiness Partner这个叫法。这表明财务一定要了解业务,因为抛开商业环境谈会计、谈财务,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一定要在大的框架之下来夯实商业和管理上的技能。
为此,基于对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的认识,CIMA的大纲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仍每五年就会根据雇主和社会的需求做出最新的变革。CIMA大纲的背后实际上有一套职业能力框架,我们叫它Competence Framwork。它包含三个能力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专业能力,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知识的背景。第二个维度是学生的沟通和影响力。在学生面试过程中,实际上最终起到影响作用的并不是证书,证书只是证明他有这个专业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现场的表现。这个沟通既包括口头的沟通,又包括书面的沟通,那这种能力是不是可以通过目前大学阶段的教学以及资质的培养得到夯实。第三个维度是领导力。举个例子,CIMA亚太地区的会长现在是亚太区的首席财务官,有人就曾问他,如果我来应聘,你看我什么能力?他回答得很简单,第一个我看你是不是微笑的,这代表你是不是有种正能量,也有抗挫能力;第二个我看你有没有潜力,其实他说的潜力就是领导的潜力。
除了这三个大的维度之外,作为一个会计人、一个财务人,最基础的能力毫无疑问就是他的职业诚信和专业能力,这是大的基石。
阳晓明:刚才大家讨论的是如何把最新的财务热点以及财务的创新传递给学生、体现在教学中,这个不是资格证书考试培训的问题,而是我们高校的问题。当然学校在这方面有很多的机制,比如我们学校有10%的课程是创新课,就是老师可以根据最近热点来设置课程,这些课程可能没有教科书,可能二十个学时、十几个学时。另外,学校也请一些专家来做讲座,跟学生交流。当然,还有些其他的路径,这对老师要求比较高。另外,从我们学校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机构合作的情况来看,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班的学生和非证书班的学生相比,证书班的学生综合素质更高,但是专业基础稍差,也就是他的中文课程非全球统考课,学得不够扎实,但是这个在他今后的工作中很容易弥补,但就综合素质来说,接受过这种国内、国际学习的学生综合素质要好一些。
Ada Leung:在这里,我想给所有老师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你们要不断更新自己,就像我们会员一样不断的更新。建议老师能够利用多种机会了解业界的信息和动态。第二个建议是你们可以将学到东西应用在你们的教学上。其实很多老师也跟我们讲过现在国家在推管理会计,学生把握这方面的知识是很好的。在这方面ACCA的案例很多,但都是外国的案例,不是中国的情况,不过ACCA跟上海财大做了一个中国管理会计案例集,并与暨南大学的教授一起把案例集变成了教案指导,这使得老师可以很实在的把这些最新的东西、跟企业相关的活生生的例子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应用管理会计的工具于中国企业。第三个建议就是希望高校教师能够参与行业的发展,所有老师都是行业的一份子。人才培养的课题其实可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整个行业一起来做,共同构建我们这个行业的将来。
Golden:现在中国从上到下都在推管理会计,究其原因,不外乎两层,一个是互联网+现在已经介入到会计职业了,另一个就是现在企业赚钱越来越难了。在经济比较好的时候,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凸现,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都想怎么更好地开源节流。管理会计有14个业务领域,传统的记账和财务报告的职能的确是会被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手段所取代,甚至一些财务分析职能,例如大数据、商业分析、商业智能也将更多的被取代。管理会计其实是给企业提供价值,这方面是不可能被信息化的手段所取代,也不可能去共享。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单单是对财会职业的一个挑战,对院校、专业组织也是一个挑战。那么,怎样更好地应对这种挑战呢?高校对课程大纲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其实跟一个合适的专业资质机构的整合和嫁接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通过做加法可以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非常好的改良和改造。
主持人:五位嘉宾共同探讨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融合。谢谢你们的精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