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梁(平江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湖南平江414500)
建筑工程中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探析
王 梁(平江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湖南平江414500)
在工民建的施工过程中,墙体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施工需要重点预防的问题之一。墙体裂缝的出现会降低建筑物外表美观,同时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坍塌,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本文探讨了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工民建;墙体;裂缝;预防
在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假如处理不够及时与恰当的话,很可能破坏建筑物的结构,甚至还会导致建筑物倒塌,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工民建施工中,施工单位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预防各种裂缝的出现,尽可能提高施工质量。
墙体裂缝的防治技术较为复杂,该类问题的处理应当依据相关的法规进行控制约束,例如: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房屋接管验收标准》等。这些法规确定了房屋裂缝的性质,是否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是否造成主体结构不合格;不影响主体结构的裂缝,是否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及安全等。
具体例如:①我国相关设计规范对伸缩裂缝作了限制,即0.3mm以内的裂缝是允许的,不被视为严重质量问题。这种裂缝可由开发商修补,也可由业主在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装修时自己修补;②由于施工质量所导致的墙体裂缝,如果缺乏专业知识,仅凭肉眼是无法对裂缝作出正确判断的,必须经过房屋质量检测部门检测;③如果裂缝已经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居住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威胁,裂缝就构成了根本性质量问题,就必须经原设计单位或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出具处理方案,必要时须经专家论证。
在工民建工程的施工中,可能导致墙体裂缝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依据裂缝形成原因的不同,可大致进行以下的分类:
3.1 按照裂缝出现部位分类
(1)承重墙上的裂缝:①裂缝贯穿整个墙面且穿到背后,呈倾斜性;②在不同楼层墙体的同一位置均出现有方向、有规则的裂缝。
(2)楼板(地面和顶板)的裂缝:①呈对穿性的裂缝(与房屋横梁平行的裂缝);②按有关验收裂缝表现为墙角呈45°的裂缝或与横梁垂直的裂缝。裂缝往往不对穿,形状外宽内窄。
(3)结构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局部竖直裂缝。
(4)阳台、雨蓬等悬挑结构板的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是整个贯穿。大家都应该知道如果阳台和其他悬空的结构板出现裂缝,后果是很严重的。以上是比较严重的裂缝情况,不过这种裂缝不多见。
3.2 根据产生原因分类
3.2.1 温度裂缝墙体温度裂逢常见于不同施工材料之间的交接处,例如
圈梁与砖砌体的交接处,容易出现水平裂缝。一般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致温度裂缝的出现。混凝土和砖墙的
温度收缩,产生的收缩应变不一样,导致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
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对结构无影响,但会影响建筑的美
观。构成墙体的三个层面(墙体、腻子层、涂料层)的膨胀系数
不同,在发生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应力集中不能有效消除,从而产生微细温度裂纹。
3.2.2 水泥干缩裂缝
建筑物的合理设计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质量,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某些细节上的设计问题,如线路的安装孔洞、卫生间排水的墙洞、厨房吸油烟机的墙洞等。在工民建施工后期,假如不及时养护或未严格依照设计及规定施工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干缩裂缝。这是因为水泥中的水分在蒸发的过程中会降低湿度与温度,导致混凝土表层的干缩,从而形成墙体裂缝。
受力裂缝是墙体承载力不足,使墙体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破坏产生的裂缝。沉降裂缝通常呈现45°进行开展,且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下部,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逢等。当长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二端由下往上呈“八”字形裂逢,且首先在窗角上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时,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呈倒“八”字形裂缝,可在窗角上突破,也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
受力裂缝一旦出现即表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问题。受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结构设计不正确,计算荷载时忽略了有些荷载,结构选型不合理;②砌体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墙体砌筑中的灰缝厚度不均匀、不饱满、组砌方式不正确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浇水养护,采用干砖砌筑,降低墙体的承载力,使墙体后期使用出现裂缝;③使用者在房屋建成后期要埋设各种水电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的整体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④使用者不经过验证就改变房屋用途,加大荷载或增加动载,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3.2.4 建筑工程中的空心砖墙体裂逢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主要承重构件包括梁、板、柱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结构类型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建筑里又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等。目前25~3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间隔墙采用空心砖砌筑,空心砖墙体裂缝问题较为突出。
4.1 优化墙体设计
对于不同的墙体环境来说,混凝土的混合比例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保证墙体质量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选择配比时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如温度及降水量等。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低热量、高强度及中弹性等原则。在进行墙体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对构造筋的各个节点和配筋直径等进行合理的设置,使墙体具有更强的应对沉降的拉应力。
4.2 合理选购原材料
由图12可以看出,母线电压基本维持在400 V。此时的储能电池SOC变化与算例2的相差不大,如图13所示。
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上,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合理使用水热化低、收缩率较小、细度合适的水泥,提高墙体自身的质量;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拉应力和收缩力,合理使用配级优良和粒径范围比较大的材料,从而减少混凝土拉应力和收缩带来的影响;减水剂能够降低在施工中的用水需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水剂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气候进行分析,也可以在水泥中适量的加入粉煤灰,有效增大建筑物墙体混凝土的密度。
4.3 不同墙体裂缝的具体防治措施
4.3.1 温度裂缝的防治
当前,因温差使得建筑物墙体产生较大拉应力而造成的墙体裂缝尚且不能完全防治,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借助一些技术方案尽可能降低该类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比如,在施工中科学设置一定的伸缩缝,使建筑物在热胀冷缩时有一定的延伸空间,就可降低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墙体出现温度裂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建筑物墙体表层做一些隔热保温设施,以有效调节建筑物墙体的温度,尽量减小温度变化,就可降低因外界温度发生较大变化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几率。
4.3.2 沉降裂缝防治
(1)做好地基勘察与处理。施工单位在建设地基时,应科学勘察与分析各种数据,并依据真实的地基地质情况进行恰当的处理与加固,确保地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尽量减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几率。同时,应依据具体的建筑物特点,在地基中设置恰当的沉降缝,最大限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2)及时修补墙体裂缝。建筑物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假如有不均匀沉降裂缝出现的话,当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处于稳定状态之后,施工单位应及时修补墙体裂缝。假如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速度过快的话,就需要施工单位制定科学的紧急处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支撑并加固建筑物主体结构,尽量降低地基的承载负荷,并及时对裂缝进行处理。
4.3.3 干缩裂缝的防治
在工民建施工中,恰当配比混凝土及优化浇筑混凝土工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有效降低因水泥发生干缩而造成的墙体裂缝的出现几率:
(1)对建筑物墙体的养护环节也直接影响了墙体干缩裂缝的出现几率。墙体养护指的是,墙体灌注混凝土之后,对墙体的温度及湿度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墙体结构的混凝土发生硬化后强度符合相关标准,有效减少墙体裂缝的出现。对墙体进行养护时,应注意其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在具体操作时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养护时应用一些隔热材料覆盖墙体表层,并定期对墙体喷洒水,确保墙体表层温度不会有较大变化,从而减少墙体表层出现裂缝的可能性;②在温度降低的冬季,应在墙体外层覆盖塑料膜或保温布,以有效降低墙体内外出现过大温差,从而降低裂缝的出现几率。
(2)施工单位应确保建筑物墙体中的混凝土结构湿度处于较为合适的湿度范围内,依据养护需要定时为墙体喷洒水分并用湿润的麻袋及草帘覆盖,以增强墙体水泥结构的防渗透性,尽量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
4.4 保证墙体的养护质量
建设过程是保证墙体建设质量的重要阶段,而其后期的养护则是保证墙体使用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保证工民建工程的墙体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标准,不同的季节对墙体的养护措施是不同的,夏季时一般需要在其表面进行敷设,并定期进行洒水。而在冬季,则需要覆盖保温物质,防止寒冷造成墙体内水分的结冰,使墙体出现裂缝。
墙体裂缝的预防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墙体裂缝问题,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建筑的后期养护工作,避免墙体裂缝的出现。相关建设单位、设计单元与施工单位等要做好密切的配合工作,及时发现墙体裂缝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保障施工建筑的质量。
[1]刘会东.墙体裂缝的预防与控制[J].建筑与预算,2014(4):77~79.
[2]孙剑锋.浅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裂缝防治[J].中华民居旬刊,2014(24):56~57.
[3]王建军,贾淑明.轻钢泡沫混凝土墙体裂缝控制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15,46(1):31~35.
TU746.3
A
2095-2066(2016)15-0152-02
2016-5-10
王 梁(1980-),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工民建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