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

2016-03-20 19:53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彭彦玲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彭彦玲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彭彦玲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和幸福有了更高的追求。研究表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护理专业中职生作为未来的护士,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受到关注,为其将来从业奠定良好基础。幸福感是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可以降低护士的离职率,提升其工作效率。

中职学生 护理专业 心理健康状况 主观幸福感

随着健康观念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来自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制约和影响越来越突出。护士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既要承担繁重的日常医疗工作,又要应对病人出现的各种身心问题,还要面临各种职业和生活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影响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护理专业的中职生,简称为护理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会对其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起到很大影响。护理生作为未来护士职业的“准职业人”,属于青少年群体中的一个类别。他们和普通中学生一样处在个体发展的“青春期”,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征,这使其易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吸收能力强于辨别能力,导致护理生易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消极心理。同时,作为职业中学生,护理生面临着学习、就业、适应社会等问题。一方面,随着当前大学扩招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中职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增加。在现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生活背景下,作为学习护理专业的职业中学生,他们不仅要面对护理职业技能学习的压力,还要面对护理职业未来工作的压力,这些都可能对护理专业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近年来,护理专业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职业教育领域研究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中职生尤其是护理专业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不乐观。很多研究表明,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国内有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发现,约10%~60%的中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症状,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普遍集中在20%~50%之间,有些研究结果的比例甚至更高。

“有幸福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打破了传统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研究中消极心理的观念,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最初关注心理疾病的预防到积极心理学地兴起,积极心理学使人们关注积极的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它不再告诉人们心理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引导人们从积极的角度获得幸福和健康。正因为如此,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可靠的预测指标正在心理健康的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者从主观幸福感的发展中发现主观幸福感具有稳定、可靠、综合的特点。学者将主观幸福感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主观幸福感,将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实际参考指标,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加合理的决定,并代表、预测某些行为特点,为我们开辟了新视角。

学者陈家麟等探讨了幸福感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启示,认为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要以发展模式为主,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评估要多借助积极量表,将主观幸福感与不同应用领域相结合,以得到对实际生活更有益的信息,解决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对于护理专业的中职生而言,了解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学校制定更多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有效了解护理专业中职生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后续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调查及干预带来帮助。

护理专业中职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处于人生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问题理应得到广泛关注。相关学者研究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将有助于中职学校培养护理专业中职生积极的心理素质,使其为未来的护理职业做好准备。

纵观现有的调查研究发现,专门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比较缺乏,尤其是对护理专业中职生的研究在我国基本处在空白状态。研究者大多把研究对象放在临床护士、中学生、大学生人群上。中职学校了解护理专业中职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非常有必要,能为中职学校提高护理专业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使其能为未来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陆 玲,陈粤玲,宋 晨.护理本科学生与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调查[J].广东医学,2010

[2]冯亚明,辛 雅.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经贸,2013

[3]罗春蓉,赖 莉.实习护士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全科护理,2012

ISSN2095-6711/Z01-2016-09-0223

彭彦玲(1985.06—),讲师,心理健康教育,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幸福感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