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彬(犍为县定文片区水务管理站,四川 乐山 614400)
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刘彬(犍为县定文片区水务管理站,四川 乐山 614400)
水利工程主要是指为了有效控制和调配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除害兴利,从而修建的建筑工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我国水利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许多农村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但是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令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措施
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所以对其加强有效的管理十分必要。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不仅包括对工程的合理运用,还涵盖了如何对工程进行养护以及防汛等相关的内容,时代在进步,技术手段也在进一步的发展着,所以水利工程的管理也应该朝着更加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更加严格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1忽视质量监督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具备对水利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具体建设项目的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岗前培训,致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少严谨的态度,侥幸心理明显。此外,在对质量监督市场的监管上也暴露出较为严重的问题。不仅在自我监管上存在较大的隐患,在同行业相互之间的监管上也不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致使监管的质量存在较大隐患,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整个质量监管市场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改进。
1.2缺乏管理意识
管理意识是将具体管理措施落实于实践中的前提,所以在管理观念上的意识淡薄就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监理人员,都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使其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目前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缺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建设来说,这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1.3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多数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受到社会发展的限制,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经验上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因此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建立是维护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创新。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是实现相关企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顺利运营的基础。如果没有对工程的有效管理,缺少必要的体制对其进行约束,那么潜在的就会发生严重的矛盾,致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方向。
1.4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
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水利工程的维护并不了解,在缺乏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时,水利设施的维护将难以有效进行,使得水利设施的老化程度加快,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通常负责工程的勘测,监理单位通常负责监理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等,而水利部门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小,无法直面农村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不能提供行政管理以及技术服务,使得水利工程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
1.5投入资金不足
资金的投入是影响水利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包括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和行政管理资金两个方面。目前实施的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渠道基本是按省以上补助、市县自筹组成,但最终压在县级财政的负担还是比较重,配套资金很难到位,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行政管理资金的落实也做的不够好。
2.1管理手段需要进一步扩大
当前水利工程的管理手段仅仅局限在对质量进行监管以及控制上,因此这就为水利工程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局限,使得在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大的漏洞,但是水利工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仅仅采用单一的管理手段是根本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只有相关部门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实现逐层监管,在重重监管的指导下,杜绝水利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实际情况入手,将管理手段扩展成为技术、文化以及经济等各个方面,以此实现全方位的管理,从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升到更加健康的程度上。
2.2提高现代化管理的意识
①需要从思想上对管理足够的认识,改变以往只重视建设的思想,深刻认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将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到日常管理中,全面推进现代化管理的发展。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管理要突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现代化管理中,管理者不应当只注重经济效益,还应当将社会效应、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对水资源应合理开发,加强保护,这样才能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③现代化管理理念应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治理江河,合理使用水资源,防止洪水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利工程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水利管理工作者应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现代管理的理念,重视环境与生态问题,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问题。
2.3深化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分级负责体制。农村水利工程应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2)加强乡镇水务站建设。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务站的职能和工作职责,进一步探讨适合乡镇水务站的管理体制,落实办公和管理经费;
(3)继续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产权流转,明确主体,搞活经营、落实管护责任。在抓好水利主体的同时,应发展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以副养水,弥补管理经费不足。对承包、租赁的小型水利工程,必须明确承担防汛责任,服从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2.4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保障运行管理
一定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事情来抓,一方面筑巢引凤,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积极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合理搭建个体发展的平台,使管理维护人员做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培养基础较好的技术人员到大中院校进行专业进修或培训,尽快提高其业务水平。
2.5进行成本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需要盈利。盈利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下去的不竭动力源泉。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发展,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管理体系,提高经济效益。对施工单位进行成本控制,要从项目启动开始便进行,包括设计方案、竞标、工程施工过程等。不仅包括材料采购,工资发放,还包括行政管理费用等一些无形资金的流出,争取使资金的使用率达到最高。还要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采用不同方式的成本控制,保证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成本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有利于保证居民的用水充足,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究和调整,探索出适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新模式,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建设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项目。
[1]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国家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J].中国水利,2014(4):21~25.
[2]李 兵.枞阳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水利经济,2015 (1):43~45.
[3]翟浩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现代水利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15(1):24~25.
2016-5-20
TV512
A
2095-2066(2016)17-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