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析

2016-03-20 13:15:22广东省深圳市民治中学彭丽霞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季风生活化内容

广东省深圳市民治中学 彭丽霞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析

广东省深圳市民治中学 彭丽霞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展开课堂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地理原理与概念为铺垫,合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地理教学融入生活化的事物,能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初中地理 课堂生活化 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准确把握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并将其与课本教学内容以及大纲教学要求紧密结合,以此促进学生地理生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生活化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转变初中地理教学的传统理念,将知识本位逐渐转变为能力本位,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1.从乡土地理入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入乡土地理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授季风这节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旗杆上的五星红旗最近飘向哪个方向?一年四季,红旗飘向的方向一样吗?然后,教师让学生联系在野外辨别方向的知识,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查阅九江地区的气候风向资料,掌握当地一年四季盛行风的变化规律。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联系紧密,使学生有效理解季风的概念。季风指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的风。学生通过捕捉这一信息点和知识点,观察和记录当地风向变化,增加对季风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观察能力。

2.设置生活化课堂

教师要将学生日常生活所见的内容有效引入教学活动中,精心预设课堂,推动教学顺利进行。例如,学习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季风区的源地,风向特点,湿度和温度的不同特征。学生通过分析地图图标,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得出结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季风来自印度洋,为西南季风,其他地区的季风来自太平洋,为东南季风,夏季温度较高,带来大量降水。通过这些内容的引入,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密切与学生的联系,提高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程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师要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推动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例如,学习洪涝灾害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九江地区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当地夏季洪涝灾害的成因,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周围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调查分析、查阅资料可知当地为山地丘陵地区,过度砍伐、植被破坏、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是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预防这些问题发生,人们应该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种植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4.模拟生活化教材

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联系生活,模拟其中情境,通过舞台表演等,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学习地球保护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环境保护组织者、环境污染者,表演地球的对话等,将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搬上舞台,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提升教学效果。

5.让地理回归生活

地理知识学习最终是为学生服务,学生利用所学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释生活现象。例如,学习季风这节内容时,学生可以讨论季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由于季风带来大量降水,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水稻种植。南方以稻米为主食,这与当地的气候有密切联系。这是教学和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到“地球的运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一天的变化,每天不同时间点太阳的方位,使学生思考太阳是不是围着我们的学校自东向西地转。这时候学生一般回答“是”,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是我们的学校围着太阳转。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迫切地想了解地球围着太阳转的具体情境,从而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学生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教导学生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从而实现地理知识向生活的回归与服务。

6.生活化活动的组织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活动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产生地理知识生活化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地理认知和分析能力的增长。例如,讲授“我国的水资源”课程时,课堂教学末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课下观察和记录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根据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具体情况,提出在生活中节约水资源的对策,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堂中进行活动展示。如果时间充足,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计分、小组评比的方式进行活动,对表现优秀、结论科学的小组进行奖励。生活化活动的组织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地理知识的用处,体会如何应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

二、结束语

有效的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教师只有不停地探索研究,才能使地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深入,地理教学生活化才能往“帮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个方向发展,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处处见生活”的真谛,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自如及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1]刘 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陈海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14

ISSN2095-6711/Z01-2016-10-0128

彭丽霞(1981.06—),女,广东省梅州市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季风生活化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户撒刀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万马奔腾
中华奇石(2015年9期)2015-07-09 18:32:58
2009男色季风来袭